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我刚步入教师这个岗位时,曾去拜访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她对我说:“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最重要的是一个‘爱’字,只要把你的爱融进你的班级,融进你的每个学生,那么其它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
要想有爱,就要从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爱抚是老师表达对学生爱的最好方式之一。如:轻轻抚摸孩子的头、背,拍拍孩子的肩,送给他们一个温柔的眼神,使孩子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丁大云老师曾经讲到她的一次做法,我认为很值得借鉴。有一次学生学累了,丁老师就让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并且说:“谁趴得好,老师就摸一下他的头。”于是学生都安静地趴在桌子上。老师挨个儿摸了学生的头,结果每个学生都以为老师只摸了自己,自己是最好的,所以他们都非常感激老师,觉得老师对自己很好。
一、对优秀生给予严爱
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部分智力水平较高且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生。他们往往是老师的宠儿,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这无疑会使他们形成某种优越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这部分学生,在爱的基础上应严格要求,注意削减他们的旁枝斜杈,使他们健康成长。我们班有一名女生,学习成绩很好,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任班长一职,在班内有很高的威信,同时我也发现她有一种骄傲的心理。有一次单元检测,由于她没有好好复习,又怕考不好丢面子,而偷偷翻开书看。我想正好借这个机会教育她,于是我严肃地批评了她,并让她在班内做公开检查。她认为老师小题大做,抵触情绪很大。这时我对她说:“老师的确是在小题大做,但是你知道你的作弊行为在同学中会产生什么影响吗?对你要求严一点儿,是为了防微杜渐。同时,作为班长,你应该为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没等我说完马上说:“这个检查我做。”班会上,她的深刻检查不仅使她的威信更高了,而
且还教育了一些经常作弊的学生。通过这件事,学生明白了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正是对他们的爱。
二、对中等生给予关爱
一个班集体的中间层是一个集体的主流,他们在班内表现很平常。老师常常不会特别注意他们,因此,更需要老师给予关爱。如果能调动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班级整体效果肯定不错。于是,我总是营造各种活动的氛围,给他们一片展现自我的天空。校园歌曲比赛,让那些小百灵们亮出了美妙的歌喉;诗歌朗诵会,让那些爱好写作的小才子们吟出了道道风景;演讲会让一个个能言善辩的小演讲家一展风采;小制作比赛,让那些勤劳能干的小巧手们出尽了风头;形式活泼的联欢活动,更是让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些中等生们在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对班内、校内的各项活动都表现得很积极,对学习也产生了兴趣,有一部分中等生已跨入了优等生的行列,班级考试成绩呈明显上升趋势。我的想法得到了实践,获得了成功。
三、对学困生给予宽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学困生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的优点往往被老师、同学和他们自己忽略,因而这些学困生自卑心很强,总觉得己不如人。为了使他们消除自卑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作为班主任,我利用主题班会和同学们一起帮学困生找优点。首先让学生自己找,然后同学们给他们找,老师给他们找,这使他们激动不已,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在同学、老师眼中自己也有优点,让他们的自卑感渐渐消除。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我是这样做的:我班李刚同学是全校有名的学困生,在以往老师的眼中,他是一颗钉,是一根刺,他已习惯于老师的冷漠,对学习成绩满不在乎。接班后,我没有歧视他,而是多次找他倾心长谈,以师生给他找的优点为基础,鼓励他好好学习。终于我发现他上课开始认真听课了。于是我决定给他点儿甜头尝尝。机会来了,第一学期期末前夕,我准备在班里进行摸底考试。考试前,我悄悄地给他吃了点“偏饭”——将部分题给他做了辅导,考试结果自然令人满意。我趁机因势利导:“李刚同学这阵子学习非常刻苦,他的努力已取得可喜成绩。大家向他表示祝贺!”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在老师宽爱的信任中,他脸上不再有无动于衷的表情了。后来的日子里,只要他有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关注,帮他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在同学们的友好帮助下,他渐渐赶了上来,由不及格到及格,由及格到良好,再到优秀,最后毕业考试时,他以全学区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升入初中。在其他学困生身上,我还借鉴了“借分”事例,给他们放宽要求,使他们也能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从而取得更大进步。
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新时期的教育中,教师不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培育者,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角色”。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付出真爱,你的学生能不是最棒的吗?
要想有爱,就要从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爱抚是老师表达对学生爱的最好方式之一。如:轻轻抚摸孩子的头、背,拍拍孩子的肩,送给他们一个温柔的眼神,使孩子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丁大云老师曾经讲到她的一次做法,我认为很值得借鉴。有一次学生学累了,丁老师就让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并且说:“谁趴得好,老师就摸一下他的头。”于是学生都安静地趴在桌子上。老师挨个儿摸了学生的头,结果每个学生都以为老师只摸了自己,自己是最好的,所以他们都非常感激老师,觉得老师对自己很好。
一、对优秀生给予严爱
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部分智力水平较高且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生。他们往往是老师的宠儿,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这无疑会使他们形成某种优越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这部分学生,在爱的基础上应严格要求,注意削减他们的旁枝斜杈,使他们健康成长。我们班有一名女生,学习成绩很好,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任班长一职,在班内有很高的威信,同时我也发现她有一种骄傲的心理。有一次单元检测,由于她没有好好复习,又怕考不好丢面子,而偷偷翻开书看。我想正好借这个机会教育她,于是我严肃地批评了她,并让她在班内做公开检查。她认为老师小题大做,抵触情绪很大。这时我对她说:“老师的确是在小题大做,但是你知道你的作弊行为在同学中会产生什么影响吗?对你要求严一点儿,是为了防微杜渐。同时,作为班长,你应该为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没等我说完马上说:“这个检查我做。”班会上,她的深刻检查不仅使她的威信更高了,而
且还教育了一些经常作弊的学生。通过这件事,学生明白了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正是对他们的爱。
二、对中等生给予关爱
一个班集体的中间层是一个集体的主流,他们在班内表现很平常。老师常常不会特别注意他们,因此,更需要老师给予关爱。如果能调动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班级整体效果肯定不错。于是,我总是营造各种活动的氛围,给他们一片展现自我的天空。校园歌曲比赛,让那些小百灵们亮出了美妙的歌喉;诗歌朗诵会,让那些爱好写作的小才子们吟出了道道风景;演讲会让一个个能言善辩的小演讲家一展风采;小制作比赛,让那些勤劳能干的小巧手们出尽了风头;形式活泼的联欢活动,更是让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些中等生们在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对班内、校内的各项活动都表现得很积极,对学习也产生了兴趣,有一部分中等生已跨入了优等生的行列,班级考试成绩呈明显上升趋势。我的想法得到了实践,获得了成功。
三、对学困生给予宽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学困生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的优点往往被老师、同学和他们自己忽略,因而这些学困生自卑心很强,总觉得己不如人。为了使他们消除自卑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作为班主任,我利用主题班会和同学们一起帮学困生找优点。首先让学生自己找,然后同学们给他们找,老师给他们找,这使他们激动不已,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在同学、老师眼中自己也有优点,让他们的自卑感渐渐消除。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我是这样做的:我班李刚同学是全校有名的学困生,在以往老师的眼中,他是一颗钉,是一根刺,他已习惯于老师的冷漠,对学习成绩满不在乎。接班后,我没有歧视他,而是多次找他倾心长谈,以师生给他找的优点为基础,鼓励他好好学习。终于我发现他上课开始认真听课了。于是我决定给他点儿甜头尝尝。机会来了,第一学期期末前夕,我准备在班里进行摸底考试。考试前,我悄悄地给他吃了点“偏饭”——将部分题给他做了辅导,考试结果自然令人满意。我趁机因势利导:“李刚同学这阵子学习非常刻苦,他的努力已取得可喜成绩。大家向他表示祝贺!”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在老师宽爱的信任中,他脸上不再有无动于衷的表情了。后来的日子里,只要他有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关注,帮他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在同学们的友好帮助下,他渐渐赶了上来,由不及格到及格,由及格到良好,再到优秀,最后毕业考试时,他以全学区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升入初中。在其他学困生身上,我还借鉴了“借分”事例,给他们放宽要求,使他们也能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从而取得更大进步。
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新时期的教育中,教师不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培育者,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角色”。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付出真爱,你的学生能不是最棒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