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aijuan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能评价是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能人才开发工作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管理、提升技能人力资本质量的前提,并对一线人员的创业创新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当前恰逢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亟待经济增长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而我国技能人才现已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面临总量短缺、结构失衡,以及职业发展通道受限等突出问题,亟待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评价体制机制,为广大劳动者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评价服务,为企业选人用人、劳动者求职就业和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放管服’改革,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接受市场和社会认可与检验。”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12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特别强调,“这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的一场革命,有利于破除对技能人才成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制约,促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本次实施的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移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的工作,就是通过转变政府服务管理方式、转换评价与发证主体和正确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深入推进分类分层的技能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的一次革命性举措。
  一、改革的意义
  自2013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先后分七批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70%以上。2017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行清单式管理。当前技能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也进入贯彻落实《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的关键期。在此领域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初衷都是通过分类分层改革,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契合企业需要,有利于技能劳动者职业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能够促进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并助力国家制造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现代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体系。
  “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并不代表着相应职业标准与评价工作的消失。而是要通过重新划分职业评价类别,明确政府作为“裁判员”的监管职责,同时将人才评价的“话语权”充分交给用人主体、交给市场,建立“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评价模式,推动企业培育更大规模、更高质量且适应现代产业需要的技能劳动者大军,助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二、改革思路
  为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坚持问题导向,推行分类分层改革。第一,坚持问题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技能人才评价的实效性问题,也就是使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与市场需求真正契合,重点是调整政府职能、解决评价主体错位问题,进而使评价和使用体系分割、资质框架衔接不畅、职业标准滞后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从根本上提升评价的有效性。第二,分类评价。明确政府监管职责,由政府确定职业分类(做好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移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并纳入职业技能等级目录),并负责组织开发职业标准、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第三,分层管理。在政府的监督指导下,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由通过全社会公开遴选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和用人单位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现评价工作的分层管理。
  三、改革举措
  本次开展的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移出国家职业目录清单的工作,在分类分层改革中也只是“分类”改革的部分举措。
  分类,指的是对职业进行分类评价。未来要将职业划分为两大类进行管理。一是职业资格评价类。对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且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为依据的职业,作为准入类职业资格依法依规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政府部门严格监管下开展职业评价,劳动者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方可上岗就业。二是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类。对于原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外的职业,以及历次移出目录清單的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由经过政府部门认定的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开展评价工作。
  分层,指的是在体制机制框架内厘清评价主体的责权,实现评价工作的管理分层。由政府作为监管主体,由行业企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作为实施主体。其中,对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内的职业资格评价,在政府严格监管下开展认定工作。对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由经政府部门认定的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进行职业技能标准的编制和申报,并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行业企业评价规范,在政府的监督、指导下实施评价;政府还将面向社会遴选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为不具备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职工和社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由此形成两层管理模式:一是监管层,由政府部门严格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二是实施层,由用人单位、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实施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同时接受政府的监督与指导。
  四、改革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第一,通过推行企业自主评价,将技能人才的评价权真正放到用人单位,能够充分调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增强企业用人活力,满足劳动者职业发展需求。第二,取消部分不必要的职业资格许可,能够切实降低就业、创业、创新门槛,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和人才松绑减负,让人才各展其能,充分释放各类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第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与评价机制,有利于人才结构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彻底解决技能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为产业发展提供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结构合理的技能人力资本供给。
  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的“取消”,是分类分层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质性举措,标志着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体系的涅槃重生。充分体现了“先立后破”“一进一退”改革路径的特色,意味着政府回归监管与服务的本职,企业回归评价主体的本位,更有利于弘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培养大规模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
  (作者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这个到处充满着变革的社会中,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导致犯罪行为不断增多。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严峻,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类型恶性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主体复杂化、犯罪年龄低龄化的特点和趋势。因此,如何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引下,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立法和司法问题。  关键词宽严相济 未成年人犯罪 社区矫正 
对于善意取得下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问题,部分学者认为,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中的法律制度,是法律规定取得物权的方式,虽然存在基础行为,但是无论基础行为是否有效,并不影响善意取得的效力,所以善意取得是我国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特例。笔者认为,在善意取得下无权处分合同应当有效。  第一,从物权法的基本原理出发,由于我国物权立法采取债权形式主义的立法模式,坚持物权变动的有因性,善意取得是取得物权的方式,仍需有效的原因
摘要广州市萝岗区检察院司法管辖区域包括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市萝岗区。广州開发区作为广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已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目前,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新知识城项目的推进,对萝岗区检察院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研究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问题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结合近几年办理侵犯知识产权
摘要在我国传统诉讼文化中,“天理、国法、人情”是传统诉讼的价值选择,古人从“天理、国法、人情”这三者的关系中更好地把握了解决纠纷的最佳方式。“无讼”的诉讼理念通过道德教化的手段,与“天理、国法、人情”相互交错,为建立一个理想的和谐世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讼”和传统诉讼中的情理因素的实质都是古人追求“和谐”理想在法律领域的反映。  关键词传统诉讼文化情理无讼和谐  中图分类号:D9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如何在公诉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当前公诉工作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检察公诉的实践为视角,在简要阐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政策在公诉环节的运行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完善的想法。  关键词宽严相济 相对不起诉 刑事和解制度 简易程序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
摘要《金锁记 》是张爱玲的顶峰之作,其主人公曹七巧因刻画得尖锐、深刻、彻底而成了中国文学作品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本文叙述了曹七巧因受封建宗法制度、婚姻观念的破坏、金钱占有欲的束缚、情欲的压抑,由一个麻油铺的活招牌逐步走向人生扭曲的深渊的表现。  关键词曹七巧被食自食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306-01    张爱玲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横空
摘要国际上对纳税人的权利并无一致的规定,但从立法情况来看,包括基本生活维持权、依法纳税权、接受服务权、知情权、隐私权、礼遇权一般被视为是纳税人的基本和重要的权利,本文主要针对纳税人的隐私权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隐私权现状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191-01    一、纳税人隐私权利及保护的现状    隐私权是指在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
人民调解制度作为我国特色的解决社会纠纷矛盾的方式之一,被誉为“东方经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日益推进,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人民调解制度必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迎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契机。    一、人民调解制度的时代意义    人民调解制度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中庸”、“厌讼”,这与中国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儒家思想倡导和谐文化来调节
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道家的角度,论述了华裔设计师林璎的几个代表性作品,试图将中国土生土长的哲学与林璎的设计思想结合在一起阐述。  关键词上善若水 东方哲学 设计元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260-01    林璎,一个顶着“著名华裔建筑设计师”,“林徽因侄女”,耶鲁大学最年轻博士等诸多头衔,却依旧人淡如菊的女子,从她的越战纪念碑一战成名
摘要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职业教育事业适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近几年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在教育改革放开职业教育招生扩招后观察到,学校很难把住新生质量。本文从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后进”学生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