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睡觉的人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okliuqiok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谢是一名公务员,为人风趣幽默,长得虎背熊腰。来心理咨询室时,他自诉,5个月前的一个夜晚,他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当时感觉胸口憋气,呼吸困难,心跳剧烈,大汗淋漓,极度恐惧,有种将窒息、死亡的感觉。当时他只当是白天过于劳累,就没多理会。可是此后的5个月里,他却多次出现类似情况,曾先后多次去医院就诊,尽管医生一再告诉他身体没问题,可他却因此变得特别紧张,慢慢变得不敢睡觉了。尤其是当老伴儿不在家时,他经常是一夜不睡,深怕自己晚上“心脏病”发作,没人救他而死去。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位在外人看来非常强壮的男子汉,会惧怕睡觉这样非常自然的生理需求呢?原来,半年前老谢的哥哥因突发心脏病死亡,这件事对老谢的打击很大,这半年来特别容易紧张和焦虑,尤其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稍有不舒服就爱往医院跑。到这里,我们似乎寻找到了一丝线索了。老谢得的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准确地说,称为惊恐发作。
  但是,晚上睡觉明明是最放松的时候,缘何会在睡觉的时候发作呢?其实,人在多次担心躯体症状之后,对躯体症状的恐惧就会“自动”出现,而对死亡的过度恐惧将促使其对身体细微变化的敏感性增强,并将之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人在睡眠时,呼吸和心率在不同睡眠时期会有不同的变化,如果对这种细微变化过度敏感,那么导致惊恐发作就不难理解了。
  据文献报道,夜间惊恐发作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约44%~71%的惊恐障碍患者反映至少经历过一次夜间惊恐发作,18%~45%的患者经常性或规律性发作,很多病人因为有一次夜间惊恐发作的体验后,会继发发作前的焦虑和回避行为,因而变得不敢睡觉、害怕睡觉,甚至索性就不睡觉了。
  夜间惊恐发作并不可怕,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经过系统治疗,是可以获得非常明显改善的。就像大家所期待的那样,故事是一个完美的结局——老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完全康复了,从此后,世上又多了一名健康快乐的男子。
其他文献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狄公案》系列小说自问世以来,不仅风靡西方世界,其译本也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欢迎,数十年间热度不减。他构建的半写实、半虚构的杂烩式“大唐帝国”,一度被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字母词语从西方语言进入汉语,与此同时,汉语本身在发展中也创造了一些本土的字母词语。字母词语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电视、广播、报刊、书
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是在古希腊罗马史诗的土壤里孕育的,史诗在反映现实、描写个人遭遇、集中时间描写某段时间发生的故事、注意人物的感情和心理活动等方面深深地影响了后
本文对《格萨尔》与《荷马史诗》神灵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主体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章与第二章《创造一个神灵世界》,都是探讨藏民族与希腊民族丰富的神灵体系及其与自然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为认识河北古代的历史面貌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北地区古代文化中先秦时代是独具特色的,而
蒙古族胡仁乌力格尔《三国演义》是在汉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说唱文学作品。本文运用文本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胡仁乌力格尔在科尔沁地区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