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到底有多牛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ss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顿,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人,是大科学家。但是,到了中学,他突然脸色一变,变成了我们的物理老师,什么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都变成考卷上的题了。所以,对于我们这一代受过中国式教育影响的人来说,甭管牛顿有多伟大,我们对他也是敬而远之,没有什么好印象,因为在我们的青春时代,他为难过我们。
  牛顿有多重要
  为什么牛顿很重要呢?牛顿不是一个科学史上的巨匠或者人类科学发现史上的重要一环,都不是。他开启了一个时代的观念系统。说白了,他是一个大转折点。
  牛顿有多牛就不用说了,有人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牛顿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有诺贝尔奖了,那他至少应该一人独揽四届物理学奖、一届化学奖,因为他晚年痴迷于炼金术。还应该有一届菲尔兹奖,菲尔兹奖堪称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因为牛顿发明了微积分。”
  我为什么说他有转折性的意义呢?
  牛顿是1727年去世的。当时,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给他写了一段很著名的墓志铭:“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隐藏在茫茫黑夜之中。上帝说:让牛顿降生吧!于是,一片光明。”
  这很显然是一个崇拜牛顿的粉丝写给他的过誉之词,但是仔细琢磨下这段话,我们会发现这才是牛顿真实的价值所在。
  在牛顿之前,人类是一个非常可怜的物种,天天在土里刨食,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老天爷动不动还会发火,像中国人讲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西方人讲的“上帝的愤怒之鞭”等。总而言之,我们是在一种非常狂暴的自然力量下苟延残喘的物种,我们的生存系统非常脆弱。
  但是,牛顿说:“这有什么呀?从树上掉下来的果子到海边的潮汐,一直到地球和月亮的关系,一切井然有序,都符合我在纸上写下来的这几个定律。”就是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可以用数学来推算的精密系统中,一切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可不要小看规律这件事,人类一旦逮着这个东西,就会继续往下延展。我们可以看看,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破解了自然界的多少规律。牛顿就是叩开这扇大门的第一个人。他让后来者看到,对规律的追索可以帮助人类控制自然,可以不断地获得进步,这是一件可能的事情。所以,你们说牛顿有多重要?
  就像一个淘金潮,因為头一个人一锄头下去,挖开了一座大金矿,甭管以后扑过来多少万人,功劳都应该记在这个人身上。牛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第一个把整个自然界的规律的大门敲开的人。
  所以,英国人就非常自豪地讲:“是牛顿找到了大自然的奥秘之钥,这是我们英国人!后来,还有个叫瓦特的英国人,就是改良蒸汽机的那一位。他拿着牛顿找到的这把钥匙捅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所以我们英国人就是牛!”
  而牛顿真正牛的地方,不仅是在科学界和工业界,他的影响其实已经旁及政治和社会。美国的国父富兰克林、杰斐逊那一代人,家里都是挂着牛顿肖像的,他们都是他的粉丝。美国的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讲过一句话:“《美国宪法》是臣服于牛顿规律的。”
  这话听起来好奇怪,牛顿规律是物理定律,跟《美国宪法》有什么关系?它们是一套思维系统。《美国宪法》是在费城制宪会议上定下来的,它后来就像一台原型机一样,仅仅是小修小补,通过一些修正案一直运作到今天。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在国父那一代人看来,不管人间万象有多复杂,都可以抽取出几个牛顿式的简单规律。我们一旦认识了它,把它用条文、公式固定下来之后,它就可以永远运行。这是美国人对自己宪法的一个认识。
  《美国宪法》就是一个牛顿定律式的宪法,牛顿对人们世界观的改造是多么巨大,由此可见一斑。
  回到1642年
  牛顿出生于一个挺大的年份——1642年(他出生于1643年1月4日,但彼时英格兰还没有采用教皇的最新历法,按当时历法他的出生日是1642年的圣诞节),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大爆发的那年,所以牛顿生下来的时候,天下并不太平。
  而且,牛顿特别倒霉,在那一代大科学家中,他的身世算是最惨的。跟牛顿同时代的几位科学巨匠,比如化学科学的开山鼻祖波义耳的父亲是一位伯爵,是当时英国最有钱的几个人之一。他在豪宅中给儿子建造了三个实验室,烧瓶随便买,火随便烧。波义耳就整天在自己家里研究沸腾、凝固、膨胀、气体这些东西。波义耳定律就是这么诞生的。再比如,英国的天文学家哈雷,就是后来命名哈雷彗星的那个人,他家里也很有钱。他父亲是做肥皂生意的商人,家里也有大把的银子供他搞学问。
  同时代的牛顿,相比之下就可怜得多了。牛顿出生在英格兰林肯郡的一个村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牛顿的身世特别惨,他父亲也叫艾萨克·牛顿,大字不识一个,在他出生前三个月就死了,所以牛顿是一个遗腹子。而且,牛顿出生的时候只有三斤重,跟一个小耗子似的,家人都觉得不一定能养活。万万没想到,牛顿最后居然活到了85岁,健康而高寿。
  牛顿出生于这种家庭,肯定日子是不好过的。后来,母亲改嫁,继父不喜欢他,就把他寄养在外婆家,中途又辍了学。他小时候吃的苦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简单勾勒一下牛顿后半生的履历:他很争气,上了剑桥大学。那个时候,上大学不像我们现在这样,要通过高考国家统一录取,还有助学金。那个时候一概没有,牛顿是靠着给同学打工,吃别人的剩饭,把大学念下来的。据说,他到剑桥大学的时候,身上只有几样东西:吃饭用的一个罐子,几根蜡烛,一个笔记本,还有一把锁。
  辉煌成就
  牛顿一生的转折点发生在他跑回老家以后,1665年至1667年的十八个月里。当时,伦敦爆发了瘟疫,牛顿就跑回家避难。请注意这个日子,1666年,这是世界科学史上第一个奇迹之年,因为牛顿在老家避难的这段时间,在他妈妈的农场里,几乎做出了他一生所有重要的科学贡献。
  1669年,他回到剑桥大学之后,很快就当上了教授,成为剑桥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而且一干就是三十年。五十多岁的时候,他升官发财了。此时,他的名气也大了,国王觉得我们英国有这么个大宝贝,就得想个法给供上,就把他派去当皇家铸币厂的监管——这是一个薪水高又清闲的地方。1703年,他又当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
  虽然他不是贵族,但他是第一个以科学家的身份拿到爵士头衔的人,也是第一个获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他出殡时,成千上万的市民为他送行,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今天,我们在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还能看到牛顿的墓,就在教堂的正中间,把整个教堂一分为二。那个位置比很多国王的都要好,可见英国人多以牛顿为荣。
  在牛顿的葬礼中,送行的人群中有一个人叫伏尔泰。我们都知道,他是法国大文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当时很感动,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的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参加完牛顿的葬礼,伏尔泰就在伦敦游逛,然后找到牛顿的一个外甥女凯瑟琳,采访牛顿一生的事迹。凯瑟琳跟他讲了一个著名的段子,就是牛顿在老家的时候,被树上一个苹果打到头,然后就想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伏尔泰跑回法国就开始写文章,他的文笔很好,所以这个故事就迅速传遍了欧洲,还跑到了我们的教科书上。
  其实,这怎么可能?果子砸到头上,这是人类早就发现的现象,怎么没启发别人呢?这也说明,如果我们把一个科学发现和一个科学家的履历抽取出来,只能看到一些神奇的,但是在逻辑上根本就讲不通的故事。
   慧心荐自《中年读者》
其他文献
一饭之恩  宋宁宗嘉定年间。时值酷暑,天降暴雨,一辆华丽的马车深陷紹兴城西关外一个岔路口的泥潭中,进退两难。正当淋得落汤鸡似的主仆二人无计可施之际,过来一个骑毛驴、披雨蓑的农家翁,这农家翁热心相助,三人终于协力将马车拉出了泥潭。见马车的车轴已坏,农家翁又建议马车主人去自己不远处的家中避雨。  一行人来到农家翁家中,一番交谈,互相道明身份。农家翁叫全平福,是当地几个联村的保长,马车的主人则姓余,自称
期刊
对采自青岛近岸海域的马粪海胆从其对各种饵料的选择和摄食吸收、温度与自身湿重对其摄食率的影响以及摄食活动特征等方面进行实验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 ,马粪海胆在多种海藻并存的情况下 ,对海带及裙带菜等褐藻具明显的选择性 ,对石花菜及孔石莼等藻类的喜好性较差 ,但在食物匮乏条件下 ,马粪海胆的食谱则变得相当广泛。马粪海胆对裙带菜及海带的摄食率均明显高于孔石莼 ,但其对孔石莼的饵料吸收率则高于海带及裙带菜。
历史波澜壮阔,留下许多故事,令今人唏嘘感慨。  先说两个故事:  有一年,汉赵帝国平西将军赵染率兵进攻晋帝国首都长安,晋帝国太尉索綝率领人马前来抵御敌军。赵染认为索綝不是自己的对手,没把他当回事。长史鲁徽见状,提醒赵染说:“晋帝国君臣知道自己衰弱,无法跟我们对抗,一定会全力以赴,将军不可以小瞧他们。”赵染听罢哈哈大笑,不屑一顾地说:“像司马模那么强大的对手我打垮他都摧枯拉朽,索綝又算得了什么?”事
众所周知,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的复杂性及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大大增加了中职班主任的管理难度,而高一新生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作为学生最直接管理者的班主任必须不断改变工作方法,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创新,并且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才能适应当前职教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校里接受教育的学生正处于十五六至十八九岁,这个时候他们既要经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也要经历心理发展
他是美国著名的视频游戏公司维尔福的创始人,其公司开发的游戏《半条命》以及更有名的版本《反恐精英》,粉丝遍布全球。而他開发的在线游戏平台Steam,如今注册用户超过1亿。2016年,他的公司发售了3.7亿份游戏,营业收入高达35亿美元。而他所取得的这一切,竟然只是因为他用了“最业余的人员”以及“最散漫的制度”。    1996年,他和一位朋友共同创立了以卖游戏为主的维尔福公司。从公司成立的那天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