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多中心型Castleman病五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lord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呼吸系统临床表现为主要特点的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2010-2015年诊治的5例以呼吸系统临床表现为主要特点、经病理诊断明确为MCD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其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收集来自于病历资料复习及电话回访。

结果

其中3例以反复发热、2例以憋喘、胸闷为首发症状;5例患者均存在多部位淋巴结侵犯,3例CT检查显示有肺结节,3例行CT或超声检查提示存在多浆膜腔积液;2例女性患者均有子宫病变。5例均患有贫血、低蛋白血症;5例患者均行肿大淋巴结病理活检诊断,其中4例确诊为透明血管型(HV),1例为浆细胞型(PC)。其中4例行骨髓穿刺,2例骨髓涂片见异型淋巴细胞。5例患者均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1例患者症状消失,余4例分别用C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CTOPE(环磷酰胺、高三尖杉酯碱、伊达比星、泼尼松、依托泊苷)方案、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行规律化疗。分别随访25、54、30、21、3个月,1例失访,2例病情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无缓解。

结论

以发热、胸闷、憋喘为主要临床特点的MCD,相关辅助检查无明显特异性,需借助病理学活检明确诊断,早期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耐吉西他滨的胰腺癌PANC1细胞耐药性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递增诱导法建立耐吉西他滨PANC1细胞株(PANC1-GR)。采用脂质体法将靶向HMGB1的siRNA转染细胞,构建siRNA-HMGB1-PANC1及siRNA-HMGB1-PANC1-GR细胞株。应用CCK-8法检测吉西他滨对4株PANC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计算耐药指数
目的探讨激素吸入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选择3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和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哮喘组激素吸入前(吸入前哮喘组)和吸入后3个月(吸入后哮喘组)及对照组外周血IFN-γ、IL-4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吸入前哮喘组IFN-γ和IFN-γ/IL-4水平明显低于吸入后哮喘组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