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伴行, 德育之花常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h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孩子,无论是行为还是心理上都普遍显示出了早熟的特征。时代在前行,但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却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要想纠正这些行为,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为此,本着教育家陶行知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的理念,我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一、真诚地给予学生关心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将关心描述为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而关爱比这种关心来得更激动人心。提到关爱,几乎没有一个班主任不说自己是发自内心关爱自己的学生的。但小学生很多时候却抱怨,班主任真正关心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的成绩及他们带给班主任的困扰程度。那么什么是真正地关爱学生呢?真正地关心学生是除了关心学生的成绩外,还要关心学生作为人的其他需要,关心学生的情感及生活的点点滴滴。关爱是最深刻的盼望,关爱是永恒的心动。如果学生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中,他就会自我感觉充实。关心一个学生就是去塑造一个学生,而淡漠一个学生无异于放弃一个学生。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爱,尤其是那些在家庭中受到创伤的、已经形成特殊性格的学生,更需要班主任真诚关心、热情鼓励、耐心帮助。
  那么班主任怎样做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关心他们的呢?
  1.用儿童的眼光看问题。
  记得教育大家李镇西曾力劝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我想也就在于呼唤人们要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维护学生的利益,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有的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心智还没有成熟,有时候你替他们着想了,他们也未必领情。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小学生比中学生更容易改变,更容易接受人的情感,所以,如果你是真心关爱他们,真心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就会给你惊喜。
  2.了解小学生的困惑,供其所需。
  小学生除了有学习需要外,还有其他有关生活和精神的需要。首先要关心小学生生活的需要。小学生的生活应该是非常多姿多彩的,小学生的天性不应该被困顿在学习成绩上。可以举办多种各样的活动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得到发展,并从各种活动中获得力求上进的生活激情。其实,现在的中学生缺乏对于生活的热情部分是由于在小学的时候没有进行恰当的教育,这是十分令人惋惜和悲哀的。其次要关心学生的精神需求。小学生应该具有丰富的情感,而我们关心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目的也是满足其精神的需求。善于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升华,进而对小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应该是班主任关注的事情。
  前段时间,我班的计钦元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原来总是笑眯眯的,可现在他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经常不交,而且课间还和同学打架。我和他妈妈联系以后才得知事情的缘由。原来,他妈妈又生了个女儿。妈妈把过多的精力用在了女儿的身上,没有顾及计钦元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他才会出现这些反常行为。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被他人关注和表扬,他现在需要的就是被周围的人关注。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就会不时地表扬他。终于,甜甜的笑容又回到他可爱的脸上。
  二、真诚地给予学生赏识
  周弘的赏识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令人瞩目。泰戈尔曾说:“每个孩子都带来消息说,上帝还没有对人完全沮丧,因为每个孩子都有那么多值得赞赏的优点和生长的力量。”如果我们还没有真正地学会欣赏学生,就谈不上真正地关爱学生。
  魏书生老师当班主任时,要求将年级中表现最差的学生都集中到自己班上来。首先他让这些学生找自己的优点,然后向自己汇报。这些学生长期生活在批评声中,能说出自己一大堆缺点,但要寻找优点,反而手足无措了。几天过去了,大多数学生都找到了优点,只有小张始终找不到。魏老师批评他说:“人怎么可能没优点呢?再找不到就要罚你写一篇说明文!”魏老师为学生找不到优点批评学生,那学生心里会恨老师吗?肯定不会,一定是充满了感激。
  又过了一天,魏老师问小张:“找到优点没有?”他十分难为情地说:“找到了一点点。”“一点点也是优点,具体说说。”小张羞涩、腼腆地说:“我心眼好!”魏老师接着肯定地说:“心眼好是个大优点,怎么会是一点点呢?心眼好,爱帮助人,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这个过去跟老师打架的小张,从此积极为班级做好事。
  发现并真诚地赞赏学生的优点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法则。当一个班主任的欣赏被学生感受到以后,学生会反过来欣赏班主任,这样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当然,除了班主任赏识学生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赏识学生。在班队课上,我尝试着让学生同桌之间互写优点,并大声读出来。孩子们刚开始都不太好意思说,后来在几个同学的带动下,全班学生纷纷说起来。没一会,孩子们就给同桌写了很多优点,甚至有的将优点扩大化。自此以后,学生们的行为有了大幅度的改进:坐姿不端正的如今坐得是班级最好的;作业拖拉的现在也能在前几名交给老师了……
  三、真诚地给予学生民主
  记得魏书生教育中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民主。魏书生在书中记录自己如何与学生商量着进行班级的管理。其实,这种做法也非常适合于小学生,当小学生觉得自己是主人翁的时候,一切静止的事物都会活跃起来,许多事情也就变得更加容易处理。有班主任会说,小学生懂什么呢?你说什么他们做什么不就行了,让他们去想去做,什么事也不会成。这种思想应该改变了,当你还没有充分给他们权力去做的时候,当你对他们不抱有任何信任态度时,你是不会发现他们身上的潜力的。
  在班级管理中,在很多地方,我都比较注意民主。比如,对每月一次的优秀队员的评比,孩子们非常重视,就怕老师选得不公平。因此,我制订了一张“加星”表格:表现好的(如为班级作贡献、被老师表扬等)学生就可以根据情况加星,表现不好的就扣星。一个月下来,从中取前十五名。当然,不是这十五人都是优秀队员。要想公平公正,当然少不了投票。利用班队课的十分钟,我让孩子们无记名投票,在这十五人候选人中选出十人。
  与学生“商量着来”,需要放下架子,避免以领导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避免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感受。在与学生交谈时,适当放低声音,避免让学生觉得你在说教,从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班主任是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主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鼓励者、合作者。我们要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成长,这样,德育工作才能适应新时代,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收到实效。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该深深懂得:爱学生是教育的关键,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首先应具备的师德。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感动学生。唯有如此,方能撑起教育的蓝天。  关键词: 尊重 信任 宽容 感动    著名心理学家佛罗姆说:“爱是一门艺术,它能把人类、种族、社会、家庭维系在一起;它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理解。爱——不单纯是一种情感,它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做
摘 要: 当前在我国教育中存在着诸多不公平现象,如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区域之间的教育不公平,性别之间的教育不公平,学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等等。这些不公平现象严重影响了当今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在教育中继续践行功利主义的伦理观对改善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功利主义伦理观 教育公平问题 基本原则    2010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
利用前馈神经网络对激光等离子体打靶实验中所得的X光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方便地求出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等参数。在对网络的训练时采用误差信号反向传输算法,训练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它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们做人。养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并非一蹴而就,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成教育评价方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培养方案,就会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就会提高计划性和实效性。我们结合《喀喇沁旗责
摘 要: 针对后进生存在失去学习兴趣、基础差、没有学习目标、缺少自信心和文明素养等问题,教育工作者正确的引导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 后进生 转化 关心    所谓后进生就是通常说的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也叫学习困难学生,其表现为没有强烈的上进心,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悲观失望,缺少自信心和文明素养;厌倦正常的教育活动,且有抵触情绪,常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