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与生活“手拉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ovo_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的英语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英语教学生活化,在英语教学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和沟通的语言,产生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Story time板块中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将英语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中,让英语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在学中用。
  关键词: 小学英语 Story time教学 生活化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所学课文读得流利,背得熟练,作业也都会做,但在实际交流情景中却不会用,成了“哑巴英语”。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大多数教师在完成课本上的内容后,就认为学生都掌握了,其实不是的。
  一、教材生活化,搭建交际桥梁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本中的材料是有限的,只有从这些材料中挖掘更深层次的同时在学生生活中运用的东西,并且采用适当的情景在课堂上练习,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从而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目的。
  例如:译林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每课的Story time都是一个话题,如介绍我的一天、假期趣事、谈论过去和现在、保护城市环境、保护地球等,这些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从生活到教材是一个由繁到简提炼的过程,透过复杂的生活现象,展现清晰、简约的文字与图片。
  1.活用教材 ,融于生活。
  真实的交际涉及与另一个人说话,而不是在教科书中见到的那种纯粹的一问一答的对话。语言的学习最终要落到实际中,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
  如:在教六年级上册Unit3“Holiday fun”时,教会学生会用:“Where did you go for the holiday? What did you do for the holiday? ”在整个Story time中,这些句子是有关假日趣事的话题的,在生活中的运用更有意义。
  2.拓展内容,引用于生活。
  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一般到Story time表演这一环节学生能表演书本对话,便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对话的拓展训练更是对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对话知识运用的一种反映,是对话知识运用的提炼和升华。
  如:六年级上册Unit 6“Keep our city clean”,这一单元的Story time话题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保护城市环境,在学完本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延伸本课话题:“What can you do to keep our school clean?”让学生自己思考,互相交流,这样学生之间真正的英语交流自然形成,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操练生活化,拓展交际途径
  教师应凭借生活化努力创设生动、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调动他们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1.模拟生活情景,实践语言。
  教师可以根据Story time中的话题,为学生营造浓厚的生活化英语氛围。例如:在四年级上册Unit 2“Let’s make a fruit salad”这一话题中,课本上就是简短的几句话,在学完了之后,我让学生自己带水果,自己分小组,制作水果沙拉,小组互相介绍,这样学生情不自禁地就将本课内容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了交流。
  2.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游戏。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机智,将自己的教学意图隐蔽起来。如:在四年级上册Unit4“I can play basketball”中,在学习完Story time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仿表演,学生在活动中很快掌握学习内容。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让英语融入生活
  教师一般教完Story time后,总会布置一些抄写课文、读书、背诵之类的作业,有的学生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在真正的交流中却不会说。所以机械的背诵、抄写不能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教师要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把Story time教学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完成“作业”。如:在六年级Unit 7“Protect the earth”这一课学完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制作海报,对课文进行复述,这样学生会更积极,更感兴趣。
  Story time板块教学生活化只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不是教学目的。这种方式,让英语教学生活化,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学生的生活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地将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交流机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围绕“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主题展开研究,探讨如何实现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分层突破、激活课堂”。文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分析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意义;二是结合人教版初中课本教学案例,提出“分层突破、激活课堂”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本次的研究,提高初中数学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最终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摘 要: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水平的问题备受关注,作者结合多年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经验提出要构建一个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新模式,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英语教学 策略方法 测评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地方,其宗旨是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目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虽为应用型教育,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必须加强中职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学生鲜明个性的塑造”、“学生情感世界的丰富”和“学生审美情趣的培養”三个方面,对在职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等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健康心理 个性塑造 审美情趣 激发情感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
“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高中各学科教学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应属于第一种情形。依据现行国家高中语文教材开发出适合本校实际和特色的校本教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质提高和有特长的发展,成为高中语文与校本课程整合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人文教育课程领域规划  人文教育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所谓人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代特殊教育对象是有身心缺陷的孩子,大部分学生因为身有残疾而存在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很多,如身心缺陷、从小懒散、家长溺爱、基础差,诸多因素中,心理障碍是重要因素之一,如自卑心理、戒备心理、厌学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等,因此要促使学生转化,使他们接受教育,就得千方百计排除各种心理障碍,这在教育中无疑最重要。
摘 要: STS是新兴教学理念,如今逐渐被运用于教学当中。本文分析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STS的必要性,从打破科学知识与技术之间的分隔、在教学中添加实践内容两方面提出方法,以使初中生物教学与STS理念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 初中生物 STS理念 融合方法  初中生物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STS分别取科学(science)
摘 要: 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经常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多媒体的无效和低效,以及浪费现象。力避这些不足,使多媒体成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彩翼,是重要且经久不衰的课题,探讨多媒体的使用策略是不可回避的主题。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多媒体 英语课堂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新课改的深入,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根本性变化,课堂焕发青春和活力。但在多媒体逐渐普及、课堂发生可喜
摘 要: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有限的,但小学是锻炼写作能力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阐述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策略。  摘 要: 小学 写作策略 作文指导  小学阶段,学生写作能力及整体认知能力并不完善,在这一阶段进行作文锻炼的最重要内容就是使学生在写作领域树立信心,敢于动笔、乐于表达,本阶段只要求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通过文字形式表达生出来。  在这一阶段,小
摘 要: 初中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是学生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一面镜子。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打造阳光课堂,让历史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措施  初中历史教学需要艺术,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要想让学生学好历史,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初中生在情境中不断进行探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开始发现语言美,感受语言美,领悟语言魅力的重要时间段。当下,初中生的散文鉴赏和审美能力不足,现代散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给出具体散文优化策略,以期为广大初中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现代散文教学 现状 优化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广和教育改革体制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散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现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