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汤论争”下的文化身份的反认同与否定认同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nio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身份的探寻、中美两种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一直是美国华裔文学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伴随并推动了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赵健秀与汤婷婷之间的“赵汤论争”,从侧面反映出华裔在思索自我身份、寻求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美国主流文化与少数族裔文化间的碰撞、冲突和交流。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 文化身份 反认同 否定认同
  百年的美国华裔文学经历了从被忽略到被关注,从被边缘化到逐渐汇入主流的曲折过程。对华裔文化身份的探寻和认同,经历了从最初20世纪60年代的“臣服式”同化,到后期的反认同、否定认同的历程。其中影响力较大的“赵汤论争”,是美国主流文化与少数族裔文化间的碰撞、冲突和融合的代表,也是华裔在思索自我身份、寻求文化认同过程中所展示的抗争意识和自我超越。
  一、文化身份的反认同
  面对宗主国的文化霸权和种族歧视,以赵健秀、黄忠雄和陈耀光等为代表的华裔作家展开了自身文化身份定位的探寻,他们所持有的反认同态度(counter-identification)是被抗拒于美国主流文化之外的亚裔作家群的宣泄性呐喊。他们摒弃渐进同化论的观点,既不主张逐步融入美国主流文化中,也不赞成文化身份美国化。在他们眼中,华裔美国人是一个有着特殊身份和文化传统的特殊人群,既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也非美国人,而是有了新的文化身份。
  同时,他们也将矛头直指林语堂、黄玉雪、汤婷婷等作家,认为她们的作品歪曲了中国文化传统,有迎合东方主义之嫌,贬损了华人尤其是华裔男性的形象。在不断对华裔“伪作家”进行批判的同时,赵健秀努力尝试修补遭到玷污的华人及中国文化的形象,他主张华裔作家应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力量,重新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建立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男性英雄传统,以此来颠覆美国东方主义文化话语对华裔男性形象的蛮横扭曲。在《鸡屋华人》、《龙年》、《唐老亚》等作品中,赵健秀笔下的华人形象不再是众多作家笔下的胆怯、懦弱、内向,而是有尊严、有智慧的勇敢而无畏的英雄形象。赵健秀利用英雄主义传统所塑造的华裔新形象,是反对美国主流文化霸权、消解华裔在美国的刻板形象的尝试,也为美国华裔提供了一条极具价值的寻求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之路。
  二、文化身份的否定认同
  “赵汤论争”的起源是赵健秀对汤婷婷“伪作家”身份的抨击,对汤婷婷的作品《女勇士》的评价,也引发了文学界乃至整个华裔社会就维系华裔美国文化中的男权制与张扬女性主义自我护卫之间的争论,促进了美国华裔积极思考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新界定和书写。
  汤婷婷在《女勇士》中对华裔文化身份持有的是否定的认同(disidentification),小说通过“我”的成长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华裔女孩在美国主流文化和中国传统之间的挣扎、探寻,从而确认自身文化身份的成长历程。主人公在经历了文化困惑、冲突之后,重新与母亲建立起关系,象征着美国化的女儿开始认同代表中国文化价值的母亲。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虽然也质疑了美国主流话语,表达了重建华裔自我及文化认同的精神需求,但汤婷婷并没有像赵健秀等人那样坚持一种特定的认同视角,而是认同一种边际性文化身份,她对文化身份的表达基本都是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她承认种族差异,对中美两国文化和社会,既持有批判的态度,又从两种文化中汲取力量,努力协调文化差异,寻找“中间位置”。因此在汤婷婷看来,华裔文化身份认同的形成是一个自我整合的过程,要做到兼容并蓄,对文化符号不断地进行甄别、反思、对比、消化,在包容中谋取自我身份的书写和自主性。
  三、殊途同归——“赵汤论争”的本质
  “赵汤论争”下的赵健秀和汤亭亭都有各自合理的立场,在判断孰是孰非的过程中,华裔男性和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成为问题的焦点。无论是赵健秀所代表的华裔作家还是汤亭亭所代表的华裔作家,都回到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传统中以获得资源和力量。因此,华裔作家在美国建构华裔男性和女性的主体性过程中产生的这场华裔内部的文学论争,真正的根源在于美国种族主义政治和文化霸权,正是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美国华裔的歧视造成华裔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形象以及主体地位丧失。“赵汤论争”在华裔男性/女性二元对立之外,二者对于美国种族主义政治和文化霸权的对抗使得二人呈现殊途同归的轨迹。赵健秀和汤亭亭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取代美国白人的东方主义式的论述,颠覆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美国华裔的刻板形象,并在主流社会历史进程中随处可见的缝隙和断裂处建构美国华裔的历史。
  四、结论
  对于这场在亚裔/华裔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论争,我们需要透过它喧哗和骚动的表象辨清它的实质。无论是为美国华裔男性代言的赵健秀,还是为美国华裔女性代言的汤亭亭,正是美国社会对美国华裔的种族歧视使觉醒的华裔坚决地投身于华裔文化身份的书写;作为美国华裔文学和文学传统的先驱和开拓者,赵健秀和汤亭亭以不同的方式致力于消除美国华裔的刻板形象,并在建构美国华裔新形象的同时努力在主流社会历史进程中建构美国华裔新的文化身份。他们的写作不仅为华裔文学在美国主流文学中争得了一席之地,也为后来的美国华裔作家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陆薇.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M].中华书局,2007.
  [4]张琼.矛盾情节与艺术模糊性:超越政治与族裔的华裔美国文学[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上课铃响了,我微笑着走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候完毕,学生在静静地等候新课的开始。面对四十多双期待的眼睛,我问道:Do you like animals?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学生们一听,便迅速举起了手,抢着回答。课堂氛围相当热烈。我心想看来学生对此话题十分感兴趣,便灵机一动,心想英语新课程标准不就是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吗?我何不就此尝试一次呢。于是,我说道:Now,
【摘要】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当然智能具有差异性,它包括个体间差异,同时也包括个体内部的差异,专业人士指出人的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得到开发和逐步加强,本文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探讨它对长春师范大学双语师资培养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及融合。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研究  多元智力理论是加德纳教授在研究了各种对象的人脑与智力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提出与发展对语言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
【Abstract】Joseph Conrad is an important modernist writer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whose work Heart of Darkness has earned him great fame as well as criticism. Heart of Darkness is welcomed for
Part One Introduction  In 1967,Herbert Paul Grice first proposed the no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He claimed that both parts should stick to a series of principles in ord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摘要】在全球化的时代下,非文学翻译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翻译领域的新方向。本论文以笔者曾经翻译的一篇名为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TION OF DRIFT IN A VISION SYSTEM VARIABLE LENS专利申请书为译例来探讨非文学文本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非文学文本 策略 专利申请书  一、非文学文本  根据原文文本的不同类型,我们可以将
【摘要】如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为了更好的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社会不断提高了对于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英语人才,高校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对开辟第二英语课堂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设对策。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第二课堂 实践  如今,在素质化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影响下,高校内的英
【摘要】本文将从两国有关贸易摩擦的官方报道着手,借助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维度理论,从霍夫斯塔德文化价值维的视角分析对比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报道语言使用的不同,从而挖掘出两国语言使用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霍夫斯塔德 价值维度 官方报道 贸易摩擦  一、前言  近些年来,两国间对于轮胎产品、农业贸易、以及光伏双反、贸易反补贴、反倾销等问题引发的摩擦从未间断。中美官方语篇作为参与贸易摩擦过程的重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以满足学生的课堂成就感为目标,合理设计与安排教学活动,势必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影响。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较好的达到三维目标,并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和探究,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 有效性  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注重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在教师
【Abstract】Middle Construction (MC)is a special language sentence structure.It exists in English,West Germanic languages and Indo European languages,etc.It has a unique form and meanings.In recent year
【摘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变化,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提升职业素养为基础,以相融通的课程为载体。基于这一理念,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建立了“课岗证赛考”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其高技能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课岗证赛考”融通 实践教学体系  一、引言  职业性和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两大显著特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