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稿:新挑战新起点重民生促和谐保发展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7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所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正遭逢前所未有的考验,这注定令二零零九年三月开幕的全国“两会”镌刻出非比寻常的历史印迹。刚刚走过改革开放而立之年的中国,面对全新挑战,能否从容应对?站在崭新起点,如何谋划未来?民惟邦本,本固邦强。藏蕴其中的民生二字,为困局解锁之匙、为改革动力之源,更是持续发展之道。
  
  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办好教育、医疗改革、保障住房、农民增收、灾后重建……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及的一项项详尽的惠民政策和措施,凸显出一个个引人注目的民生重题。
  事实上,只有代表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长治久安。邓小平同志曾就明确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如今,面对着国际金融海啸带来重大冲击的特殊时期。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越是在经济困难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
  只有始终情系民生、高度关注民生,执政者才能了解复杂局势下百姓的所欲所想所求,才能更加坚定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才能自觉地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更好地发扬民主,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做到顺应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党群、干群团结一心地迎接挑战、谋求发展,才能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可见,情系民生,是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民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无论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是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民生领域的投资受到更为明显的关注。
  ——初步测算,根据今年财税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今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
  ——今年中央政府投资总额9080亿元,这其中很大的比重是用于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设;
  ——中央财政今年再安排1300亿元灾后重建基金;
  ——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
  ——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增长17.6%;
  ——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巨额资金投入,换来的是“真金白银”的民生工程。一项项具体有力的举措,让老百姓在经济寒冬中感到格外温暖。全国人大代表王越说:“政府释放的信号十分明显,改善民生,真正成为了保增长、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生工程进度提速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由于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了解决民生问题的进度。政府工作报告中鲜明提出“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政府工作报告在诸多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中,列出了一个个明确的“时间表”:
  ——今年将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
  ——加快地震灾区学校恢复建设,确保今年底95%以上的学生都能在永久性校舍中学习;
  ——今明两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
  ——到明年底,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道路硬化,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今后三年内中央财政再支持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000所县级医院和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
  ——争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
  “今年、明年、后年,一项项措施层层推进,大家更有盼头,解决的都是老百姓的难事、实事,老百姓是打心眼里高兴。”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说。
  
  改善民生问题规划更加系统
  
  教育和医疗在民生问题中占据的分量格外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和医疗问题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规划,教育要制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医疗体制改革也有了一个系统的推进方案。群众长期反映的上学、看病方面的问题有希望通过系统的改革与发展得到比较明显的解决。
  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方面,报告提出,今年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年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根据部署,今年将重点抓好“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瘫等五项工作。
  对于事关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可谓是步骤清晰,推进稳妥。报告选准了今年要做的医药卫生事业的五项工作: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老百姓关注度又高,医改必须选准重点工作推进。今年这五项工作,可谓是启动医改的最好’抓手’。”全国人大代表巴福荣说。
  
  惠民政策更加细致
  
  政策越细致,越容易落到实处。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举措,考虑十分细致,就连孕妇定期体检都有具体安排。
  在推进住房建设方面,报告中用词细致到位,“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自住性住房”、“改善性住房”、“普通商品房”、“二手房”、“农村危房”勘等诸多用词,分门别类,政策一目了然。
  在促进就业方面,报告中举措涵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灾区劳动力等各个群体,提供周到服务,并对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等,进行政策扶持,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经营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
  来自重庆的农民工人大代表康厚明说:“这些政策贴心,安心,老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方便。”
  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实现“良性互动”
  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事实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改善民生同样也是对经济的一种促进。改善民生,其意义在当前又有了新的拓展。
  民生投入本身就会带动经济的增长,教育、医疗的改善,可以扩大居民的消费;而消费的增加又会改善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在今年,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会有一个更加良好的互动。
  从本次政府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民生议题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越保增长越要加大民生投入。无论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是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民生领域的投资受到更为明显的关注。巨额资金投入,换来的是“真金白银”的民生工程。一项项具体有力的举措,让老百姓在经济“寒冬”中感到格外温暖。”
  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由于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了解决民生问题的进度。政府工作报告中鲜明提出“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今年、明年、后年,一项项措施层层推进,大家更有盼头,解决的都是老百姓的难事、实事,老百姓是打心眼里高兴。”
  三是政策越细致,越容易落到实处。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举措,考虑十分细致,就连孕妇定期体检都有具体安排。
  四是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改善民生同样也是对经济的一种促进,改善民生,其意
其他文献
由挖煤炼焦当“煤老板”,到栽树播绿做“农老板”,再到挖掘地方文化、开发特色旅游试水“文老板”——这是一个农民企业家勇尝转型“螃蟹”,完成华丽转身,实现成功飞跃的多彩轨迹。他就是乡宁县隆水集团董事长张连水。    一  由民营企业家张连水执掌的乡宁县煤焦实业有限公司,20年前是个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连年亏损的小煤窑。他先后投资对采煤、通风、机电、运输、掘井等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改造,兴建洗煤厂、焦化
孔炳生,男。1957年8月出生,江苏泰州人。中共党员。新疆和田地区扶贫办党组书记。  孔炳生自2005年任新疆和田地区扶贫办党组书记以来,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为改变和田地区的贫困面貌、使50万各族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扶贫办连续4年绩效考核优秀,两次被国务院扶贫办表彰为先进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被和田地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和田地区是新疆乃至全国少有的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土
始办于1949年的成人教育,最初以扫盲性质的工农教育为主。文革10年,成人教育进入停滞期。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随着对高考年龄限制的逐步加强,加上普通高校较低的录取率,成人教育获得了发展的契机。1981年我国首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后,成人高考、函授等政策也很快出台。  通过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函授等形式取得的学历同样有机会获得“干部”身份、涨工资、提拔等。近30年来,已有无数人通过自学考试
在关公逝世1790年后的今天,长篇文化散文《不朽关公》隆重推出,运城籍著名作家王西兰为关公庄严正名、重新立传,关公故里兴起了一股重新解读和认识关公的读书热潮,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以“忠、义、仁、勇”而闻名于世的关羽由一个历史真实人物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绵延了1000多年,并且得到大多数人的共同接受和承认。忠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关公文化” 也必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由于消毒剂需求的激增,传统化学消毒剂的副作用及其引发的次生伤害,引起了人们的警觉,如何合理地使用消毒剂已经引起全世界医疗卫生界的高度重视,对于无残留、无毒害、不会导致细菌耐药的绿色环保消毒剂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安全决不能以环境和健康为代价。”3月8日晚上,李森恺委员在驻地房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他的文件夹里,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份材料。  据悉,非典期间,台湾淡水河及
通过“死亡指令指数”可以看透一个国家的医疗理念和人文精神。    在网络上曾经流行过一种说法:中国人生不起、住不起、病不起,也死不起,这里的“死不起”抱怨的还是殡葬费用的高昂。殊不知,“死不好”也是当下中国的现实,而死亡也是有“质量”的——这是一种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  根据一项最新发布的公告,英国在患者临终前提供的照顾和服务为全球最佳。这份由连氏基金会委托、《经济学》人信息部发布的“死亡质量指数
日前,在第15届上海电视节举办的《竞争环境中的媒体责任》论坛中,广电总局网络视听管理司副司长任谦透露,今年广电总局将强化对电视广告的监管,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强对电视购物节目的管理。    电视购物带来的问题    一说到电视购物,大家立刻就会想到“高档”、“奢华”、“真金”等动人字眼,很多“低价”手机、手表、珠宝饰品、保健品等低档产品经电视购物惊叹、惊叫式的包装后。迅速变成炙手可热的“抢手”货。因产
胡舒立11年的经济话语,如今读来,并不过时,大多数文章今天若在杂志上再刊登一次,仍然叫人坐立不安。  1998年,胡舒立就写下了“告别红色资本家”这样的文章。12年前,我在香港看见众人纷纷追捧的所谓“紫筹股”,内地国家资本使得香港资本市场风生水起;12年后,不仅国有企业在北京成了地王,连军工企业也要豪迈地进入房地产市场捞钱了。  2004年,胡舒立写到了“官商结合和民营经济”。今天,中国的私人老板
北京34岁的患者吴西明,需要做心脏手术。术中,北京军区总医院的麻醉科、输血科和手术医生密切合作,为其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体输血,输血量超过6000多毫升,确保了手术成功,同时又避免了异体输血。吴西明自己的血液从手术切口流出,经过离心、过滤和清洗等环节后,回输至他的体内。仅输血费用一项就省下近千元。  事实上,我国20年前就开展了自体输血,1998年《献血法》出台后,开始大力提倡自体输血,但是到目前为止
现在养狗成为时尚,名狗更是炙手可热。与此配套的是狗市场的繁荣、狗医院的兴起、狗美容院的建立。一只狗走失了,主人会心急如焚,四处张贴广告寻找,并许以高价报酬。狗和人结成了亲密的朋友。为什么养狗?有人回答说:狗比人忠诚,狗不会背叛主人。  此话不假。尽管狗也背负了许多骂名,如“狗腿子”“走狗”“乏走狗”等等,其实人和狗相比,不说高级意识,在动物属性方面来讲,人确实不如狗。  狗有“义狗”的美誉。它的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