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炳生,男。1957年8月出生,江苏泰州人。中共党员。新疆和田地区扶贫办党组书记。
孔炳生自2005年任新疆和田地区扶贫办党组书记以来,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为改变和田地区的贫困面貌、使50万各族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扶贫办连续4年绩效考核优秀,两次被国务院扶贫办表彰为先进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被和田地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和田地区是新疆乃至全国少有的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土地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仅占3.7%,耕地254万亩,人均耕地不足1.5亩:辖区七县一市中有7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总人口1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5%以上,贫困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50%左右。针对和田地区人多地少、自然环境恶劣、贫困群体数量巨大、扶贫任务艰巨等难题,2005年,孔炳生利用3个月时间,走遍了全地区七县一市的86个乡镇、1300多个贫困村。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力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着力加速林果业发展、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种植的突破”的扶贫攻坚战略,多方努力、积极争取来6亿元扶贫资金,支持鼓励龙头企业肩负起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全地区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54家,从业人数21859人,产值1.84亿元,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3家。同时,和口地区还成立各种专业协会82家、涉农协会68家,涉及林果业、蔬菜种植、地毯编织、手工艺、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各个领域。还实施了“30万农户素质工程”,加强了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仅2008年,和田地区劳务输出就达32万人(次),劳务输出创收近6亿元。
孔炳生自2005年任新疆和田地区扶贫办党组书记以来,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为改变和田地区的贫困面貌、使50万各族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扶贫办连续4年绩效考核优秀,两次被国务院扶贫办表彰为先进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被和田地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和田地区是新疆乃至全国少有的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土地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仅占3.7%,耕地254万亩,人均耕地不足1.5亩:辖区七县一市中有7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总人口1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5%以上,贫困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50%左右。针对和田地区人多地少、自然环境恶劣、贫困群体数量巨大、扶贫任务艰巨等难题,2005年,孔炳生利用3个月时间,走遍了全地区七县一市的86个乡镇、1300多个贫困村。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力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着力加速林果业发展、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种植的突破”的扶贫攻坚战略,多方努力、积极争取来6亿元扶贫资金,支持鼓励龙头企业肩负起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全地区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54家,从业人数21859人,产值1.84亿元,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3家。同时,和口地区还成立各种专业协会82家、涉农协会68家,涉及林果业、蔬菜种植、地毯编织、手工艺、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各个领域。还实施了“30万农户素质工程”,加强了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仅2008年,和田地区劳务输出就达32万人(次),劳务输出创收近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