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及无创高频辅助通气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e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LISA)及无创高频辅助通气(nHFOV)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

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85例胎龄27~32周患NRDS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按出生胎龄(>27~29周、>29~30周、>30~31周、>31~32周)进行分层,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LISA组(40例)和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组(INSURE组)(45例)。LISA组再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组(25例)及nHFOV组(15例)。INSURE组患儿在正压通气下,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拔出气管插管,予CPAP辅助通气。LISA组患儿在CPAP下,经胃管注入PS,后拔除胃管,CPAP组患儿继续予CPAP辅助通气;nHFOV组患儿予nHFOV辅助通气。如无创辅助通气失败,给予机械通气。观察LISA技术及nHFOV的可行性,比较各组不良反应、机械通气、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及NRDS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1.与INSURE组相比,LISA组机械通气率(5.0%比22.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20.0%比42.2%)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12.5%比42.2%)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LISA组与INSURE组置管操作的不良反应比较,LISA组中CPAP组及nHFOV组无创通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出生胎龄越小,NRDS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同一胎龄LISA组并发症发生率较INSURE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ISA组中CPAP组及nHFOV组机械通气率、BPD、IVH、PVL、ROP及NEC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在胎龄27~32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NRDS的治疗中,LISA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PS给药方法,在降低机械通气率、BPD及PVL的发生率方面有优势。nHFOV可作为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NRDS患儿呼吸支持的初始模式。LISA联合nHFOV可用于NRDS的治疗。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癫癎患儿的抑郁、焦虑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的共患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42例8~16岁不同类型癫癎患儿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对100例正在服药的患儿进行美国癫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问卷测试,观察共患情绪、行为障碍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癫癎患儿情绪、行为障碍症状的共患率:142例癫癎患儿,共患一种或以上情绪、行为障碍者82例,占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耳聋3型致病基因MYO15A基因的变异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进行耳聋基因高通量测序的108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庭的听力及测序数据,总结MYO15A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共有来自8个家庭的9例耳聋患儿检测到MYO15A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占所有耳聋家庭的7.4%(8/108),变异位点分别为c.5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儿童重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越来越大的作用,临床医师应熟悉其应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其操作流程和方法,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监护,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相关技术特别是肺介入技术的发展,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儿童重症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重症患儿通常具有生命体征不平稳、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受累,并存在或潜在存在危及生命的临床特征。儿童重症医学医师需根据患儿病情的不断变化,及时进行床旁检验、诊断并实施治疗。为满足重症患者在抢救时间上的要求,就地取材、操作简单化、报告即时化的床边检测技术检验模式已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青睐。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估意识障碍患儿脑功能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意识障碍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于入院48 h内完成aEEG及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6 h)、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外周血脑损伤标志物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并记录上述判读结果。以发病6个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的2例急性间质性肺炎(AIP)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及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例1,女,8岁4个月;例2,男,1岁11个月。2例患儿均以"咳嗽、气促20 d"为主诉入院,病初有一过性低热,于院外分别按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查体均可见呼吸促,三凹征(+),口唇、指/趾端发绀,未见杵状指,无啰音。心腹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是一组发生在各种器官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异常增殖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存活率及移植成功率。治疗方法主要有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联合化疗,使用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去B淋巴细胞治疗,靶向抑制剂等,但其各有缺点。以利妥昔单抗为代表的靶向药物治疗因其有特定的靶向性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优势,可能成为PTLD预防和治疗的新选择。由于这类药物仍需临床研
儿童重症床边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对血流动力学、肺部病变等评估正在普及和快速发展,颅内压监测、创伤评估、气道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也在探索之中。随着重症床边超声给患儿带来更多益处,其将会成为所有儿科急诊和重症医师的必备技能。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流行情况,分析其血清学特征。方法采用LIAISON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26 714例患儿血清中抗EBV衣壳抗原IgM(VCA-IgM)抗体、抗衣壳抗原IgG (VCA-IgG)抗体、抗核抗原IgG(EBNA-IgG)抗体及抗早期抗原IgG(EA-IgG)抗体。根据VCA-IgM、VCA-IgG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