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爱淌入学生心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chwoods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鲁迅先生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爱心 感性 理性 随性 奉献
  
  我是一个不善于总结自己的人,我对自己所做的都是随性的,有感而发,有爱而发,从来不懂得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会说我浑身散发着朝气,其实那是对生活的向往,对学生们的热爱。你还会说我爱教育,爱孩子,其实更多的我对他们都是严厉的,他们丝毫感觉不到我爱他们。直到他们懂事了,才发觉已经离不开我了。
  有人说学生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也有人说,学生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实际上,学生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可以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也可以采撷如花的词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当我每次面对学生时,我感到神圣与自豪,因为我从事着绿叶的事业,我是人民教师!
  2005年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开始,因为那年由于新课程改革学校的需要,我一下子从初三调到初一年级。本身我特别爱我原来的班级,我和这个班级学生感情最深,我特别渴望能够亲自把他们送走,看着他们毕业,可是…… 我特别难过,可新生活必须开始呀,尽管有几千个几万个舍不得。之后考入高等学校的学生每年都不忘给我庆祝生日、节日…….,什么是付出?什么是幸福?付出了就是幸福。
  有失必有得,得失是相互依存的。新生活的开始,由于我的情感一直转移不过来而变得不和谐。俗话说的好,时间是最好的调味料,它会让情感不断的产生化学变化。我变了,我爱上了新接班的学生,在每一节的课堂上,在每一次的谈话间,更在学生们专心致志的表情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努力,对我所布置的学习或收集任务都积极性的出色的完成。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的综合实践课,让我彻底服了他们,也让我义无反顾的决定爱他们是我无悔的选择。
  新課程改革中语文教学要求与生活紧密结合,县里组织了一次综合实践课比赛。身为新课改的带头人,我也参加了这次比赛,而我所瞅准的就是学生们身边的活教材。现代社会商标随处可见,我就是利用这一点,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任务:留心收集自己平时吃的、喝的、用的商标,把它们收集起来,粘贴到一个本里,制作成一个“商标本”。任务一出来,学生们就欢天喜地的积极准备。有一天,一位老师跟我说:“这几天,我总看见你们班有好多学生在外边垃圾堆里不停的捡东西,捡什么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捡破烂的呢?”我一听赶忙跑出去看,结果如其所说,他们在太阳底下很认真的捡一些包装袋,并时不时的互相抢着,别人都不知道可我知道。我爱他们!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其他方面,我都在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努力,我要把全部的爱给他们包括智慧。每一次的学校文艺活动我都为他们精心的准备礼物,编排展现我班个性的节目,让学生享受属于他们的快乐,而这些节目也是独特的新颖的,每次的文艺汇演中我班都是第一,这让学生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身为王者的喜悦。在教学上,与学生们一起努力,每次乡里抽测都名利前茅。我很幸运,我是他们的老师,我很欣慰有这样的学生。记得在我教他们的第二个学期,我因为生病需要休息,下学期不能再教他们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全班的学生都哭成了泪人……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是的,爱在不断的循环。时间过的好快,一转眼又一届学生毕业了。每走一届,我的心就被掏空一次,生活就会一下子失去了目标,真的在那一刻,他们把我的智慧和灵魂一起带走了。这是什么?爱!刻骨铭心的爱!新的一批学生来了,我的感觉一如既往,可我知道我会爱他们的,因为我是因爱而生的!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好称职的园丁;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学生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坚实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
其他文献
【摘 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质疑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反复思考碰撞中才能有所发现,从而有所创新,所以说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质疑,收获于质疑。  【关键词】设疑 质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在解
《小足球赛》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描写了一幅油画上的画面:画的是一个不是足球场的足球场上孩子们比赛情景的一角:守门员在认真守门,“观众”在津津有味地观看球赛。作者通过对画上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了比赛场面的激烈,表现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这都可通过文章的题眼“小”字来感知和体会。在解析本课题目时,我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问题:画家在画上所画上的,作者在文中所写的,是不是一场足球赛呢?这一问
摘要:如何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动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学习动力的内外因素作了阐述,既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外因),更强调自我实现的需要(内因),把学生的兴趣与理想、信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股持久的自主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数学 兴趣 需要 自主学习    需要是成功的钥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士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忽视了学生的
多少年来,思品课都是以呆板、死记硬背为特点,对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爱上思品课呢?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的改革:  一、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向学生“教什么”这个核心问题上,把握日新月异的时代脉搏,追逐时代前沿,用鼓舞人心的内容突出知识的前瞻性;把准学生的思想脉搏,联系发生在学生身边或者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情调内容的实
等效思维是指以效果相同出发,对所研究的对象提出一些方案或设想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等效条件、等效变换、等效假设等均属此列.这种方法具有启迪思维、扩大视野、触类旁通的作用.如力学中的合力是分力的等效代替,运动学中的合运动是分运动的等效代替,以及电路的等效,质量的等效等等。  概念或规律中的等效思想。 等效事物往往存在着共性,把这些共性抽象出来往往可形成物理概念,以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理解,从中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创新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已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我仅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要考虑数学题目的设计如何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内容选择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题目的意图如何去领悟,如何实施合理的教学。文章针对多人共上的一堂数学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关键词】数学;题目;设计;教师    在一次教研组活动中,笔者听了几位青年教师上的几堂课,上课内容都是浙教版(七下)《图形和变换》的复习课。听完后,笔者觉得他们在数学题目的设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领导处理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搞好教学档案工作,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一、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是有助于教学规律的研究。应根据教学档案反馈的信息,找出教学中带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如可以研究分析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对教学的特点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挖掘、反馈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
【摘要】我通过参加初中校长培训班学习,在学习培训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實际工作,根据培训的内容,写了这篇文章提供交流,以利指导今后学校管理工作。  【关键词】营造氛围 设法提高 管理效果    学校管理活动是由领导者、教职工、学生、财、物等因素构成的。在这些因素中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诸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心理氛围,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管理活动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化学课程中生成性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初中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 生成性教学    1、研究背景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试验区的试点改革,到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化推进,可以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史上最为激动人心、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页。新课程以全新的视角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前沿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