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荀笑红:一个共产党员的追求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笑红,哈尔滨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乡排水公司女子清掏班班长。
  960多座检查井、1000余座雨水井,管线总长度达68公里,分布在66条街路上,这就是荀笑红负责的管区。
   20余年来,她默默奉献在排水一线清掏岗位上,任凭着风吹雨打不躲不避,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她以维护百姓的安危、城市的运行为己任,在排涝一线冲锋在前;她以百姓利益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舍小家为大家,以百姓满意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荀笑红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荀笑红所带领的班组被誉为排水维修养护战线上的一支“铁军”,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1998年,荀笑红大学毕业5年,“那时我妈还是排水部门领导。她让我去排水一线,因为一线缺人。她说,只要别人能干,你就能干。”就这样,荀笑红成了当时下井工人中唯一的女同志,也是唯一大学学历的一线工人。
   刚接触排水工作时,她就感受到了排水工人常说的“四难”,即名声难听、面子难看、对象难找、工作难干。年轻的姑娘整天掏“马葫芦”被人瞧不起不说,一旦面对那恶臭的污水,几天都反胃吃不下饭;世俗的偏见更让人感到心里压块石头似的,见了熟人抬不起头来。但她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干一行爱一行,总得有人付出,总得有人奉献。
   排水一线工作的特点可以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来形容。冬练三九就是冬春季清掏会战,排水工人必須抢在汛期到来之前,将各积水片区的管道清理通畅。哈尔滨的冬天寒冷异常,还没下井手指就僵硬,浑身发抖了,在狭窄的井里作业,没有活动的空间,上来后身上穿的皮衣都能立在地上。
   夏练三伏就是抗洪抢险防内涝。只要下雨,别人都是往家跑,她们却是往外跑。2012年,百年不遇的强台风“布拉万”来袭,导致道路积水面积和水位迅速上涨,新阳路与哈药路两处积水点连成了一片,一时间该区域积水达4万平方米。排水集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新阳路区域全面进入排涝战斗。荀笑红带领着班组成员立即投入到抢险第一线。狂风中,大树已被吹倒,电线在大风中飘荡,路面积水深度在不断上涨。暴雨中,荀笑红一边与同事掀起雨水井篦子,一边指挥着同事设置安全标示。从8月28日夜晚22点降雨开始,她们一直在雨水中坚守,即使已经冻得瑟瑟发抖,她们也没有离开岗位。为确保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安全,她带领班组的同事在几乎齐腰深的水中,一站就是13个小时,直至积水解除。
   荀笑红希望能将“舍得一身脏,换来万户净”的老一辈排水精神传承下去。她说:“老一辈排水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担当精神,我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才走到今天的。希望年青一代排水人能将这种精神传承和弘扬下去。”
   荀笑红以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谱写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精彩人生。
其他文献
2019年3月10日,“一带一路”中俄青少年文化交流节在市青少年宫小剧场隆重启幕。来自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200余名俄罗斯少年和400余名中国少年以两国青少年喜爱的时尚文化为切入点,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牡丹江地域文化为特色,通过艺术的语言谱写友谊诗篇,两国青少年充分展现了自我风采,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助推活动氛围。   本场文艺演出立足中俄两国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广泛开展
张潮《幽梦影》曰:“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方不虚此生也。”在蟋蟀的浅唱低吟中,故园清秋如一位曼妙女子,涉水而来,步步生莲,眉目含情。   清凉夜晚,墙角下、草丛中、瓦砾里,许多杂糅的声音,远远近近地钻入耳中。有蟋蟀的、金铃子的、蝈蝈的,还有纺织娘的。时而急促,如流畅的江南丝竹;时而婉转,如幽怨的二胡曲;时而清丽,如悦耳的苏州评弹。   月光清澄,蟋蟀们浅唱低吟,让人心里霍地落
不忘初心 争当青创先锋  张笑颜是创业路上的青年楷模。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脚踏实地地从社区卫生院口腔科室做起,到2017年中旬重新整合后,拥有多家口腔专业医疗机构。其创业故事《成功的唯一捷径,就是脚踏实地》被整理并收录于《拼搏成就梦想——中国新时代有志者》一书当中。也正是一路脚踏实地,百合口腔连锁机构获得2019年哈爾滨市精神文明办《货真价实满意店》的称号,同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中,获
2006—2013年赵丽丽在瑞士联邦工业大学苏黎明士分校从事半导体材料博士后研发工作,挪威Metallkraft新能源公司技术部经理,回国前任美国ARC Energy设备公司中国区副总经理
一.  去年深秋,我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的一次画展中,看到青年画家崔晨宇的一幅粉画作品——《在束河》。画中,一位满脸褶皱的纳西族老太太坐在古旧的木质摇椅上,双目平视前方,她的身后是石头堆砌的巷子,结伴而行的年轻姑娘,还有随意放在路边无人看顾的银饰小铺。落日熔金。枯叶满地。天地屏息。一缕斜阳散落,将一个苍老佝偻的身影拉长。  时间在她的沉思中摇晃。就在那时,一个摇摇欲坠的瞬间,我想到一个词语——枯索
谦虚的河流总在大地的最低处,向着不能再低的低洼处流淌。  我们站在高处看低处的河流,悠然的河流,会有心旷神怡之感,这便是河流带来的美好。低处的河流,能够让你俯视它,让卑微的视线有了长长远远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错落。  人,就是这么浅显,略沾沾自喜。爱攀比。比人高了,比人赚了,或耍了什么聪明就莫名的快意,像是一种荣耀与智慧。即便是按捺着这来自心脏跳动的喜悦,目光还是一样流露出鄙夷的神情。  河流就不同
天妇罗其实是油炸食品,日式料理的一类,用面粉、鸡蛋与水和成浆,将禽类肉、鱼虾或者时令蔬菜裹上浆,油炸成金黄色,蘸酱油和萝卜泥调成的汁吃。好名字岂止对人来说重要,就是食物也同样如此。  《海街日记》,去年的电影,与《小森林》一起被森女们追捧。电影中最小的妹妹铃子到镰仓和姐姐们住在一起的第一餐,要的便是藕片天妇罗。鲜藕去皮切片用盐水浸泡20分钟,低筋粉和鸡蛋加水混合成稀薄像浓米汤样的浆,藕片先蘸干面粉
带孩子来园子玩的时候,我总是会带本书。园子花草丰美,空旷清幽,适合孩子玩耍,也适合读书。来园子里散步玩耍的人多,读书的却寥寥。两年里,也只有我这个早已走出校门的、已做了母亲的人,很不合时宜地捧着本书,跟在孩子后面跳来跑去,然后在孩子安静地看小蚂蚁或者玩土玩石子的时候,逮住空闲看几眼书。  碰见我的人,也多是踏出校门多年的,总是会说:这么用功呀,看的什么书啊?各种目光,各种语气的都有。我总是报以微笑
婚嫁篇  皖地西南,古称舒州,别号宜城,千百年来,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誉,历史的积淀,使其乡风民俗也与众不同。  历代以来,男婚女嫁皆是乡村头等大事,皖西南的婚嫁迎娶,大体须经四道程序。首先隆重出场的是介绍人,俗称媒人。媒人大有来头,非村庄德隆望重之人不可胜任。爷在世时,便是名动乡里的老媒人,其时我才十岁出头,因爷的档期太忙,不时被他喊了去代赴婚宴。  媒人走村串巷,精心搜集
韩伟,目前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从事文艺理论、中国美学、东亚文化的相关研究。曾获“青年龙江学者”、黑龙江省“六个一批”青年理论人才等称号,是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入选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20年5月,他获得了第二十二届“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在黑龙江卫视《开课啦》栏目进行多次授课一条不一样的科研之路   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韩伟表示当年考虑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