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zilovenv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应该以实用为教学目的,以就业为导向,与实际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满足学生今后就业的需要和生活中应用语文的需要。本文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拓展四个方面来探究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施方法,力求增强语文教学的现实性、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设计
  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填鸭式语文教学模式,基本脱离生活的语文训练,使得语文课堂枯燥无味。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在他们的眼中文化课是“副科”,专业课才是主科。使得学生根本认识不到语文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语文产生兴趣。 因此,要使中职语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就得转变观念,大胆改革。在教学中,笔者积极创新,寻找生活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创设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习语文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环境的生活化,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场景
  每天面对同一间教室,不变的摆设布局,不变的老师和同学,学生们难免产生审美疲劳。只要稍微用心设计一下,把教室布置成贴近生活的场景,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学生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就把呆板的学习环境变得轻松、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学生如临其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不同专业的班级有不同的设计。比如,幼师专业,笔者组织学生亲自画一些美丽的图案,做一些精致的手工,种植一些小盆摘,设计一些有班级特色的文化栏、图书角……把教室装点成充满童趣,有艺术感又不失书香味的学习天地。电子商务专业,笔者指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自己创写一些相关标语,贴在教室墙壁,可以按小组形式,摆放课椅,并设计好小组的名称、口号、目标等,模拟商务洽谈的场景。班级环境布置充满了专业生活气息,学生如同置身在职业生活中进行学习,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参与整个环境布置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语文知识的熏陶,而且悄无声息地在运用语文知识,这不正是体现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吗?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环境设计。比如,在上口语交际《辩论》时,笔者把课桌排成两大阵营,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创设一个体验式的辩论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去表达、去交流。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辩论的激情,掌握辩论技巧。在上阅读课《荷塘月色》时,笔者巧用现代化工具,运用多媒体把清华园的荷塘以及月色用课件展示出来,然后拉上窗帘,创设出静谧的荷塘月色场景。学生在教室中,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荷月相融的美景中,自然放松地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当笔者宣布下课时,学生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完全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中去了。课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课堂,还有什么比身临其境去体验更有效的说教吗?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我们的教材中,有些内容跟我们当地学生距离很近;有些内容,可能和学生存在着时空距離。但是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源于生活,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因此,笔者会对教材进行处理和重组,适当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发生有意义的关联,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不但要把课堂生活化,还要把生活课堂化。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是最接地气,与生活最为接轨的内容。但是往往是这些最为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东西,他们不够重视,自以为是,反而说不好,写不好。所以在课堂上学完,还要放归生活再次检验。在课堂中笔者会创设情境,模拟面试求职,答询,洽谈,接待等场景,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在生活中遇到具体的口语交际,笔者也会细心地加以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准确地从他人口头言语中获取信息,如何在口语交际中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思想。又如,应用文,大家都觉得应用文只要记住格式,几乎千篇一律,不用花很多时间去学。实际上,应用文无论是格式、用语、内容都要认真地练,才能写好。平时叫学生干部代写一些班级通知,然后全班一起来学习评价;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写学习计划和期末总结;让学生走入社会,纠正广告牌中不规范用字现象。家里开手机店的,设计手机广告;开服装店的,设计服装广告,有机会还可以帮家长开一下发票。多么鲜活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去学习、去运用,收获的是成功和喜悦。
  对于与学生存在着时空距离的一些内容,笔者就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易于理解。如,学习文言文《将进酒》,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上学生们对李白个性和遭遇的不了解,学生不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特别不理解李白反客为主的那种狂傲。笔者引导学生网上查阅资料,了解李白的性格和当时的背景,然后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学生就不难理解李白的情怀了。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加之笔者的补充,学生兴趣盎然,感情迸发,把课文朗读得入声入色,甚至还喜欢上了文言文。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教学内容,只要与生活联系上了,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设计的生活化,让学生陶醉于课堂生活
  在课堂中,依托生活进行设计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的步骤和展开生活化,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文本,并受到启迪。
  生活化的导语设计,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聚焦在课堂。课前导入语笔者一般都要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发掘生动感人的事例、传记、歌曲等学生喜欢的、新颖的材料来设计。如,教学老舍写的《我的母亲》时,由于中职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孩子,不少学生很叛逆,与父母之间存在着“代沟”。鉴于此,笔者想,一定要让学生心动之后再来学习课文。于是,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课前播放严维文演唱的《母亲》,用多媒体把视频和歌词都展示出来,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课堂在一句句感人心脾的歌曲中拉开序幕。学生们被演员深情的演唱深深地打动了,他们表情严肃,神情专注,用心听歌曲,用心去反思自己,有的人眼泪在眼眶打转。接着笔者趁热打铁提问:“同学们,听完歌曲有什么感想?”大家畅所欲言,动情的学生说着都留下了热泪。情感的迁移,很自然过渡到文本,极大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对老舍写作情感肯定有入木三分的理解,对父母的感情也会有很深的感触。生活化的导语设计对教学目标的落实不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吗?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设计,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充满了生机。教无定法,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会结合实际运用分角色朗读,课本剧扮演,小组合作探究,走出课堂做采访等方法,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如,教学《项链》一文时,笔者组织学生按小组选角色,制作道具,揣摩人物心理,把“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 ”的情节,分角色扮演出来。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通过他们绘声绘色的演绎,淋漓尽致地再现了文本故事,从而体会玛蒂尔徳、佛来思节夫人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上台表演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思想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
  四、教学拓展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以致用
  我们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能够在生活中有的放矢地运用到相关知识。生活化的教学,就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教材,走向生活,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于是,笔者在教学拓展方面精心设计,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班委选举,让学生写自荐书上台演讲;班级活动,班干部要写好策划书;亲人生日,写好邀请函;有时给父母写写便条;到社会中做一些调查报告;当小导游介绍家乡景点和民风民俗;当发言人宣布科普知识;当小记者报道好人好事、新人新事……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在解决问题中,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无限帮助和乐趣,怎么会不恋上语文,爱上生活呢?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学习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进而用语文装扮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春成.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 1998.
  [3]何宏玲.陶行知卷:生活的教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7
其他文献
一、例文展示,激趣导入  师:我们来看看这篇例文,你觉得如何?  例文: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在生活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令我印象深刻的事,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自然还得是我的妈妈带我去医院的事。  记得那天晚上雷雨交加,家里就只有我和母亲,爸爸在外面不回来,半夜两三点的时候,妈妈出来上厕所,怕我又踢被子,就来我房间看了一下,果然被子被踢了,妈妈帮我盖被子的时候,手碰了下我额头,发现很烫。于是妈妈
【摘要】在当今高速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里,幸福在哪里?我们都在寻找幸福。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学生在班级里的幸福感对他的成长尤为重要。班主任是连接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纽带,培养一个班级优良的班风班纪,主要靠班主任树立良好的思路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到位。九月到来,是学生的开启每一个新的未来的开始,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新的学习阶段有良好的开端,班主任在如何让学生喜欢学校和喜欢班级,有這个幸福的感觉,确实需要
在当今将素质教育摆在最高点的时期,德育工作的开展对每个学校来说都是重中之重。但以前那种教师严肃的说教,刻板的描述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对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了。学生的德性培养,需要一种由心出发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在自身的实践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认识,形成一股内化的正确的道德品质。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课程。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无痕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在数学学科中
【摘要】教育的形式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变,如今,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一切仿佛又要进行一次大变革,教育领域自然也不例外。人工智能能帮助师生之间搭建起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变革  教育的形式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变。最初阶段的教育信息化,更多是电脑、实物投影仪的使用。后来,随着电脑的普及
【摘要】推进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促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通过议题式教学模式实现初高中思想政治课一体化的衔接。本文从初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要求、初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要求、议题式教学模式本身的特点三个方面来论述,最后谈到了衔接时需注意的三个问题。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模式;初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可行性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丰富问题的类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纲挈领类问题能让学生抓住文章的脉络,针对细致处提问能引导学生思考,针对传统文化提出问题能让学生提升文化修养,提出形散神聚的问题能让学生逐步关注文章的重要问题。通过优化提问类型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类型;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找
【摘要】我国初中英语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如词汇、语法、写作、听力等,忽略了英语知识在实际情景中的应用。这就造成即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英语基础理论知识,却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运用。初中英语情景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如身临其境,进而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运用。在信息化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在多媒体设备辅助下,初中英语情景教学也将变得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得到广大小学英語教师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应用。在小组合作中利用思维导图将促使学生把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细节、学习成果以视觉的形式表达出来,按图理解、消化和输出学习的新内容,同时利用思维导图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巧用思维
【摘要】本文分析了问题学生“屡教不改”的主要表现,根据成因提出了相应的矫治对策,提出教师应找到学生最认同的方式,而不是凭经验以自己熟悉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屡教不改;转化;讲道理;体验;习惯;同理心  做教师的每天都和学生“斗智斗勇”,尤其是那些惹是生非的问题学生,虽人数不多,却影响不小,不仅影响教师工作的心情,还影响班风学风的稳定。班主任只好疲于奔命,到处“扑灭险情”,尤其是处于青
摘 要: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几大问题:家庭教育定位不准,管理缺失;家人长时间相处与增进亲情不成正比;家庭自律远低于预期,学生自觉学习效果不理想;农村孩子的纯朴与勤劳品质在弱化。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应明确家庭教育定位,清晰家庭教育目标,熟知家庭教育内容,落实家庭教育措施。  关键词:家庭教育;农村教育  陶行知说,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当健康受到威胁时,教育的形式、方法都会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