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翻转课堂实验探究案例分析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fe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很多中学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学生学习起来更有效率,不断推行多种教育改革,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阶段,物理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物理学习服务,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思辨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通过何种方法进行物理实验讲解才能使学生理解透彻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值得深思.实际上,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近几年才诞生的新兴教学模式,强调以生为本,更加注重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在课前就制作好有关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在课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鼓励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只需在学生预习基础上针对重难点讲解即可,最后完成作业.
  1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实际上,所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的翻转,而且是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翻转.首先就教学理念来说,传统的教学理念主要强调的是教师为主体和中心,传授方式主要是单纯的单向式传授,学生缺乏主体性,很少有参与的机会,只能被动接受,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它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除了关注学生知识学习外,更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在此之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以教定学”,而现在强调的是“以学定教”,即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紧密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展的;其次,就教学目标而言,传统的教学目标无非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课下让学生完成作业.而进行翻转教学,教学目标更加精细化,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和阶段,具体可分为课前目标和课中目标,如此设置主要是为了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再者,教学方式发生了一定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但是翻转课堂却有很大不同,虽然课堂上老师也会进行知识传授,但是更加注重学生课下自学,要注意的是,课下自学不等同于传统的课前预习,这里课下自学指的是学生在老师所给教学视频的指导之下进行的预习,这样预习效果会更佳.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觉个性化十足,时间和空间更加充足;最后就是教学评价,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评价,而翻转课堂则有很大不同,它更加强调课前和课中相结合的评价.比如说,教师在课上发现某个学生存在疑惑,及时给予其帮助,通过这样的反馈评价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对于其后面的学习是极为有利的.
  2初中物理翻转课堂实践探究具体案例
  在翻转课堂中,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更加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够对课堂互动交流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定位,能够对学生课前视频预习情况进行合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相互探讨,有必要的话教师也可以参与进去,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排疑解难,达到彻底理解知识的目的.这里以初中物理中一个典型的实验“测量电阻”为例,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2.1课前自学
  要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就要确定教学目标,就电阻测量实验来讲,学生通过课前视频进行课前自学,主要目标是要掌握伏安法测电阻有哪些具体步骤,对采集得到的数据如何进行分析和处理.在课上,教学目标则有所深入,既要求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还要求能够进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不仅如此,还要合理地进行小组分配,提高相互交流和协作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对于课前教学视频,教师可以自己进行录制,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但内容都应该和教学目标相一致,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即可,视频录制完毕,立即上传到教学平台,学生们通过网络就可以进行学习了.
  其次就是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后,能够基本掌握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实验步骤,了解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方式,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做一定的笔记,重点关注不理解的地方并有所记录,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问,如果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比较强,可以尝试手画实验电路图,进一步加深理解.
  最后就是学生进行自学反馈,找出自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困惑,这样学生就可以与同学进行探讨交流,也可以请教老师.当然老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问题.
  2.2课中强化
  在课上,学生可以相互间进行互问互答,回顾视频教学中的内容,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势必存在一定缺陷,通过学生相互探讨,可以巩固加深课前预习内容的印象,回顾过后就可以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了.进行实验时通常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具体说来就是将班级所有同学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随后由实验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操作,老师在全程要格外关注,一旦发现学生实验有问题,应及时进行相关引导,但不必告知学生如何做,与此同时,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验情况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也可以通过组与组的方式进行探讨.学生讨论过后肯定还会存在争论性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就要积极给予疏通并加以总结,可以向学生提出诸如“在只有一只定值电阻和电流表的情况下,如何得到电阻阻值”等问题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先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探究,然后再由老师进行解答.这些步骤结束之后,就可以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反馈评价,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并反思该实验的数据分析、实验方法和基本原理,进行总结和归纳.当然了,学生在课下还可以观看教学视频,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知识的方式变得更加主动,一改过去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课前教学视频的学习,可以提前了解所学内容,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这样在课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应该说通过翻转课堂,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进行合作探究的兴趣,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的提高是极为有利的.
其他文献
错误思维是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思维方式,它可以让学生们从此一蹶不振,也会让学生们不断进步,因此,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高中物理,我们需要对学生们的错误思维采取合适的教学对策.下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错误思维采取的一些对策.  1 捕捉生成,引导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伟大,确实如此,发现问题确实是非常难得的.为了引导学生们正确对待错误,我们
高中物理教育一项关键的要求和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直感思维和逻辑思维同属基础思维状态,一般的高中物理教育比较侧重对学生逻辑抽象思维的培养,而不重视提高学生的直观思维水平.这种不重视直观思维的物理教学方式,通常会让学生在脑海中难以构建和物理知识相匹配的形象,不能建立和物理知识匹配的物理图像,影响了学生理解和学习物理学知识.所以,老师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需特别关注提升学生的直观思维水平.  1
摘要 河北省石家庄市金马小学教育集团探索“三维四级”新型校本研修模式,打造适应集团化办学要求的优质师资队伍。第一级为“专家引领,导航笃行”,旨在引领教师明晰专业发展的方向,系统积淀学科专业素养。第二级为“骨干辐射,全面提升”,主要通过成立“三室一团”、实施“青蓝有约”等方式,建立层级导师“带教”网络,为教师成长提供支持系统。第三级为“同伴互助,共同成长”,形成制度化、常规化的同伴互助运行机制。第四
创客(Mak-er)“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创客行为已经在很多发达国家悄然渗透到教育教学行为之中,这样的行为启发了笔者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再思考和再实践.  现代化教育要求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传递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行为的开展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努力通过学校和教师所开展的教育教学行为去培养学生如何去学
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认知里一直觉得真正的村庄除了炊烟、小路、狗吠、院落以及纯朴的村民外,还应有一位带着旧味陈品的老人和一棵庇人以阴凉的老树。而回忆起我的老家,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就是比较,通过比较事物相异或相同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物理知识虽然较为抽象,但许多知识点和规律都具有可比
1因藻类造油勇夺英特尔科学奖的美国女孩  2013年3月12日,17岁的女孩因利用藻类植物制造生物燃料油的成就战胜另外39名决赛选手,勇夺当年英特尔科学奖(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的第一名.Sara Volz在自己的实验室用人工方式培育出含油量极高的藻类细胞,这一创新有望解决人类的能源困境.经过核算,同样产出一桶油,实际成本价格竟然不到2美元.因为这一重大成就,美国
2015年6月,我们以“教师的因素对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影响”为题,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年级840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方法和途径有了明晰的指向.  1 加强理想教育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关键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这六科理科高考科目中,物理学科是最难学的,见表1.学生在回答“你自认为物理学得‘A很好’、‘B
1问题的提出  原始物理问题是自然界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客观存在,能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且未做加工的典型科学现象和事实.  原始物理问题与传统的物理习题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物理习题“掐头去尾留中段”,只关注图中的“演算、推导”环节.而原始物理问题没有直接的已知量,学生需要根据真实的情境,通过假设、抽象等过程获得所需的变量及数据,建构理想的模型,犹如“剥丝抽茧”,结论最终“破茧而出”.根据自组织表
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不仅能够进行自主思考,还能向教师表达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疑惑,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在我国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灌输式的教育较少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养成了学生不爱思考、不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十分不利,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我国高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