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_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最基本单元,具有多层次、综合性和基石性的特点。因地制宜的特色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促进农民增收是发展县域经济落脚点;激活市场主体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动力;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载体。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肩负着东北经济的重任。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最基本单元,具有多层次、综合性和基石性的特点。新中国建立以来,县域经济获得了“两次解放”,国民经济也随之实现了“两次提速”。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使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7亿亩土地,免除700亿斤粮食的地租。1952—1958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7.7%,高于世界同期平均增长率3个百分点。第二次是80年代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民从人民公社的制度中解放出来。1979—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增长9.4%,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增长3%左右的速度。新时期,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生动力。必须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提出新举措,促进县域经济快发展、大发展。
  1、因地制宜的特色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方向。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指出:“最有效、最合理的社会生产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只生产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成本比较低的产品,并用这种产品去同其它国家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这样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可以得到好处”。从区域竞争的态势上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等综合因素,在全省、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习近平同志2016年针对黑龙江两次主要讲话提到: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为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扬农业之长补工业之短,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走“农户+龙头企业+品牌+互联网+市场”的模式。其中龙头企业是核心,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生产基地,整合农户;同时,龙头企业以互联网+体验式的市场销售中造就绿色品牌。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完善企业加基地加农户,企业加协会加农户,服务站加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机制,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促进农民增收是发展县域经济落脚点。2004年,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降为的59%。来自务工的工资性收入上升到了34%。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将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最根本的目的。富民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强县就是使县的财力增加。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的统一。从“三农”问题来看农民增收是基石,发展县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这个根本目标。检验县域经济发展成绩单就要看当地农民增收状况。这个衡量标准是项目选择和产业开必须遵循底线。所以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应该把农民增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和首要目的。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当地的县域经济才能够发展壮大。所以发展县域经济应该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来展开。
  4、激活市场主体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动力。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具有竞争性、灵活性、广泛性、多元性的特征,是市场的主体。民营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县域经济民营化,是一种机制灵活、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激活生产要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县域经济水平的发展战略。换句话说,富县先要富民,富民要靠民营。温州既无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其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温州人千家万户办工厂,千军万马闯市场,个体户、私营企业、家庭工业为主的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5、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载体。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发展了,县一级中心有望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一条将发展经济和提供就业结合起来的发展之路。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城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小城镇作为二、三产业发展的载体,是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是接受大中城市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基地,是传播现代工业文明、市场理念和密切城乡关系的桥头堡,其发展规模、速度和功能的完善与发挥,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升财气,提高品位。在小城镇建设上,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創造条件。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地位,以市场配置为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在幅员辽阔的黑龙江,它有着特有的历史地位和深刻内涵。具体来讲: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及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肩负着东北经济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英).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7。
  [2]魏琳 李慧颖 赵祎,《黑龙江省县域经济走出特色发展之路》黑龙江经济报,2016-02。
其他文献
最近,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四川、福建、山东、云南等十省区公安机关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摧毁了两个危害极大的拐卖儿童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08名,成功解救儿童178名,取得打拐专项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病理学的教学中,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更新。其中,PCMC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
大学阶段在个体的个性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在该阶段,与宿舍其他成员的关系在个体的生活和学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宿舍成
发光的“海怪”rn蒲松龄的一文中,记述着清代一个远涉重洋的商人的奇遇:漆黑的夜晚,帆船在南海翩然破浪前进.三更时分,忽然一道亮光射进舱里.他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巨大的怪
时间:2016年4月24、25、26日,5月9日rn地点:广西桂林王城(民国时期广西省政府)rn人物:黄伟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n黄继树(《桂系演义》作者、广西作家协会原副主席)rn
[摘 要]文章通过描述外贸业务实战训练的必要性,实战训练过程中的优缺点以及解决学生惰性的方法和对策来传承一套新的国贸教学上的实训实战教学模式。  [关键词]外贸业务;实战训练;传承  一、外贸业务实战训练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校国际贸易相关专业增多,学生就业实习难问题日益突出,而本身相关专业学生正式就业后也不能立刻将理论转化成实践。针对这一现状,许多高校都尝试了创新与改革,如建立一站式通关实训
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以及居住环境要求有所提升,因此,我国国内各高校都相继开设计了室内设计专业,而装饰工程预算又是该专业中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之
护理学主要的教学计划是为了培养具有系统性理论和科学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护理学教学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全面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