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改革与创新,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合作学习;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众所周知,高中体育课程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技巧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重要学科。长久以来,在高考升学压力和高中课程设置的影响下,体育课程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体育课程教学呈现被动、机械的单一教学模式,体育课程给其他基础课程让路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合作互助精神,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对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存在的问题
  1、分组不够科学合理
  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是高中体育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小组组建不能满足高效率的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一方面,小组规模不合理。我国高中学校的人数普遍较多,一般在50人左右。大多数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分组教学时会将学生分成7~10人左右的小组进行。小组人数过多导致组内秩序相对混乱,组员分工不明确,使一些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另一方面,异质分组得不到保证。高中体育课程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学校师生的足够重视,体育课更多的是学生放松、娱乐的时间。大多数体育教师在课前并没有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性格特点等作必要的了解。分组教学往往是根据学生自愿或按照报数简单分组,并不能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当教师宣布分组练习时,学生往往自由组合进行比赛或练习,女生往往很难有效地参与到篮球练习中,这就限制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待 提高
  在高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教学中,学生之间应当是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关系,然而现实教学实践中,学生之间往往会出现不倾听、不合作、不分享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分组学习的实施效果。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小组活动与合作学习之间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简单的将分组合作学习等同为小组活动。教师只是在技能理论讲解完毕之后,通过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分组活动练习,对学生如何分组、如何交流、怎样活动没有有效的监控引导。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学生之间各自为政、聊天嬉闹或只是坐在一旁休息旁观。组员之间没有必要的集体感和互助意识,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自然也无法建立起有效的互助互赖关系。例如在足球课程教学过程中,这项历来被视为是男孩子的运动,很难引起女生的参与兴趣,若教师只是放任学生自由分组活动,很容易造成大部分女同学成为观众而无法有效参与到体育合作学习中来。
  3、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
  高中体育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是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反思评价分不开的。在体育合作学习进入尾声时,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进行反思和评价,讨论整个合作过程,分析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师主导的反思与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结果进行单方面的批评或表扬,而忽视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监控与引导。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反思往往建立在教师的评价基础之上,忽视了将小组评价与组员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评价反思形式,影响了高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进行.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分析
  1、合理组建小组
  高中体育合作学习中小组的合理组建首先要对小组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小组规模过大会使小组成员之间凝聚力减弱,达不到合作探究的目的;而小组规模过小又会造成分组过多的现象,加大了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难度,也容易造成课堂时间的不必要浪费。研究显示,有效的小组规模以2~6人为宜,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其次要确保“异质分组”。异质分组的实现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在分组时,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特长、爱好特点等,尽量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合作学习特点。最后,要营造和谐环境,开展小组活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确定组名、推舉小组负责人、小組成员之间互相自我介绍等活动,营造分组合作学习的和谐环境,增进小组凝聚力。例如在健身操的授课时,学生小组的构健要注意男女搭配、快慢结合,并强调以小组整体表演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互补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高中体育合作学习中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助, 就是要建立组员之间的休戚与共、同舟共济的合作关系,培养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小组目标,使同学们有劲一块使。例如在排球教学中要求组员之间来回垫球达到一定次数才算合格。其次,要合理分配任务,保证小组成员各尽所能。
  3、促进小组合理评价
  合理评价是高中体育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向导, 要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果就必然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高中体育合作学习中的评价,不仅包含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包括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包含对小组整体的评价,也包括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评价;不仅包含教师的宏观评价,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首先,要保证评价时间的全程化。评价时间的全程化就是教师要保证在高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过程,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加要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给予学生活动参与度、组内交流、情感建立、态度改变等更多的关注。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维度。
  高中体育课程中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对新课程改革“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理念的积极践行。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合理组建小组、明确组员任务、促进积极互助、保证个体责任,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和探究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威.高中体育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36.
  [2] 许有学.浅谈高中体育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4(11):86.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对于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以笔者所教的高中体育学科为例,如何提升我国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构建有效的教學模式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从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高中体育课教学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评价阶段的有效性提升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内容提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由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摘要: 音乐 能力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51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由于开发智力,特别
1研究目的  竞技武术套路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以运动员个人完成的成套动作的优劣决定胜负。武术套路比赛中动作难度越来越高,并且扣分重,不易完成,是不论在训练和比赛中都是最容易失误的动作,也是关系到比赛成败的关键点。本文通过记录河北优秀运动员的膳食及难度完成情况,了解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的营养和训练状况,研究武术套路运动员膳食营养和训练量强度的科学监控,从而有针对性地采用科学的膳食营养调整和定
摘要:当代语境下的高职教育正向着素质化,通识化发展,如何在博雅教学模式下培养出高素质的声乐人才,将成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声乐教育的新课题。  关键词:博雅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声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6  声乐教学是艺术类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育部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音声乐人才培养十分重视,极大调动了院校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无论是教师,还是相关的教育研究人员,都逐渐的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育课堂的重要性就变得不言而喻了,而在体育的课堂中,足球运动是较为常见的一个增强体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并对学生的足球意识进行良好的引导,不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还能够很大程度的增加学生思维反应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专业性的学习。本文主要对
论文关键词:生活 兴趣 情感 个性  论文摘 要: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尊重,爱护并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重视学生全面提高课堂实践,探析教师如何选择生动内容与教法,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  【中图分类号】G633.955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