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莲:看书去!

来源 :小说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5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书、拍戏,是彭小莲一直在做的两件事,也是她放不下的两件事。今年,她的新片《请你记住我》上映,她的新书《记忆的颜色》出版。拍戏,不为钱;写书,不赚钱。用她自己的话说,拍戏也是想挣钱,关键是她不知道怎么做,如果努力去学习挣钱的本事,她就感觉失去了那唯一的一点点属于自己的乐趣。
  所以,在没找到钱拍戏和写不出文字的时间里,她读书,读很多书。她说自己读书的速度不快,早晨游完泳,开始读书,一直读到晚上睡觉,每天如此。
  他们写的人我能感受到
  一切都回到最开始。
  如果提问,你看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大多数人会一脸茫然,往记忆深处搜索一番,也未必有答案,但彭小莲记得非常清楚,她的第一本书是从书橱背后掉下来的《别林斯基文选》,满涛先生翻译,评论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
  “这本书评,几乎和作品一样长。我第一次看见有人是这样在写书评,怎么有比小说更像小说的评论?生动、明确,直指本质。所有的人物,在别林斯基笔下再一次栩栩如生,我这个一看外国名字就打瞌睡的人,突然抱着这本书再也放不下了。”
  在父亲彭柏山的书橱里,彭小莲找到许多“作家出版社”的“黄皮书”,那是属于特定时代的颜色:淡黄色的封面,咖啡色的书名,简单朴实,却在渴望文学的人眼中闪闪发光。
  依着书评,彭小莲找来小说《当代英雄》。“但是,我没有看明白,只觉得毕巧林就是没有‘道德’的坏人,怎么就成了‘英雄’?再重读别林斯基的书评,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读书训练,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书本。”
  父亲留给了彭小莲整整七个书橱的书,这些书奇迹般地经历了各种险境被保留下来,既没被抄走,也没被烧毁,它们穿越时间,经过父亲的手摩挲之后,来到了彭小莲的手中。在一些书里,彭小莲发现了父亲做的读书卡片,慢慢地整理、收集,竟有一百来张,所有的卡片,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小字。她感觉到父亲的目光,“他似乎一直站立在里面,指点着我们看书,你随便抽一本小书,常常会在那里看见他工整的小字,他的笔迹,他的思考。”
  通过这条路径开始阅读,彭小莲喜欢上西方文学。《凯旋门》令她感动,便将最后的章节反反复复地看——“卡车沿着华格莱路,转入了星星广场。到处都没有灯光。广场上一片漆黑,黑得连凯旋门都看不见了”——看到最后,都背下来了,“作家们在日常生活里脚踏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感情和自己的思想,人物是立体的,他们写的人我能感受到。”
  只记得我买了一套又一套《癌病房》,送给了很多人
  彭小莲不爱看中国古典文学。《唐诗三百首》,母亲一边教,她一边打哈欠;《红楼梦》读不下去,“怎么吃个螃蟹能说上半天”;《三国志》哗哗哗往下翻,可看过就忘。彭小莲去江西插队,母亲在家里将唐诗宋词翻成白话文,细细地誊抄下来,再添写上作者的背景,“弄了几本小本子。我妈的字特别漂亮。这些本子都在,但我都没看过——肯定有一天是要看的,一定好好把这一课补起来,但也不知道哪一天会去看。直到我离开农村的前几天,我开始看《红楼梦》,我想我是看懂了,也看到它的价值,但是在本质上,应该说,我没有看通。”
  十三四岁的彭小莲性格外向,但因为成份不好,家长关照自己的孩子,不要和她交往。渐渐地,她变得不善于社交,独自沉浸在翻译文学之中,借助书籍发现了可以逃避现实的另一重时空:“我对人家怎么读书、怎么想不知道。我也不和别人交流。我就自己在那里感动。”她最喜欢的作家是卡夫卡。当然是卡夫卡。
  清楚记得《变形记》里,主人公格里高变成甲虫后,满心期待着妹妹的关怀,但妹妹却对他充满鄙夷,态度愈发冷漠;父亲向格里高丢去苹果,这些苹果谁也不敢取走,只能任由它们渐渐腐烂,“格里高的背碰到了腐烂的苹果,苹果的霉烂点波及周围。他带着爱心和感动回忆家庭,并坚定地认为他必须从这个家里消失,这种看法的坚定性比起他妹妹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细致地描述起这经典的一幕,彭小莲眼前出现的,总是那个背着烂苹果的大甲虫,烂苹果嵌在他的身体里,他和苹果一起在腐烂。说到这些,彭小莲依然动情。
  还有当年读《审判》。书,是彭小莲偷偷摸摸拿来看的,年纪还小,完全没有读懂卡夫卡要表达的深意,但小说营造出的氛围却感同身受。这些感受保存在身体里,比任何事物都藏得更深,记得更牢。待到成熟后,再看,当年的一切又醒过来,才是刻骨铭心。
  索尔仁尼琴的长篇小说《癌病房》中,描写了一群受癌细胞侵害的人,比死亡更恐怖是等待死亡。惊心动魄,彭小莲用了这四个字。翻开那一本反复阅读过的《癌病房》,里面密密麻麻夹着小纸条,上面的字都褪掉了,纸也脆了。“我再也想不起自己写过些什么,怎么写了那么多,只记得我买了一套又一套《癌病房》,送给了很多人。
  当我对翻译有怀疑时,就去翻翻原文
  彭小莲不看电视,上海的家中没有电视机,有时间的话她更愿意看书。她对学生和晚辈最常说的话就是:“你们啊,还是书看得少,回家看书去,从头开始。”
  此前读伊恩·麦克尤恩《甜牙》的中文版,彭小莲觉得故事好,托美国的朋友寄了本英文版来。彭小莲欣赏麦克尤恩的文字,“简单,单纯,有力量。他将最简单的词用得极为准确。”“当我对翻译有怀疑时,就去翻翻原文。另一门语言让你走向世界。当组织不同的语言结构的时候,你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了,会下意识受其影响。”
  彭小莲只译过一篇文章,收录在《不要给我讲故事,我需要的是人物——认识好莱坞导演罗伯特·奥特曼》一书中。文章是奥特曼为雷蒙德·卡佛的小说集写的序言,因为奥特曼把卡佛的九个短篇和一首诗拍成了电影,趁着电影大卖的时候,单独出了一本书。(电影《人生交叉点》改编自卡佛作品,实际上应该译为《短镜头》,原名叫Short Cut),“此外,我从没翻译过其他文字。”
  因为自己是写作者,彭小莲看书永远要做“看通”的人,看透作者,看透自己,也看透人生。在她的文章《书橱里的父亲》里,彭小莲写道:“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就是看书,只有游走在字里行间,才会有一种安全感,找到一份安定,还有那份自由。思想是沉默的,但是它可以跟着这些书籍,去随意地飞翔。”
  见过彭小莲的人,会觉得她很“硬”,说话都有铿锵有力、蹦出火星的硬气,斗志昂扬,感觉何时何地都不会被打败。但她却说:“其实我是最不坚强的人。所有人说我坚强,可坚强是哪儿来的啊?我遇事常常哭个稀里哗啦,根本不坚强。但我遇事冷静,思维有逻辑,这是读书读来的。实际上,敏感的人没有一个是真正坚强的。一个人表现得坚强,依靠的是他的精神力量。 读书丰满了人格, 精神丰富了,拥有了自我价值的选择,外面的一切就不能再伤害到他了。”
  也在这一刻,她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真正含义。
  彭小莲×她的书单
  书店里的书那么多,该如何选择?彭小莲是买一本就要读一本:“我读书读到现在,就像看电影,看两个镜头就知道能不能看。看书,在网上看一下作者的名字,故事大纲,就知道该不该买,十有八九不会错的。”
  书市上,心灵鸡汤类卖得最好,彭小莲一本也不要看。“那些真正的好书是会有人买的,但好书的受众也就只有这么多。”
  《黑犬》(伊恩·麦克尤恩)
  “《黑犬》乍看之下像是非虚构,其实是一个小说故事。麦克尤恩是不折不扣的学院派,出生于劳工家庭,所以能带一种距离感去描绘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
  《历史悲剧的维度》(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等)
  “这本书对拍电影的人特别有帮助。其中讲到迈克尔·哈内克怎么完成黑白电影《白丝带》的,还有达内兄弟是如何从纪录片走向故事片的。”
  《又来了,爱情》(多丽丝·莱辛)
  “描写了一个‘人人都爱她’的老女人,莱辛对女性的心理描写十分精确。小说结构也漂亮。翻译好得很,我特地上网查了,原来译者是上海社科院英国文学中心主任瞿世镜。”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玛琳娜·柳薇卡)
  “作者生于德国难民营,之后移民英国,在英国写作,是一位矛盾的知识分子。小说从84岁的老爸要和36岁的金發女郎结婚开始,全书充满黑色幽默。”
其他文献
五月初,上海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诗歌音乐会,名为“我把活着喜欢过了”——句子出自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的名作《春的临终》:  我把活着喜欢过了/先睡觉吧,小鸟们/我把活着喜欢过了/因为远处有呼唤我的东西/我把悲伤喜欢过了/可以睡觉了哟孩子们  正是时候,春天过去,立夏已至。此时此地,程璧演绎着它,先念白,再是演唱。原本听闻谷川俊太郎会亲自参加活动,他已88岁高龄,在演出前几日,发现乘坐飞机
【摘要】马骡胸腹部蜂窝组织炎是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在马骡胸腹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的急性、弥漫性、气性炎性水肿,以腹部皮下急性炎性肿胀、剧烈疼痛、机能障碍并伴有全身症状为特征。主要以炎热季节最为多见,农忙季节因不小心所致的外伤发炎也会引起蜂窝组织发炎。在农村,马骡的一点外伤人们并不把它放在心上,导致感染引发蜂窝组织炎最为常见,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败血症导致死亡。笔者在基层工作期间,遇到及治疗过的马骡蜂
论文写作,是一项触手纷纶的学术工程。从积学储宝,到辨章学术;从深造有得,到著述立说,不但旷日废时,而且千头万绪。平素,讲究治学工夫;临笔,提炼核心论旨,则如顺水推舟,容易胜任愉快。草拟大纲,好比航道规划,路径指引,未下笔之前,只是学术研究的大方向。必须反复论证,持续推敲。一旦发现偏差出入,就当毅然决然修正与调整。阐说如下:  一、 治学工夫与核心论旨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庸》提示为
唐人好诗,亦尝斗胜,曾流传“旗亭画壁”的故事,观唐人为赋,也很好胜,其中“二李”颇为典型。一位是李白,作为浪漫诗人却对自己写赋要求极高,有“焚赋”的传说。事载段成式《酉阳杂录·语资》:“白前后三拟词选(《李太白集》王琦注引作《文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赋。”今《别赋》不存,仅有模拟江淹的《恨赋》传世。而在《大猎赋序》中,李白一方面强调赋体“辞欲壮丽,义归博远”,一方面又嘲笑汉代的司
杰夫·惠勒的“帝泉系列”三部曲——简体中文版的《王后的毒药师》《小偷的女儿》《国王的背叛者》——终于诞生了。作为第一部的译者之一,掂量着手中的样书,就像寡产的老母鸡窝着自己久违的新蛋,心中感慨良多。  杰夫·惠勒是美国炙手可热的超级畅销书作家、美国《华尔街日报》年度畅销作家,同时也是《深奥魔法:健康奇幻和科幻电子杂志》的创始人。如此成就可不是天上不慎坠落的馅饼眷顾了他。杰夫·惠勒十几岁时就已步入文
宋代词人与歌伎之间普遍有着密切交往,宋词的繁兴与歌伎的歌唱密不可分,这早已成为了文学史的常识。然而如果深入考虑,我们会陆续追问以下问题:词人为歌伎作词时,具体的情境和缘由是什么?所写的词作中有多少成分表现了词人和歌伎的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又是如何推进了词体的创作?这样,就可以发现这种社会和文学现象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么简单。  词是宋人极为喜爱的一种文艺形式。听人唱词需要有三个前提,即制曲、填词、歌唱
庞克喜欢醒着做梦,特别是在那一年仲夏。日光镶满宝石,让他晨跑的小径笼罩着彩虹色的温柔。月影像神话一样远去,只留下只言片语的清凉。梦仍在那里,在轻风中的森林和草坪上闪烁,天光和云影正在为它保驾护航。当他跑过五光十色的玫瑰花圃,梦中的渴望、风暴和羞涩便以迷人的姿态,在鼻翼翩翩起舞。  早晨的故事不该就这么结束。回去以前,他要坐在紫钰山庄辽阔的人工湖畔,看一面巨大的银色镜子上泛起传奇似的涟漪。湖中彩鱼的
大卫·米切尔(David Mitchell)|著  于是|译  让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就是那个模糊不清的影子。在视野里一闪而过,掠过过镜子边缘的人。我欠你一声道歉。我理应解释一下。是我令你怀疑自己是否清醒,但情况是这样的。我时间的流速是你的时间的十二分之一。也就是说,你的一小时等于我的十二小时。所以我很难被发现。除非我一动不动地站着,否则你看不到我,我在你的视网膜上留不下踪迹,像个贼。视像好比是信仰
再给我讲个关于纪念日的冷笑话吧!  “他们分手前,最后一次做爱。”  再给我讲个博物馆的故事吧!  2005年某月某日,大英博物馆。一位好奇的观众凝视着展厅内一幅神奇的墙画:一位背部仿佛插满针灸针的原始人推着一辆超市手推车,手推车上方画着一头被箭射中的牛。展签上写着:“墙艺术(Wall Art),东伦敦。这件保存完好的原始艺术作品可以追溯到后紧张症时代,它被认为描述了早期人类冒险出城狩猎的场景。这
3,8,10,13。  3、8、10、13。  3!8!10!13!  电视屏幕上那个新闻女主播的嘴巴从O变成了一,又从口变成了四,像不断变形的轮盘赌,最终锁定成了一个日的形状。  3号。3号。3号。叼,又是3号。  早上7点30分。Benson和外祖母Tis坐在客厅那台21寸的电视机前收看早间新闻,前一天电视台通知翌日将会有台风席卷澳门,现在,他需要确认究竟挂几号风球,才能知道今天是否还要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