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访学散记二则——兼及日本当代书学研究的若干特点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859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一○年十月至二○一一年九月,笔者获得东华财团的资助,应邀赴日本京都花园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期间与日本书法界同仁多有接触,同时于京都、奈良、大阪、名古屋、东京等地参访了不少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收集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今虽归国,心犹缱绻.闲时偶忆,撰成两篇.同道高明,有以教我.一、杉村邦彦先生『第五回立命馆白川静记念东洋文字文化赏』受赏演讲会侧记『立命馆白川静记念东洋文字文化赏』在日本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奖项.白川静是日本汉字研究的第一人,一九一○年出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九四三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以三十年的笔耕不辍写成《字统》、《字训》、《字通》三书,在日本被誉为『最后的硕学』.二○○四年因其在古文字领域研究的杰出成就而被日本政府授予『日本文化勋章』,二○○六六年十月三十日病逝.杉村先生以他在书学方面的卓越研究而荣膺『第五回立命馆白川静记念东洋文字文化赏』,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杉村先生未能出席颁奖大会.八月七日,在书论会成员的组织下,杉村邦彦先生『第五回立命馆白川静记念东洋文字文化赏』受赏演讲会和祝贺会在京都如期举行.
其他文献
嘉兴旧时曾有“七塔八寺”,历史悠久,建筑华美,其中七座古塔原身已先后消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组老照片展现的古塔旧影,能带给我们历史的回味和遐想。 In the old d
期刊
王铎(一五九三——一六五二)虽非出身名门,但其家族中有长辈收藏古帖.[1]或许受此熏陶,王铎兄弟成年后对于古代刻帖都有着浓郁的兴趣.王铎收藏有褚摹《兰亭序》(东京国立博物
傅山(一六○七—一六八四或一六八五)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私塾教育,书法作为基本的教育环节也受到了严格而系统的训练.傅山晚年曾回忆说,他八九岁开始
二○一一年第一期《书法》杂志辟『傅山专题』刊登六篇由《丹枫阁记》引出的讨论文章,其中林鹏、姚国瑾等前辈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山西本(『山西祁县藏本』简称,下同)的真实性及
继元代回归晋唐书风之后,在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冲击下,晚明书坛异军突起,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纵横豪迈酣畅淋漓地一扫前人的温文尔雅和甜美柔媚,以惊世骇俗的面目迥异于传统的审
自赵孟頫(一二五四 一三二二)以来,元、明书家们开始重拾对于隶书的兴趣.流行的多体千字文大都包含篆隶,而隶书也经常用于书画卷册的引首.至明中叶,在文徵明(一四七○ 一五
清入主文治曾有诗云:『天姿凌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成家.一扫二王非妄语,只应酿蜜不留花.』这是对米芾学书才能的褒扬,是对书法创作成功规律的总结,同时也是对米芾精研经典、
董其昌自觉地研习书法始自十七岁,习书原因并非其对书法本身发生了兴趣,而是为了举子业:『……吾家仲子伯长,以与余同试于郡,郡守江西袁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发愤临池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无疑是新时期书法发展的重要阶段.而由《书法报》、《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四家重要专业书法媒体联合举办的四届『中国书法批评年会』,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