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电磁法在引水隧洞勘察中的应用

来源 :居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ss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逐步加大投入,人口增加,城镇供水水源地的供水量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建设新水源地的水文地质调查中,传统物探方法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大地电磁法物探技术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本文以深圳某水库引水工程为例,介绍了天然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供水隧洞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目的查明工程区域内基覆界线,裂隙发育带、破碎带、断层等构造带,富水洞段含水层、汇水构造的分布等断层构造,对隧洞安全施工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在2021年12月29日,以“驭势向变创领价值拓局克艰共捍荣耀”为主题的解放2022商务年会上,一汽解放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解放经销商、服务商、备品经销商、专用车企业和合作伙伴,以“百城、千店、万人”齐聚云端的形式,共享解放2021年的荣耀战绩,并共谋一汽解放2022年发展大计.
期刊
2021年11月11日,海立美达公司在位于湖北枣阳的厂内举行了“鲜肉运输冷藏集装箱&全新轻量化一体式冷藏半挂下线仪式”.rn海立美达冷藏车事业部总经理刘敏在下线仪式上说,“基于目前国内冷藏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应终端用户对大方量肉挂冷藏车的市场需求,海立美达历时10个月,经过充分的路试之后,今天正式向外宣布推出这款半挂肉挂车,以期解决市场上大方量肉挂车的空白点.同时,我们推出的另外一款新产品,也是基于市场终端需求的全新轻量化一体式的冷藏半挂.”
期刊
地域文化是动机,景观环境是媒介,文化景观是结果.本文从霞西民俗文化园出发,初步探究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景观园林设计的意义,重视生态环境、地域特色才能营造出富有深厚内涵的园林景观.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导致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绿色城市”成为新的主导目标,众多新型城市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其中,“海绵城市”作为创新性与实践性兼备的新型建设理念,一方面可应对困扰许多城市已久的内涝难题;另一方面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减少能耗.近10年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兴建CBD及办公产业园区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导,商业办公绿地作为城市绿地重要组成部分,也需探索有效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新模式.本文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商业办公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探索,旨在促进商业办公区景观的生态优化,为政府部门决策制定
现代建筑从萌芽到盛行,其影响从包豪斯建筑就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方面,趋向于满足人的需求,摆脱了拘于形式的弊端,将实用、经济、美观和方便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物当中.“少即是多”的想法已经也渐渐渗透到当代建筑、家具、和工艺等方面中.
居家养老模式相对于养老院养老可以有更好的个性化设计,他可以根据老年人自身的需求去进行调整以及更改,居家养老更能满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求,也更能体现中国传统的“家文化”.本文将结合国内外老龄化问题的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充分了解老年人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需求,做出全面的哈尔滨城市居家养老空间设计研究,以供行业人员借鉴参考.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中非常容易遇到洪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和水资源匮乏等问题的影响,这些都是当前城市水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早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在建设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将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化城市”.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而推进的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结合街区城市设计方法真正的让街区发挥突出作用,帮助海绵城市实现更好的发展.希望本文可以给社会相关的借鉴,推动海绵城市在当前更长远的发展.
本文阐述了建设网络CORS的目标、相关要求、关键技术和重要功能,分析了在GZCORS系统下开发出的PDA综合测量技术,探究了在城市规划当中运用测绘新技术涉及到的成图系统及二次开发,主要包括处理数据和输出成果,数据比对与数字成图,开发多项功能.概述了数据整理与某市地理空间数据库更新,最后总结了项目的情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整洁的环境也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向往,海绵城市理念因此也就能得到充分地应用,本文将对此展开探析.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确定了主要目标,部署了重大举措,指明了实施路径和方向.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目标、原则、方向等方面与《意见》保持有机衔接的同时,重点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