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奥尔夫音乐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德国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倡导的奥尔夫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在语言、动作、舞蹈等多种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中,将节奏作为各种艺术形式的共同元素,让幼儿在参与音乐活动的同时,充分体验节奏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并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那么如何在奥尔夫音乐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我的做法如下:
  一、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奥尔夫音乐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的任何时候,都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时机,奥尔夫音乐活动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各环节,我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幼儿欣赏。例如:早晨,幼儿来园时,我会播放孩子们喜欢的轻松愉快的音乐,使幼儿一入园就进入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中;通过音乐对幼儿进行常规的培养、在点名活动中,我们请幼儿有节奏地报出自己的名字等或通过歌唱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名字;在午睡时,播放一些摇篮曲,让幼儿一进入寝室就感受到优雅宁静的气氛,从而使他们在甜美的旋律中进入梦乡等。
  二、创造环境,营造音乐氛围
  为了使孩子们更喜欢音乐,我把奥尔夫音乐活动中的节奏卡、图谱、图片贴在表演区的墙上,让幼儿随时可以看着练习,进行复习巩固。与此同时,我们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积极地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材料的投放上,我根据教育目标与幼儿兴趣,和孩子一起制作和准备各种各样能发出声音的乐器、玩具、各类表演的服装、道具和材料,如:动物头饰、纱巾、彩带等,并配备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孩子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培养幼儿即兴表演的兴趣和能力。我在音乐角中投放足够数量的乐器,让幼儿自由地敲打探索。幼儿非常喜欢打击乐器,各种打击乐器音色鲜明,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反复敲打中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乐此不疲。
  三、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是孩子体验、实践和掌握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游戏是主要内容之一,当然,游戏一定要结合音乐才能进行。孩子在幼儿期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游戏,我用游戏的方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将节奏卡配上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夸张的动作,孩子们很快就在游戏的情境中快乐地和我一起快乐地学习。例如:在音乐游戏《库企企》的教学中,我先讲述故事,孩子们很感兴趣,然后我就带他们一起听了音乐认识几种节奏卡,在听着音乐和他们一起上山找宝藏,玩一次游戏后,孩子们就能自己按游戏规则继续游戏。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准备过程,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聚精会神地从背景音乐中区分时高时低、时快时缓的音乐声,轻松快乐地进行游戏。在发展听力的同时,在欣赏理解着音乐,感受音乐中的旋律、节奏、不同的音乐情境。
  四、通过律动音乐,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提高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现力
  节奏游戏是最直观、最能激起兴趣的活动,我常在教学中穿插节奏游戏。幼儿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区分不是很容易理解,我就告诉他们二分音符是大步走,四分音符是走、八分音符是跑、十六分音符是跳。通过律动音乐多种动作练习方式让幼儿感知节奏后,我让幼儿拍手、跺脚、身体晃动等动作让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表现出来。我给幼儿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音乐,还让幼儿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熟悉各种乐器的声音的不同,有的清脆、有的低沉,让幼儿自己主动探索怎样敲才会特别好听,还让幼儿自己给小乐曲配上乐器,进行演奏。
  五、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各学科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例如:在儿歌教学中,将语言富于音乐的节奏,即加入节奏进行朗诵,还可变换节奏型,不但提高幼儿对儿歌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而且使幼儿感受到节奏美。在创编故事的活动中,首先我们可以由音乐来激发孩子们的创编能力。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我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还可以听音乐绘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等。
  六、运用表扬与奖励的激励机制
  对于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的回答,我都一一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而此时的幼儿已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边说边不由自主地表演起来,他们还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自己设计不同的符号把这段音乐画下来,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应该说,对幼儿正面的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最有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进步给予积极正面的導向与肯定,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奥尔夫指出:“能够把音乐、游戏、舞蹈、语言等融为一体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幼儿期是培养节奏感的最佳时期。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要从多方面合理引导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在奥尔夫音乐中体验到节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并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和挖掘他们的潜能。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家庭教育 实施及方法  一、对家、园合作的理解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都是对方不能替代的。幼儿园教育的优势在于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摘 要: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一种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教学 激励性评价 遵循原则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推行,为切实落实课改要求,促进学生全面真正地发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激励性评价成为重要课
摘 要: 班主任在初中教育阶段扮演着重要的管理角色,初中每个班级都有至少一个固定的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就是管理好班级秩序,为班级中的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初中班主任的职责看似简单,实则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有效管理。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要运用的管理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 管理方
摘 要: 教學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文章认为,教师只有注重教学反思,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种种本质特征,成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学实践者,成为最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  关键词: 教学反思 一般型 骨干型 经验型 专家型  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教学反思是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不断提高
摘 要: 绘本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有图有文,丰富多彩的样式、灵活多变的线条、绚丽耀眼的色彩,深受孩子们的喜欢。绘本对发展孩子们的艺术表现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感受,给孩子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如何利用绘本促进孩子们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成了学校老师们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提出从讲述、绘画、演绎三个方面发展孩子们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
摘 要:企业要想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做好内部财务管理的优化工作,对于广电企业来说也是如此。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对精细化管理做了简要概述,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广电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的广电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广电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营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精细化管理的落实更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企业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