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与具体的“小”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ig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酿”是一种烹调方式:用一种食材制成馅料,填入另一种食材内部,然后加热成菜,这就是酿菜的基本做法。为了本期杂志的专题报道《贺州:岭南的小时光》,我们的几位同事远赴位于广西东北部的贺州市,全程不仅饱览当地清幽秀美的风光,更享足了口福。据他们回京后总结,这回见识到的诸多独特菜品中,印象最深的当属贺街古镇的“瓜花酿”——把肉馅填到新鲜摘下的南瓜花里,再折好形状,下锅煮熟。馅料的鲜美丰腴配上瓜花的芬芳甜嫩,让同事们至今想来都齿颊生香。不消说,这道菜里蕴藏着广西客家烹调艺术的精髓。
  瓜花酿的话题虽小,但在同事们一番令人垂涎的形容后,不光别致的菜式,就连古镇静谧迷人的风貌仿佛也整个儿浮现出来,简直历历在目。“原来除了有名的普罗旺斯南瓜花之外,还有客家瓜花酿这么棒的做法!”“据说客家人爱做的酿菜,是从中原的饺子演化出来的。”瓜花酿引燃了大家的兴趣,讨论也就一下子活跃了思路,拓宽了范围……所以几乎不言而喻,在杂志采编团队内部交流时,我们最乐于分享的就是这一类表面上小小不言的谈资。说起来,岂独出版杂志的传媒人是如此,普通旅行者在返程后,也会津津有味地与亲友谈起类似的见闻经历;甚至可以说,撷取萃集这样的“小话题”“小谈资”,早就是除拍照、购物之外一项重要的旅行收获了。
  的确,当前不少朋友都乐意强调旅游体验中“小”的方面。他们希望旅程中能随处产生“微小而确切的幸福感”(甚至为此专门创造了“小确幸”的简称):洗练的景物、精致的制品、浅淡的思绪,事事都体现出简约而专注的美。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对“小”的这种追求,本身是当代城市人困境的反映:追求小,实质上是意味着避开“大”——日常被大都市、大平台、大客户、大数据时刻困扰的人,心灵总在经受超出自身运算与想象极限的新奇现象冲击;到了度假闲暇时,他们当然会要求在界限清晰、形式简明、内涵单纯的事物中纾解张力,调养心性。因此,对“大”的厌惧与规避,是今天旅行者钟爱“小”的主要动因。
  不过,出于“怕大”而产生的“崇小”美学有个糟糕的弱点:其产物容易流于单调抽象。不论是网上分享照片的千篇一律,还是聚会时讲起旅行经历的老生常谈,都暴露出人们所推崇的“小”,只是某种纤弱苍白、脱离旅行目的地本来特性的贫乏趣味。说到底,“抽象之小”的爱好者从未走出过自身的疆域,哪怕是周游到天涯海角,他们也仍是藏身在自我设定的界限中,画地为牢,困守不出。
  因此,作为“抽象小”的对极,我们希望通过更具体而开放的方式,探索“小”的另一种面相。正如瓜花酿的一缕鲜味能引出客家文化的演进源流,也如同瑶绣上的一小片图案象征着先民眼中的山河日月,我们的报道效法这些典范,力求从紧凑扎实的微小事物出发,看到藏在一粒沙、一瓣花里的十方世界。哲学家曾把“具体”定義为由有限通往无限的活生生的过程,正是为此,无论报道的目的地是贺州或是喀什,西欧或是远东,我们都希望将之作为一次机缘,呈现在小与大、有限与无限、自我与世界之间全新的沟通可能性。
其他文献
超现实主义摄影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如今,由于数码相机的普及,以及后期制作软件的飞速发展,打造一张超现实风格的照片并非难事,也有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尝试,但真正动人的作品,其本质和100年前一样,并不在于形式本身,而是致力于挖掘人类的“心灵世界”,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让宝贵的想象力飞扬。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  艺术家埃里克·约翰逊(Erik Johansson)1985年出生于瑞典,在乡村农场长大
有句上海话叫作『轧闹猛』,作为站在时尚潮流最前沿的中国城市,上海追潮流,也凑热闹,但能让这里的人争先恐后的,得够得上分量才行,比如一百年前的『不游大世界,枉来大上海』,80年前梅党啸聚天蟾舞台追看改良了京剧的『伶界大王』,30年前为看法国卢浮宫美术大展人龙从上海美术馆排到了延安路,20年前围堵『哥哥』张国荣把大光明影院的铁门挤变形,以及眼下五六百元都抢不到票、恨不得一遍又一遍刷剧情的《不眠之夜》。
2016年8月第一次去肯尼亚时,心里十分忐忑,那片土地对我来说像是一个神秘的试验田,我用了一周时间寻找灵感,记录下想象中万兽奔腾、尘土飞扬的野性世界。2017年7月,我再次前往肯尼亚,这次我选择了驰骋云间的航拍。此次旅行一共11天,其中2天是在靠近肯尼亚与坦桑尼亚边境的一个营地度过,拍摄肯尼亚境内的马加迪湖和坦桑尼亚境内的纳特龙湖;另外9天,我奔袭到艾尔门泰塔湖、内瓦莎湖和波格利亚湖,最后抵达马赛
“几千、几百年前的中国人是怎么生活的?”这是个饶富兴味的话题,专家在做出解答时,往往会引用大学者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将考古发掘出的地下之新材料,与典籍中固有的纸上之旧文献对照印证,我们就能大致勾勒复原出古人的生活图景。除考古材料和传统文献之外,现今的研究者大概还会把各类文物以及留存至今的传说、习俗和民间工艺纳入考察的视野;一方面是有形的物质遗存,一方面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的相互发明
2018年7月中旬,我从加利福尼亚自驾车前往美地处边境,美国和加拿大各占了一半,这一带是印第安人聚集地,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在国家公园附近的小镇布朗宁(Browning)邂逅了当地最盛大的印第安人节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印第安部落的不少重量级人物聚集于此,他们最重要的庆祝方式,就是一比舞。  从背面拍摄的印第安人的羽冠与衣饰。在印第安人的文化中,羽毛是美貌、勇敢、荣誉、财富等的象征,人们经
在本期的海外目的地报道《爱琴海世界的幻想版图》中,我们的作者程萌先生讲到了他在爱琴海上基克拉泽斯群岛的游历心得。当地的一座酒店在入口墙面上镌刻的一行小字“基克拉泽斯式的轻盈简约(Cycladic Light Simplicity)”吸引了他的注意。据酒店的业主解说,所谓“基克拉泽斯式”,指的是注重明亮、温暖与宁静的美学风格和生活态度。酒店选址在帕罗斯岛上相对僻静的北部,在这个不受闹市喧嚣打扰的地方
秦汉古道的开端  秦汉古道主要指修建于秦、汉时期,以连接湘、粤的骑田岭古道为主体的文化路线。南岭山脉横亘于湘、赣、粤、桂四省区交界处,向东延伸至闽南,骑田岭是五岭中最小的一个,位于湖南东南部的郴州市。  当年扫灭六国、一匡天下的秦始皇大军,为什么会在起义军的攻击下很快就一败涂地、灰飞烟灭?仔细探究会发现,当时秦军主力30万人北上打击匈奴,境内只有10多万人散守各处,而有一支超过50万人的军队竟然征
“酝酿着一个好气势”“将有一树好花开”——这两个句子来自20世纪小说家废名的巧思,他借此表达的是将要读到好文章时,那种期盼而欣喜的心情。相信我们的读者看过本期杂志的专题报道《重生的繁花》,心中多半也会浮现出一幅“杂花生树”的画面。题目里的“繁花”是个比喻,借指那些曾经一度濒于衰亡的传统手艺。几位报道者或是多年探访贵州苗寨,搜求原汁原味的苗绣精品,或是借鉴现代设计理念,从家乡和田的玉雕工艺中发掘出千
worth, worthy, worthwhile 这三个词均可表示“值得的”,由于它们词形相近,意义相似,所以许多同学经常将其混淆。本文拟以它们的用法作一比较和区分,供同学们参考。    一、从句法功能上看    worth 通常只用作表语,不用于名词前作定语; worthy 和 worthwhile 可用作表语和定语。如:  It isn’t worth the trouble. 不值得费那个
46. 法官非常注意这一情况,即孩子在家里并不快乐。  误:The judge paid a lot of attention to that the child was unhappy at home.  正:The judge paid a lot of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the child was unhappy at home.  析:按英语习惯,除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