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婚礼用花二次芬芳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ed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发苍苍的艾丽欣然接过詹妮弗手中的玫瑰,如二十岁的少女一样凑近花朵,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插在玻璃瓶里,眉眼之间溢满了笑容:“每天我都等着你,谢谢你给我带来这么美丽的花!”詹妮弗亲热地搂了搂艾丽瘦小的身体,也笑着说:“我很高兴你能喜欢!”这是一家老人院,詹妮弗每隔两天就会带着她的花来到这里,让清新洒满这个本来暮气沉沉的庭院。
  告别老人院,詹妮弗又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一家医院。病人们都期待着詹妮弗和她的花儿到来,他们从花儿蓬勃的生命力里看到了希望。
  詹妮弗的花儿也盛开在一家福利性质的餐厅里,他们把精心设计的花摆放在每一张小巧玲珑的餐桌上,每位来这儿吃饭的宾客都可以感受到花的温馨和甜蜜。典雅的花、芬芳的花,让用餐者赏心悦目。
  哪里需要花,詹妮弗就出现在哪里,给人们带去最贴心的爱。她的花是买的吗?不是。她的鲜花来自婚礼现场。
  詹妮弗曾是一家公司的活动策划,成功筹办过多场婚礼。每当曲终人散,她总是为满地落英感到惋惜:这些花仅仅过了一个下午,就被随手扔进垃圾桶,送到垃圾场填埋。难道它们没有更好的去处吗?
  查閱资料后,詹妮弗得知,平均每场婚礼会产生400到600斤垃圾,其中一大部分来自花束,这些花在填埋后不仅不能迅速分解,还会释放出有害气体甲烷,这种气体比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的威力高出25倍。
  詹妮弗坐不住了,她要给这些花儿找一个好的归宿!她决定开办一家公司,名叫玫瑰复用,公司的宗旨是重复使用,双重幸福。人们只需要在她的公司网站上提前预约并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她就亲自去现场,清理婚礼用花。
  目前,詹妮弗的业务已经拓展到纽约、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等地。每天,詹妮弗都能收到许多感谢信,人们真诚地说:“这些花真的照亮了我的房间,也照亮了我的心!”
  今天,已经是夜里11点,一场盛大的婚礼过后,各色鲜花仍然那么娇艳动人。詹妮弗大手一挥,伙伴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把红玫瑰、郁金香、百合等进行分类,满天星点缀在百合的四周,白玫瑰簇成一团一团,五六支郁金香包在一起……还有一些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也装入了车厢。
  一个小时过去了,詹妮弗的团队终于把这场盛大婚礼的所有用花整理好。她揉揉酸痛的肩膀,看着这些完好如初的鲜花,由衷地笑了,她仿佛看到这些花明天的归宿。
  是的,明天,这些花将会派上大用场。
其他文献
美国、英国科学家通过大样本研究揭示了下面三个长寿迹象,对照这些特征和迹象,并适当调整生活方式达到这些条件,就能够提高生命质量,有效延长寿命。  心率偏慢  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有研究对比老年人心率与寿命的关系,发现男性心率大于80次/分比心率小于60次/分活到85岁的比率下降了近一半。心率是预测男性长寿的有效指标,但在老年女性中无明显差异。  静息心率在
说起刮骨疗毒,《三国志》里是这么描述的: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你看,“后创虽愈……”,箭创都已经愈合了,只是阴天下雨的时候疼痛,就算箭头有毒,难道没有解毒的内科治疗方法吗?比如打针、膏药之类的?当然,这些问题,
美国底特律一位老爷爷,在税务局工作了60年。他86岁时决定退休。最后一个工作日结束后,他像往常一样来到车站,要搭乘坐了60年之久的530路公交车回家。这天的公交车格外漂亮,司机脸上也不时流露出神秘的微笑。老爷爷上车后才发现,车厢里坐的全是自己的亲友。原来,这是大家为他策划的一个退休派对,而这时惊喜才刚刚开始。  每到一站,就会有人举着老爷爷不同年龄段的照片上车,20岁、30岁、40岁……一直到86
伴随着一阵阵眩晕,五岁的美国小姑娘安妮·戈茨丹克剧烈地呕吐起来。到了下午,她左腿犹如刀割,甚至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坐起来。  “我怀疑这是小儿麻痹症。”家庭医生对焦急的父母说。这似乎不可能。这年春天,全美有12万名儿童接种了卡特实验室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安妮就是其中一个。  在安妮的身体里,疫苗的病毒失去了控制。安妮的右腿永久瘫痪了,在以后的人生中,她只能依靠拐杖和轮椅生存,还需要不断移除因为瘫痪而坏
城市噪音太大怎么办?德国北部城市汉堡的经验是“埋了”!贯穿德国南北的联邦高速公路A7穿过汉堡市区,将整个城市一分为二。为了降低日益增长的交通噪音,汉堡决定给A7高速加个盖子,并在上面建造三座公园,以便让城市重新回归宁静。  “1975年,易北河隧道开通。A7高速公路穿过人民公园和易北河之间的老城区,随之而来的巨大噪音引起民众的抗议。”汉堡环保专家鲁迪格表示,为此,第一道噪音防护墙建立了起来,但只能
2016年6月5日,瑞士举行公投,决定是否向每位成年公民每月无条件发放25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7万元),结果近77%的瑞士人对这项夺人眼球的提案说“不”。照理说,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福利应该人人欢迎,为何大多数瑞士民众却毫不领情?  首先,民众认知。在一般瑞士民众看来,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报酬,他们不愿接受“不劳而获”的钱财,对“不劳而获”的观念更是不屑。很多瑞士人认为,通过工作赚钱养
野生动物电影纪录片制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贝弗利·朱伯特夫妇,从年轻时候就一直居住在非洲博茨瓦纳的野生环境中,至今长达30年。拍摄过程中,朱伯特夫妇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画面。但不管画面怎样惨不忍睹、怎样惊心动魄,他们始终表示:“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无动于衷。”  他们的行为让很多人不解,直到他们讲述了母花豹拉格迪马的故事。  从拉格迪马八天大,朱伯特夫妇就一直跟踪拍摄。一个寒冬的夜晚,他们拍到了拉格迪马第
一个天气晴朗的早上,我到附近的邮筒投寄信件,回来的路上发现家旁边的空地上,有一位老婆婆背对着我蹲着。我刚要进门,又迟疑地站住了。我看到空地角落处的泥土被翻起,排成了细细长长的一列。这块地好像有主人,但我从没遇见过。  老婆婆看上去七十多岁,穿着灰色毛坎肩,头上裹着布手巾,脚上穿着草鞋。她佝偻着瘦小的身体蹲在地上,正用一把玩具般的园艺小铁铲刨土。她也许是住在这附近的老人,也许是认识这块空地的主人。 
萨拉是泰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和所有爱美的女生一样,萨拉也很注重身材的保持,每天都喊着要减肥。可尽管她吃得并不太多,体重却还是时有上升。  一次,萨拉和朋友们去餐馆吃饭,一道道色泽诱人的菜肴大大刺激着人们的味蕾,萨拉和朋友们忍不住大快朵颐。快要吃完时,萨拉看到盘子底部残留着厚厚的油———泰式食物本来就重油,而由于餐馆的烹饪需要,每道菜的用油量都大大超过了推荐标准。想起身体里堆积的厚脂肪,
年初,我有机会到丹麦工作,期间常常听人提到“叶特尔法则”。一次,在哥本哈根琥珀博物馆参观时,我不禁好奇地问馆长索恩:“什么是‘叶特尔法则’?”  索恩馆长笑了笑说:“‘叶特尔法则’是丹麦民族的灵魂,也是北欧人崇尚的一种平等理念:任何人不得自称比别人好、聪明或者富有;同时,丹麦人也不认为他人会比自己更好、更聪明或更富有。基于这一法则,丹麦人非常讨厌别人的傲慢和自夸,谈到自己往往也很含糊,有意把个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