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存在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之中。而新闻作品也是人们对追求美好未来的审美描述成果。新闻作品是传播信息、记录社会、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表现,在媒介传播中处于优先主导地位。本文从新闻作品形象美的三个角度切入,以典型报刊类新闻作品为例,探究新闻作品的形象美在新闻创作过程中展现的作用及其影响。
【关键词】新闻作品 形象美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即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1949年10月创刊于广州,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媒体之一,在广东省报业一直担当龙头老大的角色。尤其是近10年以来,《南方日报》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确立了华南地区主流政经媒体地位。其拥有以行政人员、商务人士和专业人士为主体的读者群,成为广东省唯一主打高端读者群的大报。它以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办报理念,在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处理上,有自己的独特见地,阐明自己权威的声音,对社会舆论产生主导和引领作用。在保持相当规模的市场占有份额的同时,有意识地抓住管理层、经营者这些各阶层、各行业的领导者,使其成为真正的“意见领袖”。通过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群,进而影响社会走向、政治走向、经济走向。在摒弃低俗内容的同时摒弃低端广告,吸引高端广告客户,使新闻信息传播的高层次与广告信息的高档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新闻既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对人们认识的升华。新闻作品本身就是美的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有阅读震撼力、能贴近大众,有思想深度、能感染人的优秀艺术品。但新闻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特殊组成部分,传达着人类主要的信息、情感以及思想内容。优秀的新闻作品不断提供辨识、表达、创造的灵感,从而协助读者获取精神上的感动与满足,这也正是分析新闻作品形象美的真正内涵所在。
美离不开形象。所谓形象就是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概括、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生动的画面。它是按照美的规律衍生的,也总是由崇高而圣神的审美理想来阐释的。形象可以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鲜明具体的形象性不仅是一切艺术品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新闻作品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事实最原本的状态。本文将以《南方周末》国庆节这一期刊物为例,从三个角度来探讨形象美在报纸类新闻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一、生活形象美
1、何谓生活形象美
生活中一切事物的存在都表现为具体的形象,美更是如此。凡是人们称之为美的东西,都必然以具体形象呈现在人们的感官世界里。一讲到彩虹的美,人们就会自然而然联想到彩虹的外形,七彩的颜色。讲到一个人的美也是如此,我们所见到的一个具体的人,首先看到的是他的五官,身材,而不是人物的抽象概念。所说的这些都是物体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切美的形象,我们把他们称之为生活形象美。美的形象是符合人类发展趋势的,在生活实践中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一切融入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都可以发现出它的美。这就是需要我们合理运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探求生活中的美。
2、生活形象美的体现:以小见大显现重点
表现大好主题最好选取小角度,这是由新闻的特点决定的,任何新闻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具体到时间的一个片段或者剖析面。从这一期的报刊上我们不难看出,国庆节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是一个家家户户开心热闹的日子,在这一兴奋的时刻,怎么样去表现出这一主题,是一个关键。从报刊的头版靠上的部分我们不难看出,题为:“奋进在充满希望的中国道路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一文,是引用了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强烈有力的表现了国庆节这一主题。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不仅切合了大的主题,又没有长篇大论带来的枯燥之感。中间的部分是用了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小蛮腰”以及“13.4万人登白云山观灯赏月”一文以小见大表现出了国庆节热烈氛围的主题。从普通市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流露出来的是一种给人以凝聚力的爱。生活中以小见大细节无数,靠的是可以发现美抓住美的眼睛。生活中不处不在的美,通过细节强烈表达,给人一种很生活化的形象美感。
二、艺术形象美
1、新闻作品是真实的艺术品
艺术是人类生活活动中具有审美属性的符号化活动,艺术作品作为这一活动的一般成果,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的属性。艺术美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虽然新闻作品不比艺术作品这般完美存在,但也有天然的艺术性在其本身。
艺术形象既不同于生活形象,也不同于科学形象,它是通过艺术家加工改造而成的,是艺术家审美的结晶。但这并不代表新闻作品就没有艺术性可言,新闻作品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项真实的艺术品。它其中既包含新闻真实的生命,也包含了丰富的情感。真实,是新闻生命所在,也是美的所在,这不是说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的,而是一切美的新闻作品内容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或者说,任何虚假新闻作品,不论其内容何其生动,文笔何其精彩,都不会让人产生美感。新闻作品不允许半点高于生活的虚构,它是一种真实之美,美在真实,美在情感。如大量的抗洪救灾、抗震抢险中的新闻作品就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以及对众志成城的斗争的报道,鼓舞人心,振奋士气,使人民战胜灾难。这样一幅幅的画面定格成一个个真实的艺术品,可歌可泣,扣人心弦。
2、艺术形象美的体现:图片来说话
一幅优秀的新闻图片作品,不仅要求它的内容具有新闻价值,而且要求它的形式具有美学价值。在所表现的新闻事实真实,典型的前提下,新闻图片的形式越具有个性,它的生命力就越强,它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有人认为,新闻图片有了美的存在和追求美的意识就是唯美主义,就不客观不具体了;还有的人认为,新闻图片就是对客观事实的映现,是纪实性的,有美的存在就不是新闻图片了,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那些在新闻图片中,真正震撼人心灵的东西是什么,真正鼓舞人士气的东西又是什么。那就是在新闻拍摄实践活动中,能把握住最真实、最迅速、活生生的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像。是新闻图片和美学的天然结合。是一种艺术气质的强大体现。他们不是矛盾对立着的双方,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融合。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天然结合方式。正是这种强有力的融合了艺术的表现方式,才最真切的体现出新闻作品艺术形象美的内涵表达。 正如这期报纸头版的两幅图片,一是图片生动形象,左边用了代表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小蛮腰作为亮点,城市在五彩的建筑物照耀下显得格外赋有生机。右边则是用了两个面带笑容的可爱的小朋友作为代表。这样的图片及时而迅速地传达了信息,捉捕到了最真实的生命活动影像,展现出作者的初衷和本意。二是恰当的比例分配。一小一大的比例分配,不仅恰到好处地显现出了主题,而且还很好的诠释了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喜气之感。比例分配合理会让人感觉舒适,自然,生动而形象的表现出了它的灵性。
三、科学形象美
1、形象美的科学特征
形象美是人们对新生事物一个完整的具体形象的认知。从某个方面来说它是简明扼要而科学具体的。爱因斯坦说过,一切科学的伟大目标是:“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说或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事实。”科学家的本领就在于能用最简洁的语言道出意义最深远的科学理论。尽管科学的推论是复杂的,但是结论总是简单明了的。科学和形象美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个事物要具有完全的形象美,科学性是不可缺少的。例如,一个报刊要看上去美得合理,美得合适,合理排版是不可或缺的,这就是报纸版面设计的美学所在。报纸的版面设计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艺术,是编辑们用心灵,用感觉,用清晰的思路和浓厚的情感演化而来的。通过对标题、正文、框线、照片、刊头、底纹等的排列,在有限的版面上表达出无限的版面风光。那么具体到如何留白,如何量取适当的长度宽度,如何选取图片和文字的比例,都是取得科学形象美的条件。合理的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布局报纸的版面,不仅可以合理利用版面的大小,而且还能营造出直接、美观、大气的画面。这即是形象美的科学特征所在。
2、报刊设计的科学形象美
报刊设计一是要做到合理编排和布局,从大体上看就是一种实体的美感,是版面变化与统一的结合。二是整个版面中每个图片和文字的配合。如标题中主题与副题的长短搭配,字号大小,标题的厚度与正文的厚度要适当,重要的新闻内容,则需要配上醒目的大号标题来吸引注意。配图片的稿件,要注意将图文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这期报刊的头版上可以看到,整个设计非常具有科学性,上篇是个大主题,以简短的一小则报道概括出主旨,中篇是夺人眼球的图片,用省内代表性的标志来说明这个节日的喜气和热闹。下篇也说到了全国交通出行的一个总的状况。合理也不是说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在掌握一定的科学比例后,还是可以有一定的创新。可以根据每日内容的不同,相应地做出改变,要做到不断推陈出新,触类旁通,开阔视野,提高对设计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使版面设计更加符合时代前进的格调。
新闻作品的形象美是其构成论的首要部分,如何使新闻作品做到真实客观,生动活泼,真切感人,还需要着力刻画新闻的细节描写。突出其感染力和说服力,深入生活,深入挖掘,不断捕捉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善于构思画面,巧于运用内容,合理安排结构,把每一个新闻作品的美落到实处,落到细致。不断突出它的思想政治意义和艺术感染力量,使新闻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①季水河:《美学理论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②刘叔成、夏之放:《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关键词】新闻作品 形象美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即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1949年10月创刊于广州,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媒体之一,在广东省报业一直担当龙头老大的角色。尤其是近10年以来,《南方日报》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确立了华南地区主流政经媒体地位。其拥有以行政人员、商务人士和专业人士为主体的读者群,成为广东省唯一主打高端读者群的大报。它以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办报理念,在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处理上,有自己的独特见地,阐明自己权威的声音,对社会舆论产生主导和引领作用。在保持相当规模的市场占有份额的同时,有意识地抓住管理层、经营者这些各阶层、各行业的领导者,使其成为真正的“意见领袖”。通过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群,进而影响社会走向、政治走向、经济走向。在摒弃低俗内容的同时摒弃低端广告,吸引高端广告客户,使新闻信息传播的高层次与广告信息的高档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新闻既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对人们认识的升华。新闻作品本身就是美的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有阅读震撼力、能贴近大众,有思想深度、能感染人的优秀艺术品。但新闻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特殊组成部分,传达着人类主要的信息、情感以及思想内容。优秀的新闻作品不断提供辨识、表达、创造的灵感,从而协助读者获取精神上的感动与满足,这也正是分析新闻作品形象美的真正内涵所在。
美离不开形象。所谓形象就是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概括、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生动的画面。它是按照美的规律衍生的,也总是由崇高而圣神的审美理想来阐释的。形象可以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鲜明具体的形象性不仅是一切艺术品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新闻作品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事实最原本的状态。本文将以《南方周末》国庆节这一期刊物为例,从三个角度来探讨形象美在报纸类新闻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一、生活形象美
1、何谓生活形象美
生活中一切事物的存在都表现为具体的形象,美更是如此。凡是人们称之为美的东西,都必然以具体形象呈现在人们的感官世界里。一讲到彩虹的美,人们就会自然而然联想到彩虹的外形,七彩的颜色。讲到一个人的美也是如此,我们所见到的一个具体的人,首先看到的是他的五官,身材,而不是人物的抽象概念。所说的这些都是物体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切美的形象,我们把他们称之为生活形象美。美的形象是符合人类发展趋势的,在生活实践中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一切融入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都可以发现出它的美。这就是需要我们合理运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探求生活中的美。
2、生活形象美的体现:以小见大显现重点
表现大好主题最好选取小角度,这是由新闻的特点决定的,任何新闻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具体到时间的一个片段或者剖析面。从这一期的报刊上我们不难看出,国庆节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是一个家家户户开心热闹的日子,在这一兴奋的时刻,怎么样去表现出这一主题,是一个关键。从报刊的头版靠上的部分我们不难看出,题为:“奋进在充满希望的中国道路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一文,是引用了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强烈有力的表现了国庆节这一主题。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不仅切合了大的主题,又没有长篇大论带来的枯燥之感。中间的部分是用了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小蛮腰”以及“13.4万人登白云山观灯赏月”一文以小见大表现出了国庆节热烈氛围的主题。从普通市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流露出来的是一种给人以凝聚力的爱。生活中以小见大细节无数,靠的是可以发现美抓住美的眼睛。生活中不处不在的美,通过细节强烈表达,给人一种很生活化的形象美感。
二、艺术形象美
1、新闻作品是真实的艺术品
艺术是人类生活活动中具有审美属性的符号化活动,艺术作品作为这一活动的一般成果,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的属性。艺术美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虽然新闻作品不比艺术作品这般完美存在,但也有天然的艺术性在其本身。
艺术形象既不同于生活形象,也不同于科学形象,它是通过艺术家加工改造而成的,是艺术家审美的结晶。但这并不代表新闻作品就没有艺术性可言,新闻作品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项真实的艺术品。它其中既包含新闻真实的生命,也包含了丰富的情感。真实,是新闻生命所在,也是美的所在,这不是说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的,而是一切美的新闻作品内容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或者说,任何虚假新闻作品,不论其内容何其生动,文笔何其精彩,都不会让人产生美感。新闻作品不允许半点高于生活的虚构,它是一种真实之美,美在真实,美在情感。如大量的抗洪救灾、抗震抢险中的新闻作品就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以及对众志成城的斗争的报道,鼓舞人心,振奋士气,使人民战胜灾难。这样一幅幅的画面定格成一个个真实的艺术品,可歌可泣,扣人心弦。
2、艺术形象美的体现:图片来说话
一幅优秀的新闻图片作品,不仅要求它的内容具有新闻价值,而且要求它的形式具有美学价值。在所表现的新闻事实真实,典型的前提下,新闻图片的形式越具有个性,它的生命力就越强,它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有人认为,新闻图片有了美的存在和追求美的意识就是唯美主义,就不客观不具体了;还有的人认为,新闻图片就是对客观事实的映现,是纪实性的,有美的存在就不是新闻图片了,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那些在新闻图片中,真正震撼人心灵的东西是什么,真正鼓舞人士气的东西又是什么。那就是在新闻拍摄实践活动中,能把握住最真实、最迅速、活生生的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像。是新闻图片和美学的天然结合。是一种艺术气质的强大体现。他们不是矛盾对立着的双方,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融合。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天然结合方式。正是这种强有力的融合了艺术的表现方式,才最真切的体现出新闻作品艺术形象美的内涵表达。 正如这期报纸头版的两幅图片,一是图片生动形象,左边用了代表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小蛮腰作为亮点,城市在五彩的建筑物照耀下显得格外赋有生机。右边则是用了两个面带笑容的可爱的小朋友作为代表。这样的图片及时而迅速地传达了信息,捉捕到了最真实的生命活动影像,展现出作者的初衷和本意。二是恰当的比例分配。一小一大的比例分配,不仅恰到好处地显现出了主题,而且还很好的诠释了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喜气之感。比例分配合理会让人感觉舒适,自然,生动而形象的表现出了它的灵性。
三、科学形象美
1、形象美的科学特征
形象美是人们对新生事物一个完整的具体形象的认知。从某个方面来说它是简明扼要而科学具体的。爱因斯坦说过,一切科学的伟大目标是:“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说或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事实。”科学家的本领就在于能用最简洁的语言道出意义最深远的科学理论。尽管科学的推论是复杂的,但是结论总是简单明了的。科学和形象美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个事物要具有完全的形象美,科学性是不可缺少的。例如,一个报刊要看上去美得合理,美得合适,合理排版是不可或缺的,这就是报纸版面设计的美学所在。报纸的版面设计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艺术,是编辑们用心灵,用感觉,用清晰的思路和浓厚的情感演化而来的。通过对标题、正文、框线、照片、刊头、底纹等的排列,在有限的版面上表达出无限的版面风光。那么具体到如何留白,如何量取适当的长度宽度,如何选取图片和文字的比例,都是取得科学形象美的条件。合理的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布局报纸的版面,不仅可以合理利用版面的大小,而且还能营造出直接、美观、大气的画面。这即是形象美的科学特征所在。
2、报刊设计的科学形象美
报刊设计一是要做到合理编排和布局,从大体上看就是一种实体的美感,是版面变化与统一的结合。二是整个版面中每个图片和文字的配合。如标题中主题与副题的长短搭配,字号大小,标题的厚度与正文的厚度要适当,重要的新闻内容,则需要配上醒目的大号标题来吸引注意。配图片的稿件,要注意将图文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这期报刊的头版上可以看到,整个设计非常具有科学性,上篇是个大主题,以简短的一小则报道概括出主旨,中篇是夺人眼球的图片,用省内代表性的标志来说明这个节日的喜气和热闹。下篇也说到了全国交通出行的一个总的状况。合理也不是说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在掌握一定的科学比例后,还是可以有一定的创新。可以根据每日内容的不同,相应地做出改变,要做到不断推陈出新,触类旁通,开阔视野,提高对设计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使版面设计更加符合时代前进的格调。
新闻作品的形象美是其构成论的首要部分,如何使新闻作品做到真实客观,生动活泼,真切感人,还需要着力刻画新闻的细节描写。突出其感染力和说服力,深入生活,深入挖掘,不断捕捉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善于构思画面,巧于运用内容,合理安排结构,把每一个新闻作品的美落到实处,落到细致。不断突出它的思想政治意义和艺术感染力量,使新闻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①季水河:《美学理论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②刘叔成、夏之放:《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