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三教”改革的实践探究——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为例

来源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q1981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水利行业、企业发展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认为“三教”改革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中之重。详细剖析了“双高”建设背景下“三教”改革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实施“三教”改革的思路,分别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提出改革策略和措施,最终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育教学团队,建设一批内容形式优良的新形态教材,形成一套精准施教的有效教法。
其他文献
基于长三角41所“双高计划”学校中期建设进展分析,长三角“双高计划”校企合作在高水平专业群布点、“国家—省域—学校”三层制度体系构建、跨区域高层次综合性平台搭建、协同育人、技术技能服务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在制度创新、突破性探索、平台运行和高层次人才引育等方面存在困境,今后亟需健全校企合作支撑制度、开展突破性创新、推进平台建设、深化高层次人才引培,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区域实践经验
审计质量贯穿审计行业的始终。作为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机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声誉属于一种可以有效减少机会主义的非正式制度,是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事务所审计质量达成的肯定,能够为事务所带来更多的客户与超额收益。但是,审计声誉本质属于“信任产品”,会计师事务所战略定位偏差、业务执行不力、危机应对不足、修复滞后等因素会造成审计声誉毁损。因此,本文基于危机生命周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对策,以期推动优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双高院校的第一要务。以双高建设要求为背景,从教师个体成长和院校的师资结构两方面得出“双师”内涵分析结果,针对双师队伍建设面临教师职业教育发展欠缺系统性培育、教师入厂实践多以参观和讨论为主、引进和聘用行业企业优秀人才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建设职业教师发展中心、校企共建合作平台和完善相关制度的应对策略。
“双高计划”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式举措,以60个“双高计划”装备制造类专业群为观测对象,从专业群建设途径及完成度、专业群贡献度及着力点以及专业群建设特色经验做法等三个方面分析专业群建设阶段性成效,总结发现专业群的发展潜力:内部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力量有待进一步激发、贯通培养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建设成果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接下来的建设期中,以矩阵项目管理模式为牵引,完善专业群内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双高计划”对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明确要求,也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终极目标。从“共同体”的研究缘起出发,探讨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在“双高计划”中的体现,分析其在实施过程中的现实困境,结合其实现过程中“区域性”及“阶段性”的特征,以宁波地区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近年来区校、校企在产业合作共建命运共同体实践中的尝试和思考。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能力的现实需要。当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面临实然困囿:教师层面,先天结构失衡与后天制度缺失;教材层面,内容陈久滞后与数字化彰显不足;教法层面,教学方式单调且存在浅表信息化。基于此,需通过强化教师制度供给、彰显数字化弥合功效、深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发展
情境是语言扎根、发芽与生长的土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开展有活力、接地气、对接学生生活实际的语用活动,让学生在感知、体验、运用的过程中,深化对英语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扎实提升语言学习能力,让英语教学更加有效。
为了解江苏省“双高计划”建设的20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效率,文章以科研活动人员和科研经费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发表论文数、专利授权数和“四技”服务到账金额作为产出指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其科研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建设院校科技创新效率有效,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整体的科研创新效率水平较高,但院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为提升江苏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科研创新效率,应进一步健全科研激励机制与运行机制
文章以兰州市某区域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获取遥感影像数据,结合ArcGIS、人工调查和多时相遥感等技术处理、分析、监测玉米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从玉米胚芽鞘出现在土壤表面起,其生长状况呈现出由慢到快再到慢的趋势,生长变化最快的阶段是苗期至穗期;冠层颜色随波长与反射率的变化而变化,当波长与反射率增加时,冠层颜色也随之加深,冠层颜色越深表示病虫害程度越大考。
“双高计划”赋予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内涵。“1+X”证书制度作为“双高计划”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该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从人才定位、完善课程体系、提升专业教师技能、深化产教融合以及加强校企校企合作等方面出发,探索“双高计划”背景下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全面提升高职教育办学和育人质量,实现“双高计划”建设及其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