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蜡浸渍时间对材色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_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木制品颜色需求和尺寸稳定性,以聚乙烯蜡对素材及经炭化预处理(温度,时间)的纤皮玉蕊木和橡胶木进行浸渍处理,研究浸渍时间(8 h、18 h、24 h)对素材及预炭化材材色和湿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木材材色上,聚乙烯蜡浸渍处理可使木材明度L?、黄蓝值b?、明度差L?下降、红绿值a?、色差值E?提高;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木材L?、b?、ΔL?值整体呈现降低趋势,a?、ΔE?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当浸渍时间相同时,预炭化材L?、ΔE?值比素材L?、ΔE?值低,预炭化材a?、b?、ΔL?值比素材a?、b?、ΔL?值高;当浸渍时间相同时,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在湿胀率上,聚乙烯蜡浸渍处理可使木材径向、弦向、体积湿胀率降低;径向、弦向、体积湿胀率不同,体积湿胀率大于弦向湿胀率,弦向湿胀率大于径向湿胀率;随着浸渍时间延长,木材湿胀率逐渐降低,尺寸稳定性逐渐增加;当浸渍时间相同时,预炭化材湿胀率值比素材湿胀率值低;当浸渍时间相同时,不同树种湿胀率值存在差异.在实际生产运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树种、处理前后颜色变化和尺寸稳定性好的工艺.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背景下《园林规划设计》的“广场规划设计”章节的教学,是在现代化开放性教学环境下,以课前、课中、课后为抓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用、做中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体现了重视过程教学和思政引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团队协作能力.针对如何进行《广场规划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探讨,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设计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可能对本课程教学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以广东白云学院基层教学组织为调查对象,分析了该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梳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改进措施,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该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该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情况,从基层教学组织结构类型、管理规模、类别、当前存在问题、推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并且归纳总结.结果表明:该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存在管理人员工作任务职责不明确、基层教学组织权限少、师资不足、教学实践设备缺乏、课程教学局限多等问题.提出了亟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场地设施、保障经费、加强团队
由于OBE理念正在不断改进管理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有效的教学内容应该与培养计划和目标、教学目标和内容融为一体,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使得教学产出符合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基于OBE的教学目标应侧重于学生素养、知识运用等能力,而教学内容应标准化、实践化,注重德才兼备.为此,提出了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应该使得教学产出符合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注重学生导向教学方法的使用、引入新技术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在实践教学方面,应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采用先进的线上实践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也是三全育人大格局下的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素质提升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复杂过程,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高度一致.以《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为例,阐述了茶文化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进而提出了茶文化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融合路径:依托“第一课堂”主渠道,推动传统茶文化教育;开辟有亮点的“第二课堂”,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借助校外第三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适时嵌入企业场景,紧密对接行业;打造精锐的师资队伍,为教学做好铺垫.
重组竹的弹性常数包括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参数,是表征重组竹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运用电测法、波速法、振动法等方法测试重组竹弹性常数的研究成果及其进展;尤其根据目前国内对重组竹弹性常数测试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好重组竹弹性常数测试工作的主要措施,以期为提升我国重组竹弹性常数力学性能测试技术水平及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随着机器视觉的不断发展,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将机器视觉与林果采摘相融合,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采摘,不仅能够减轻劳动力,还能够增加采摘效率、实现林果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主要概述了利用机器视觉以及人工智能中的一些算法在林果识别、定位和缺陷检测等产业化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同时分析了一些相关算法的不足之处,表明机器视觉在林果的采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林果的采摘也必然是朝着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农林业发展做出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生物质纤维/PLA复合材料在3D打印材料中的应用较多,将农业废弃物茶梗纤维(TSF)与聚乳酸(PLA)以不同质量比例进行混合,按单螺杆挤出的工艺将材料熔融后进行复合、注塑成型,并进行复合材料密度、吸水性能、界面形貌、拉伸强度、硬度等性能测定,分析茶梗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制备出的新型复合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图案设计与打印,探究此类复合材料在家具构件中应用的可行性.
为了提高纯电动汽车动力性,降低百公里电耗,为纯电动汽车匹配一种无离合的两档自动变速器.通过分析换档结构动力学特性,建立换档动力学模型、换档电机模型和驱动电机模型.为了缩短换档时间,减少换档冲击,设计一种SPWM调制联合三闭环PID控制的换档电机控制器.考虑到车辆状态变化频繁和驱动电机非线性、强耦合的特点,设计一种驱动电机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仿真及试验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减少换档时间,提升换档平顺性.
密实度是板材制备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基于单因素试验探究保压时间(12 h、24 h、36 h)、烘干温度(90℃、110℃、130℃)、烘干时间(1 h、2 h、3 h)对秸秆-木屑复合板材密实度影响规律;基于响应面法探究三个因素交互作用对密实度的影响以及最佳后处理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密实度的因素有保压时间(A)、烘干温度(B)、烘干时间(C),其显著性顺序为A>B>C;保压时间与烘干温度、保压时间与烘干时间之间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复合板材密实度;最佳后处理参数为保压时间35.76 h,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是深度学习的最重要的网络之一,基于CNN的语义分割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Unet是在FCN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针对木材缺陷图像分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Unet模型与像素阈值的木材缺陷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在Unet的基本网络结构上,对网络的层数、通道数进行修改;然后,利用Unet实现网络训练,获得结构参数,最后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图像进行测试,获取特征通道灰度图,并利用OTSU阈值算法对灰度图进行分割.结果表明,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