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草犹一心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8o8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县苑家庄,5岁丧父,在她8岁时,母亲不堪封建家族的折磨,携她和姐姐到沈阳。母亲起早贪黑地工作,供她们姐妹上学,艰辛困顿的日子,让她感觉自己就像寒冬中的一棵小草。因而她将自己的名字苑敬华改为苑茵。1938年,19岁的她考进重庆复旦大学攻读外文和经济。
  在复旦大学,正值芳龄的苑茵出落得身材高挑,加之才情满腹,引得许多达官贵人子弟的狂热追求。但她自有选择对象的标准,就是对方要关心天下事,是一棵不向环境屈服的劲草。她觉得叶君健就是那棵劲草。
  叶君健幼年时就坚信,只要努力发愤,一定能迎来人生的春天。他自个儿挣学费,14岁高小毕业;虽说辍学,可他一边做农活,一边自学,19岁时考入武汉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并在课余开始创作。到复旦大学任教之前,他在香港任英文版刊物《中国作家》主编。他是一棵劲草,而她犹爱他的朴实。一天,他请她吃午饭。他带着她来到一家多是“挑山”等出苦力者解饥的小面馆,要了两碗担担面和两小碟花生米,在当时的重庆,没有比这更便宜的吃食了。苑茵没动筷子,因为她看到叶君健风卷残云般,一碗面很快就见底了。她知道他一定是饿了,一碗面根本不够,便假装说:“我吃不惯辣的。”他说:“那让师傅给你另做一碗。”他端起她面前的那碗面,又说:“现在国难当头,一切都困难,我们不要浪费。这碗面你不吃,我就帮你吃了。”三下五除二,那碗面又被他一扫而光。
  写作,做抗日宣传,讲课,做什么事他都细致认真,在吃饭上也认真。她知道,这彰显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她想,能与他牵手,爱的小草一定能抵御风霜雨雪,欣欣然一片。1942年10月25日,心心相印的两人牵手踏上相互扶持之路。
  1944年,英美开辟第二战场,叶君健受英国之邀,赴英国做中国抗战情况的宣讲员及宣传报道工作。在赴英之前,他遭受到国民党政要的迫害,为避祸,加上在英国有太多的事要做,时间如白驹过隙,竟然飞逝6年。
  而在叶君健去英国不久,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由于要在家照料孩子,苑茵不得不辞去工作,没有收入,日子异常艰辛。抗战胜利后,她的二儿子不幸意外坠楼身亡,深深的自责、悲伤,让她几乎崩溃。为了离开伤心之地,1948年经申请,苑茵调回沈阳,虽说有母亲、姐姐等亲情的慰藉,但因思念丈夫,她日渐憔悴。此时却有人说,叶君健在英国已经组成了新家庭。她清楚,才华横溢、英俊倜傥的叶君健一定会被许多外国女子追求,但她相信丈夫对自己的忠贞,婉拒了有人劝她在众多追求者中再觅一位如意郎君的好心。正如她所坚持的,叶君健坐轮船3个多月,于1949年年底在天津登陆。
  原来,在英国,叶君健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消息,毅然放弃剑桥大学要给他的职位和不菲的薪金,立即回国参加建设。在夫妇重逢时,时间却已严重侵蚀她年轻的身体,她患上当时视为绝症的肺病,而且已是三期。妻子病重,叶君健痛苦万分,沉痛地说:“我们分开太久了,战争时期又不能通信,何况还有人带来谣言。记得我们结婚时,你说你的‘茵’字就是一根冬天的小草,现在,我要把你这根小草用露水浇活。”在叶君健悉心的照顾呵护下,苑茵这棵在凛冽寒风中似乎就要枯萎的小草,不仅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一年后还迎来了他们第三个儿子的降生。于康复中,她自学了俄语,之后成了一名俄语教师。每天晚上,她还帮主编外文刊物《中国文学》的丈夫搜集整理资料和处理稿件等。
  夫妇俩要让他们的绿茵滋养困顿之人的心灵,善良的他们把七八位穷亲戚从家乡接到家中赡养。为了丈夫能专心工作,她一肩扛起了照顾这一大家子的责任。由此,叶君健在繁忙工作的同时,还创作了不少散文、中篇小说和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并翻译《安徒生童话》十六卷全集。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她就是要做他的日华及雨露,让他生命的风光在草际间跃动。1973年到1985年,他陆续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他写作时不厌其改,密密麻麻的改动除了妻子外没有人能看懂,她就为他抄写誊清,同时提出修改意见。1992年,叶君健突然被查出了前列腺癌,大夫宣布活不过3年。她坚定地说:“如今你也是一棵冬草,我也要用雨露浇活你。”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他的病情开始好转。这一年10月25日,夫妇庆贺了“金婚”,诗人臧克家寫诗祝贺:“银婚变金婚,两心并一心;恩爱相终始,百岁犹青春。”
  认为是小草的他们就是要绿茵匝地,此后,夫妇俩你追我赶,辛勤笔耕,叶君健写了一大批珍贵的回忆录、小说、散文,总计200万字。苑茵先是出版了自传体长篇小说《冬草》,在丈夫病情稳定后,与叶君健合写了长篇《金婚》,后来还出版了《孤村的梦》《二度童年》等。
  叶君健于1999年去世,为告慰英灵,她整理出版了共计1100万字的叶君健全集。6年后,苑茵追随丈夫而去。两人以小草和雨露般的爱,彼此扶持,互相浇灌,创造出了爱的奇迹。正如苑茵在《粗人与绝症》一文中所说:“他一生认为他是平凡渺小的人,他生存的意义只在于创造……我作为和他在风风雨雨中共同生活了50余年的老伴,他这种‘新生’自然也给我的生命增添了某种活力。”
  相爱的两人是“犹一心”的两棵小草,相互倚靠和扶持,有着最顽强的生命力,创造出一苑永不逝去的绿茵与芳香。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其他文献
《中华家教》创刊于1992年,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管、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主办的家庭教育学术期刊。本刊以推进家庭教育科学发展与学术建设为主旨,聚焦家庭教育前沿问题、探索家庭教育特点与规律;解读国家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法律及政策,突出家庭教育研究的新视野、展现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风貌与思想,交流和分享家庭教育研究新成果。本刊竭诚为作者、读者服务,同时为全国广大家庭教育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研究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欢迎国内外专家踊跃投稿,共同提高本刊的学术水平。
58年,半个多世纪,很难想象,一家公益移动理发店能存在如此长的时间。今年86岁的顾大彬,是这家理发店的主人。从1963年起,顾大彬就走街串巷、定点摆摊,只为一件\"小事\"——为群众免费理发。这一干就坚持了58年。\"党员就要为人民服好务,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顾大彬的精神坚守。作出一个决定4月21日,在九龙坡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我们见到了顾大彬,他正专注地为群众理发。
1988年,一起只名为薇拉的野生黑足融(融科融属黑足鼬种)不幸死去,作为北美洲最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它的尸体一直被冷冻保存。30多年后,科学家利用它的一个冷冻细胞成功克隆出一只黑足鼬。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名叫伊丽莎白•安,诞生于2020年12月10日。
今年一季度,重庆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延续了好态势、实现了\"开门红\":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95.25亿元,同比增长18.4%,两年(即今年一季度较2019年一季度)平均增长5.2%。今年以来,重庆市通过继续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为\"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打下坚实基础。
有很多已被科学证实的方法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比如,多吃水果和蔬菜能帮你保持健康的体质,这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此外,保证充足的睡眠、定期锻炼、戒烟酒等等都有帮助。市面上有许多产品声称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例如益生菌补充剂和所谓促进生成免疫细胞的保健品。但事实上,微生物对人体的实际作用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而且正常人体原本就会产生足量的免疫细胞,因此出于增强免疫功能的目的服用这些产品意义不大。
天文学家解开了一个此前身份不明的伽马射线源身上的谜团——“红背蜘妹”系统中一颗恒星吸积自己的伴星,将后者撕成碎片,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出h马射线。我们将超新星爆发后余下的高密度核心称为中子星。而所谓脉冲星,是以固定周期旋转的中子星,就像宇宙中的灯塔不断发出电磁脉冲信号。其中,旋转最快的是毫秒脉冲星。当毫秒脉冲星与一颗质量较小的伴星在异常靠近的轨道上相互绕转时,每转一圈它都会从伴星身上吸积部分质量。这类一颗以另一颗为食的双星系统被命名为“红背蜘蛛”系统。
“美术”来自日语,曾在晚清中国一度成为热词,成为了“art”“lterature”\"belles-lttes\"等词的中文译词。文学意义下的“美术”经过蔡元培、王国维、严复、刘师培、鲁迅、周作人等学人的推广,在晚清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现代意义下“文学”的代名词,对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生成而言意义重大。作为文学的“美术”之所以能够得到晚清学人的肯定与推广,一方面得益于日本明治时期“美术”“美文”观念的传播,一方面也有赖于严复等人对西方文学、美学理论的译介。在近代东西方思想的交汇下,感情与形式、感情与理智
19世纪中叶法国殖民主义入侵越南,强行推广拉丁字母的新“国语”,切断了传统中-越文化交流的直接汉字通道,拉开了越南翻译中国文学的历史序幕。百年现代翻译史,大致经历了“起步”(20世纪初至1945年)、“发展”(1945年至1970年代末)和恢复繁荣(1991年至今)三个阶段。越南百年中国小说译介既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也与越南政治地理板块的分割关系密切。《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五虎平西》《江湖女侠》等演义武侠、鸳鸯蝴蝶派作品、鲁迅等人的新文学作品、金庸的武侠和琼瑶的言情、1980年代以来的“伤痕”“反
本文以夏济安书信中关于当代文学的讨论为基础,梳理夏济安在当代文学研究方面的立场与观点,并将其置于夏济安个人的学术史脉络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脉络,阐述他对当代文学研究的贡献价值与局限。夏济安的当代文学研究呈碎片化状态,与他对左翼文学运动的研究一脉相承,都着力于发掘政治意识形态背后的抒情声音与微妙内爆,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写实”背后的人性光芒。在1950年代的冷战背景下,夏济安以一种同情的理解,突破狭隘的意识形态的限制,给予当代文学以礼遇,人文的和道德的力量往往弥补了政治意识形态可能带来的局限,显示了作为一位人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之时,已迁居丰都县城多年的廖德银赶回农村老家,将自家4间长期闲置的老屋全部腾了出来,交由重庆市丰都县水宿山行民宿管理有限公司统一打造经营,他因此可以获得每间每年1000元租金。破败老屋可以成为雅致民宿,撂荒坡地可以成为花卉基地,半百老农可以成为时髦股东……在廖德银的老家丰都县三建乡绿春坝村,一场深刻变革正在\"新奇\"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