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外音(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ab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词
  这里是老鹰在野的西部
  我在心里数着数了无数遍的落日
  还给雪山边的那块月亮
  起了个新词
  比如灶。加上点爱情的燃烧
  老中医搭在某条河流上
  号脉的中指
  我和时间又做了一次
  以旧换新的生意
  然后,又一次进入了茫茫的戈壁
  风吹雪雾
  神在放牧
  骆驼城遗址
  那口井里
  可还吊得出三更的一颗流星
  轻轻一声
  这么久了,我可还能喊得出
  西厢房里的那个
  隔窗望大漠的美人
  深冬。还有些暮晚的霜冻。
  这四周的残垣断壁
  哪一道
  不像是一队驼队跪卧在风中
  风吹起梭梭草的时候
  也吹斜了我的身子。仿佛
  它要推开这扇门,看看
  我的身体里究竟贮存了多少落日
  凄美啊!风吹着侧门上的一根栏杆
  像是吹着一根悠远的横笛
  呜呜呜的
  雄牛
  枝条晃动,一只鸟“唧”地
  射向远空
  树篱后的一个藏族牧女,展巾
  揉了揉眼睛
  天下着毛雪
  隐隐约约的太阳,像一把铜号
  挂在
  某个久远的角落
  别忽视了那头雄牛的沉默
  它反刍、咀嚼
  “咕咚”了一声
  仿佛,它整个的身体
  就是一口
  岁月的深井
  小寒
  天空飘着明霜。太阳像
  有年冬至的那次旧疮
  虽已苍白
  但依然还有些感伤
  心里一直有一条蜿蜒小路,通向
  祁店水库,那一端
  有一尊打坐的佛祖
  有一匹迷离的马
  马的沉默呀,绝不啻于一座
  寺院的孤独
  别再幻想。一片枯叶
  被风吹得
  汤汤流淌。片刻的凝视
  檐角上的一只鸽子
  咕咕咕咕
  不停地捻着佛珠
  话外音
  有一个动作叫双手合十
  有一种注视叫:我爱你
  有一种距离叫千里
  有一个比喻叫咫尺
  有一种仰望叫遥寄
  有一种低头叫祈祝
  有一个旧词叫人间
  有一个新词叫驰援
  有一道闪电叫话外音
  有一道河流叫母亲
  立春
  你看见一颗流星落进黑夜的过程了吗
  我却听见
  一滴水,落入人间的叮咚
  我还听见了
  一个嘴唇皴裂的声音:
  每个人的一生,无非就是走出自己的困境
  遇见秋风了,制造上点疼痛
  如果在春风里,想想吧
  每一个人是不是一枚历史的编钟
  在沙漠的边际上
  或许还能遇上一次
  落日红衾的爱情
  显然,我在仰望星空
  那年敦煌
  我把月牙,当成了
  一把反弹的琵琶
  而今夜,且曰立春
  除了北斗七星
  像一把春耕的犁柄
  那颗流星,绝对是神的密码
  一头牛,突然就在一首诗里
  哞了一声
  下午话
  广场老榆树周围的条凳上
  好像永远都坐满着神情茫然的老人
  如果再来一个呢
  如果那人是我的父亲
  我被这一想法吓了一跳。然后
  佯装悲伤,看了看暗下来的夜空
  我对下午的那句话
  依然有些后悔
  明知道是诡辩,但我还在暗暗做着
  偏向一边的自我辩论
  比如酒。多少年前,它解开了
  一时的拘谨,我把它叫作了爱情
  比如酒。那年深冬,我把它认成了
  父亲的死因
  有时候,你摸到了一个词的尖峰
  有时候,你摸到了一个词的陷阱
  有时候,手伸进长发里
  那才是忘川之水
  那才是真正的来生
  小悲伤
  好久没对暮晚动过感情了
  尽管每日都会穿行其中,行色匆匆
  甚至和一次过分的燃烧有过短暂的抗衡
  一只鸟死在了草丛
  一篇小说中的小地震
  小悲伤
  逐渐,还引出了
  死于车祸的那个男人
  还有些别的:
  比如囤积在山洞的洋芋
  比如一次跨省的生育
  斯蒂芬,我還摹仿过一次
  你失败的爱情。近似黄昏
  我得回到主题:
  山像夜的骨架
  暮色一层层在加重
  美丽母羊
  想到这个词,或者词组
  我心里既有形象
  似乎还有什么东西在
  不停地抽搐。不像悲伤,也不像
  某个场景的煽情
  今日除夕
  如果不是我
  那只母羊一定会在盘山路上   咩叫,回眸,一个鼻喷,像是
  又来了爱情
  可是,这些,都被我在前天
  扼杀在了乡里
  死亡的眼神啊可真是美丽
  怨恨,凄楚
  还有点来生相见的意思
  寺院
  一看到那座寺院的尖顶
  我总是有一种回忆的冲动
  慎重,还得举手加额
  来点彻醒
  那只鹰象征什么。其实,我感觉
  更像是剧情里一个英雄
  在不断地给自己制造着生活及生活以外的漩涡
  檐角上的一对鸽子,不断地“咕咕”
  仿佛诵经
  倒更像是离别间的互颂
  间歇里,还有点嗔怪的怨恨
  林地边,此地,夏天里
  一个醉汉,呕吐,栽进了草地
  他手举手机,咿咿唔唔
  好像对方那边就是他的至尊
  他要得到神的呼应
  最终,他放下手机,奋力挣扎了一阵
  像是搏击,像是在一个深水中自我救赎
  我叫过一个俗家弟子
  还做了个打躬的姿势
  而此刻,大年初一,我闭目合十
  神情,完全符合“阿弥陀佛”
  符合喇叭里的梵音
  符合,手机里连续收到的:
  万象更新
  颤栗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事能让我
  瞬间颤栗
  窗外的雪花
  她居然说是眼冒金星
  这本来是一个有关打击的比喻
  而生活,到底还能给我多少鼓舞
  试想,几片雪花飘过眼睑的天际
  是不是像几只鸥鸟
  落进了两个相邻的海子
  突然就忆及。巴尔斯雪山下的那对眸子
  我似乎曾潜泳于那片蓝海里
  究竟找到了什么踪迹
  还是一块斯年的陨石
  一想起来
  就让我神往不已
  母亲
  她是什么时候开始这种行为的
  几乎像是很自然的事情
  一阵子,她沉得很深
  突然她又会被自己惊醒
  眯眼打盹时
  她一直在颤动
  仿佛有一生产队的人,在
  为一斤口粮纷争
  一度,我能听到
  磨刀的声音。还有匆匆忙忙上工的动静
  原来她在锉牙,还挥舞了一下
  惊恐的眼神
  她说上阵误差很大的过去
  又说上阵天马行空的未来
  说到当下,她居然和去世多年的父亲
  讨论起他们时好时坏的婚姻
  她不时预料些别的事情
  比如远在乡下的妹子的行动
  和大哥的羊群
  动不动还怀疑起了谁的人生
  天阴着。我望向窗外,望向阴空
  一只灰鸽子缓缓落下
  它收敛翅膀
  很像我擰了几下的一块抹布
  挂在了窗棂
  此刻,我最想擦去的呀,是
  我脸上
  莫名其妙溢出来的那些泪痕
  玛卿岗日
  一群牛和一群羊混在一起穿过公路
  赶牛的妇女,绛紫的脸,像盛满了夜的一只碗,
  匆匆间,还没有来得及倒去,
  我看见了她红丝的闪电,我看见了她淫雨的宿醉
  驮筐里的两个孩子,探头探脑
  像两只旱獭哨身于腐殖的土堆,像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
  最是那头雄性十足的黑牛,尽管这是深秋,尽管这是午后,
  脊顶上却有,一绺挤压的雪峰
  也许就是它一直驮着的一个大雪隆冬
  也许是渗出它身体的一道光缝
  还有狗,还有驴
  还有锅碗瓢盆在另一个驮筐里相互撞击如乐器
  竖箜篌奏笙歌
  倒淌河边迎公主
  玛卿岗日呀多么遥远
  像是我看见了一个人的唇动却听不见她的原音
  鄂博台子
  我确信:我得到了神的关注
  就那么一瞬间的注目
  我在心里供养了一个下午
  哪怕一声羊咩
  也像是神在开门
  哪怕一声鹰唳
  也像是神在打更
  随风吹诵,鄂博上的经幡
  闭目
  你会想一会儿来生
  一只旱獭拱手相送
  其实,那么蓝的天空
  真的就是我们的来生
  天呐,别杀死一朵花
  别渴死一滴水
  也许,那株草
  就是通向我们来生的小径
  雪
  这样的大雪中
  居然还有一群雁阵唳叫在空中飞行
  真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疼
  真想在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中
  洗一洗手
  摸一摸云层后闪亮的星辰
  而发如水
  从天河流到了人间
  那么,那只落单的雁
  是泅渡自己,还是救赎着谁
  北山北,南山南
  我的身后是已经白雪皑皑的祁连山
  望了望天空
  我又回溯了一段敦煌的行程
  如果在这雪中
  如果一个女子骑着骆驼缓缓而行
  纷纷扬扬的雪
  一定是她奏出的琶音   而我,像一头迎风而立的牦牛
  雪打过来,塑造着
  另一个历史原型
  暮雪
  天在下雪
  遥远里,隐隐约约的狗叫声
  像是一份私藏的感情
  撕扯得什么在疼
  岁末。山中。城郭。
  一只老鸫
  究竟在神谕着什么
  它在雪地里观望了阵天空
  又对着一道经幡朗诵了阵黄昏
  梦里梦外
  青铜的门环
  从一块生锈的落日里牵出一匹
  湖泊的马来
  这雪啊
  谁在天空里打磨着什么
  而我,纷纷扬扬的雪中
  在一匹马中淘洗着落日的铁
  丹噶尔古城
  依然能听到从茶马古道上传来
  一阵一阵晃响的脖铃
  非仿佛,听音质,是某个巷子里
  在轻一下重一下敲打着落日的鼙鼓
  当记得丹噶尔总厅署
  记得一排风格迥异的铺面
  记得几把铜号对空的沉迷
  打坐的托钵僧
  念经的佛
  谁能牵住深秋的那匹风
  谁当伫立在山顶
  鹰已只是个点缀
  它的一声唳,还不及
  那个土伯特女人突然的一声哨语
  关键是,那头牦牛,依然站在雪地
  而此刻的月牙,怎么看,都像是
  古代的一枚铜当卢
  西出阳关
  敦煌的会生和我
  仿佛古代结伴出关的两个书生
  驻足阳关烽燧旁
  他指着南边的当金山——空空的垭口
  说了一阵曾经
  又嗟叹了一阵眼前一浪高过一浪的沙峰
  阳关遗址已被风沙或者说是时间
  锉得,像是一只张着,而又无语说出的哑口
  这破败,有时与心
  是如此对应,有时
  又遥远得如追逐了多年的一次爱情
  失败得如此陌生
  正午的太阳,像一盏昏黄的顶灯
  为我们的作别,照明了一阵
  又像一个感情脆弱的老人,虚掩上门缝
  进了云层
  折枝红柳,插于沙丘
  如同供礼
  且曲阳关三叠
  一叠生
  一叠死
  一声鹰唳一骑尘
  草原上的马群
  一匹儿马低头,闭眼冥思
  陡然,一声长长的嘶鸣
  而一匹骒马的兩旁
  两匹马驹,仰颈跪乳
  请别打扰离群的另两匹马的
  交颈私语
  这是草原的一角
  这是奔腾后的静默
  黑脸的牧马人,席地而坐
  看着天空
  咂摸着什么
  胭脂峡:或曰跌老鸹河
  几头牛
  已站成了石头
  那头黄的,眼眶里还有
  闪电雕琢过的痕迹
  还有淘洗过夕阳的蓝池
  我不数晨钟声,也不念暮鼓语
  我秉持着自己的身体
  我的心
  就是我时时敲着的木鱼
  一只老鸹,跌落在了山崖
  它左顾右盼
  像个旧词
  又像个中医
  它试图在形容或医治什么
  满滩的马莲花
  嫣紫嫣紫的
  嫣紫。然后
  复诵了一下午的溪语
  直至黄昏。直至谁提着月牙,站在峰顶
其他文献
家人一起散步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更能体现浓浓的亲情。作者莫怀戚抓住了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蕴涵丰富的镜头,展现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温馨和人间的真善美,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我们感悟到家庭伦理和美、相爱的理想,品尝到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母慈子孝向来是中国人追求的理想的家庭模式。《散步》用清新优美、平易朴实的语言阐述了这一话题。阅读这篇文章,如同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
[教学目标]  1、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鉴赏人物形象,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3、观照女性命运,学会关注人生和社会。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难点]探讨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
每一篇课文都是字、词、句、段围绕一个共同主旨——中心思想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在内容、语言、情感等方面具有诸多美点。如同一朵花,整体观赏十分美丽,如果花瓣、花蕊、花托都去掉,就失去了花朵固有的美丽。同样,阅读课文,我们只有先从整体上感知,才能更好地去解读、领悟,从而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  所谓整体感知,又叫整体感悟,就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即识文体、明中心、理思路、知特色,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
馈赠(组诗)  夜晚八点的车渡  这是一艘多么令人心跳的大船  潮水正从锋利的螺旋桨走过  夜色却像被抛弃的废物  落在方向的侧面,一朵朵浪花  就在我们寒冷的手中干涸  这巨大的空间失去无数的脚步  只有轮子在船舷自由地脱逃  谁又是多出来的孤独者  喝过的啤酒早已流回大海  而黑暗是思想唯一寻找的食物  夜航船是一条散失的章鱼  沿崖壁吸掉那么多海水的种子  在黎明之后,太阳总会烘干它的嘴唇 
在作文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写好评语,做好评估工作是很重要的一环。它要求教师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灵最细微的运动,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评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应具备以下六方面的特性。  一.针对性  作文评语如果求其全面,会使学生不得要领。教师在评改时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
叶圣陶先生讲,凡是教,其目的是达到不教。因此教学的根本问题不在教法而在学法: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就有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在此,我想从课堂教学质量、课外阅读和作文训练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  一.改革课堂结构,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任何知识的获得,任何能力的养成,都得靠其本身的实践。我从改革课堂结构入手,在每一篇文章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也是如此。问题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往往有着惊人的联动效应。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换一种说法,学生豁然开朗;这样问,“一潭死水,微波不现”,话锋一转,则“一石激起千层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原因何在?笔者以为,问题设计是关键。  那么,如何问,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曾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就是根据特定情境设计一些极具针对性、启发性问题的一种教学艺术。我在教说明文《苏州园林》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了苏州园林图画美后,提问:“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馆(形象陈列馆),  位于北师大后主楼的二十三层,  从这里俯瞰北京城,  故宫、景山、白塔都一览无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和变革,绵延了两千余年的传统教育制度也面临着一场巨大的革新。社会上办新式教育的呼声很高,1898年,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则是中国高等师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的实施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语文教学中,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是主要内容,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把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尤其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应用教材上的课文材料进行初中生的写作训练,因为这些文章都具有贴近初中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