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e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素质教育下,新课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不仅分析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从教师要提升教学魅力,让枯燥的数学走进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揭示数学美、陶冶学生鉴赏美的情感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新课程 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
  当今社会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其中的“心”就是指学生的心理或心灵,情感则是心理心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要进行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到肯定,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的。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会培养出伪君子,所以要进行素质教育一定要有情感教育。数学课堂更要成为情感教育的阵地,如果说数学教学是长身体(知识)的骨骼和肌肉的话,那么情感教育则是在塑造一个人的灵魂,没有了强壮的身体是可怜的,但缺乏健康的灵魂是可悲的。我们只有很好地完成了情感教育,了解并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状态,培养出学生积极的情感,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责任感,让他们自觉地形成积极、勤奋的学习行为,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1.提升教学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先要喜欢数学教师,才能喜欢数学。“爱屋及乌”,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就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教育力量。首先,教师的理念要不断更新,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落实新课改精神,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把它们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在素质教育下,课堂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引路人,是学习的合作者。教学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一言堂”向师生互动转变,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师生关系融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业务钻研,注重知识的渊博性,要不断“充电”,补充“营养”,培养自身教学的独特个性。
  2.让枯燥的数学走进生活。
  大量经验表明,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数学没有兴趣的主要原因,一是课堂上老师所教的数学知识太过抽象,二是他们认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太多用处。教师在新课引入及知识应用的讲解中,要善于结合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比如在講解等比数列时,就可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银行存款、买房按揭等为背景来进行教学。总之,好的情境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活动中容易建构数学概念,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一个设计得贴切自然并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强化他们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数学语言的能力和查找素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3.关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数学是一门基础而又古老的学科,是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相比较小学和初中而言,高中数学显得抽象且难以理解,所以刚进入高中阶段,学生难以接受这种变化。从而不能很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导致他们对数学失去激情和兴趣,最终丧失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多了解一些,我认为学习也是这样,不能想象一个对数学没有一点兴趣的同学能够学好数学。要培养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如在介绍椭圆这种特殊的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出来,事先让他们准备一根细绳,然后让他们在一张白纸上固定好两端,拿出笔在纸上描出轨迹,最后告诉他们这就是椭圆。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新的知识又知道了它的由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学们还会发现两个端点定位的不同画出的椭圆的扁平程度也不一样。这又引出了同学们对椭圆性质的探究欲望。这样环环相扣,学生怎么会对数学失去兴趣呢?但有了兴趣还远远不够,只有增强他们的信心才能让这种兴趣持久下去。平时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即使是成年人,毫无结果的劳动也会使他们丧失信心,更何况是比较脆弱的青少年。多给他们一些表现“个性”的空间,用赏识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用一颗通融的心对待每一次失误,用一些鼓励,赞许的话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产生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渴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不懈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
  4.揭示数学美,陶冶学生鉴赏美的情感。
  数学的美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比如字母表示数字,立体几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的文字语言简化为符号语言,这些都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五角星的美,黄金分割的美,还有几何图形中的对称和谐美,等等。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发现数学美,不仅是欣赏数学简洁美、符号美、图形美、统一美、和谐美等外在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学会欣赏数学的内在美,形成数学思想、观点及在思想、观点统领下的知识和方法,从根本上变“苦学”为“乐学”,显现数学的文化意韵,陶冶审美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情感教育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课程理念呼唤数学课堂活动要凸现“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培养,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构建起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课堂活动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数学的精髓就在于探索和创新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两次和反复烟熏合并冷空气刺激的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动物模型,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bg)对 COPD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研
一、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是我国教育创新的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深化教育改革在于加强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重要时期。21世纪带给人们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激烈的竞争也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时代要求教育进行探索和改革,以培养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人才。  二、数学课程改革实验是教育创新与
针对高考文综试题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创新教法与学法。高中政治学科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把高考考试大纲、社会热点、解题技巧“颗粒归仓”,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做法。我在此介绍一种复习方法——“专题式教学法”。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就是指围绕某个理论知识、社会热点、考试题型、考试心理等进行专题教学。这种复习方法由于跨章节、跨教材,“以生为本”,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比较宽广,很容易激
【摘要】话剧表演属于互动性的舞台交流方式,表演中的互动交流形式丰富,除演员自我交流掌控话剧表演互动核心外,还涉及演员与舞台元素、观众等外界互动因素的交流。要求演员不断提升自身舞台话剧表演经验与技能水平,高质量完成话剧表演,不断提高观众互动感与参与感,以此展现话剧表演表现力与艺术美。  【关键词】话剧表演;艺术;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话剧表演是舞台艺术的一种,由舞台情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侵犯大肠(直肠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临床上以腹痛、黏液脓血便、腹泻为主要症
热带雨林是一种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植被类型之一,当前面临生物多样性迅速消失与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等问题.在中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三达山是整体生
【摘要】戏曲人物的塑造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展示演员的技艺,表现演员的魅力,表达你的观点,跟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并在观众心目中树立起这种形象,使观众喜爱,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所用来承载的一种手段。人物只能以舞台上的表演技法为支点,或者说以演员为支点,有技术的演员塑造了人物,或者有技术的演员带着自己对人物的感觉演的戏,观众心中才有了对这个人物的印象。  【关键词】戏曲;人物;技术; 塑造  【中图分类号】J
新课标突出强调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和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探究性学习方法不仅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而且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探究性学习法更能体现新教材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