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治疗石骨症股骨颈骨折不愈合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儿右侧髋部摔伤,主诉疼痛、活动障碍,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右侧股骨颈骨折、石骨症,行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5个月克氏针取出,复查X线片骨折未愈合,随后于北京积水潭医院(以下称为我院)进行二次手术,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4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仍不愈合。

症状体征

患儿主诉疼痛,活动障碍,骨折术后不愈合。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

体外冲击波治疗。

临床转归

经两个疗程冲击波治疗后患儿获骨性愈合,治疗结束后一年拆除内固定,现恢复良好。

适合阅读人群

骨科;小儿骨科

其他文献
花生油是我国第四大食用油,其消费量逐年递增,2019年达到了312.9万吨。花生油中顺式不饱和脂肪酸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容易异构化而生成危害人体健康的反式脂肪酸,且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取代”计划要到2023年时彻底清除在全球的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人造反式脂肪。本文通过物理方法将白藜芦醇溶解于花生油中制备白藜芦醇花生油,并探讨白藜芦醇对花生油热加工过程反式脂肪酸的影响,深入揭示白藜芦醇对
纤维素纳米晶(CNC),作为一种具有高结晶度和高长径比的一维棒状纳米材料,因其力学性能优异、来源广、可再生、可降解等特点受到诸多关注。尤其是作为纳米增强剂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通过引入相对较低含量的CNC,材料的机械性能可以显著提高。然而,极性且亲水的CNC与非极性疏水基体之间却因极性和亲疏水性差异而不相容,导致CNC易在基体中出现团聚等问题,使力学性能提高甚微,甚至降低。而物理或者化学修饰CN
冬虫夏草是由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感染蝙蝠蛾(Thitarodes armoricanus)幼虫所形成的菌虫复合体,其作为一味名贵滋补中药材,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疲等功效,主要分布于高原海拔3~5km的高寒草甸中,中国野生冬虫夏草的产区占到世界总产区的90%以上。由于冬虫夏草价格高昂,遭到人们的过度采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冬虫夏草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急需大规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SI)是植物经长期进化形成的有效限制自交、促进杂交的遗传机制。芸薹属植物表现为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近年来,虽然人们在以甘蓝为代表的芸薹属植物中SI信号传导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对分离和鉴定S-位点受体激酶(S-locus receptor kinase,SRK)下游信号元件的相关研究要相对缓慢。ARC1(ARM repeat cont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植株优美,观赏价值较高。野生蕨是城市观赏蕨类的主要资源库,对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蕨类植物进行引种与繁育研究,可为野生观赏蕨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蕨类资源丰富,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多,但目前缙云山野生蕨类资源观赏价值缺乏系统评价,一些开发应用价值高的蕨类资源在人控条件下的引种栽培与人工繁育研究基础薄弱,观赏蕨类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应用。因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0岁,因"四肢不自主运动伴情绪障碍、认知功能下降7年"入院,既往服用药物病情控制不佳。患者存在阳性家族史。症状体征神经查体示记忆力、计算力减退,肢体舞蹈样动作,共济运动欠稳准。诊断方法结合症状、家族史及基因检测结果,该病例亨廷顿病诊断明确。治疗方法对该患者进行了右侧额叶背外侧(rightdorsolateralprefrontalcortex,RDLPFC)、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motorarea,SMA)的双靶点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70次。临床转归治疗后患者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0岁,因"双下肢无力麻木伴二便障碍2 周"入院。患者急性起病,出现双下肢乏力并进行性加重,伴双下肢麻木、二便障碍,经完善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寡克隆带,头颅及全脊柱MRI等检查,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经糖皮质激素抗炎、营养神经等治疗后,仍遗留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小便不能自解、大便失禁。症状体征双侧T8平面以下轻触觉减退,双侧T10平面以下针刺觉减退,肛门深压觉存在,双下肢关键肌肌力1-3级,肛门括约肌无自主收缩。坐位平衡2级。站位平衡不能维持。Barthel指数25分(进食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0岁。因"发现肝硬化1月余"就诊。外院腹部CT提示肝硬化,胃镜提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入院初步诊断"肝硬化查因"。症状体征神志清,肝病面容,巩膜及皮肤黏膜轻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脏查体(-),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区无叩击痛,Murphy征(-),移动性浊音(-)。神经查体(-)。诊断方法实验室化验;MRI;肝脏组织活检治疗方法未明确诊断前给予保护肝细胞、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明确诊断后口服铁螯合剂(甲磺酸去铁胺)临床转归疗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8岁,主因"腰骶部疼痛2月,发现L5腰椎破坏、左肾占位1周"入院。2007年10月因腰骶部疼痛,MRI检查发现L5腰椎破坏性改变,考虑转移癌;进一步胸腹盆CT增强检查,提示:左肾癌,直径10cm,双肺多发转移。入院诊断:左肾癌、骨转移、肺转移。既往健康。症状体征一般情况好,ECOG评分:0分。心肺无著征,腹软,肝脾未触及。左肋下可触及肿物边缘,光滑,无压痛。L5腰椎叩痛阳性。四肢活动好。余(-)。诊断左肾癌、骨转移、肺转移。治疗方法2007年12月14日,骨科行后路L5椎体切除
病史摘要患者为27岁男性,在17岁时健康体检过程中首次发现血压升高,此后随年龄增加,血压进行性升高,自测血压最高达180/120mmHg,但一直未接受降压治疗。症状体征患者智力发育正常,但身材矮小(身高157cm,体重46kg,BMI18.6kg/m2),手足可见E型短指(趾)畸形(Bell分型),诊室血压高达180/110mmHg,心肺腹查体未见特殊阳性体征。诊断方法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排除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诊断,考虑到患者临床表现符合高血压伴短指(趾)畸形综合征,抽取外周血进一步行高通量基因检测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