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接触,古诗新教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往往被“应试”所束缚,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如同嚼蜡,这种教与学使古诗失去韵味,失去情趣。古诗虽古,但教与学要常学常新,师生要大胆与古诗亲密接触。笔者尝试充分利用古诗的特性,加大课堂古诗容量,充实文本内容,丰富学生的积累,激发学生诗情诗趣,创新古诗的课堂教学,大胆与古诗进行了亲密的接触。
   关键词:应试;创设意境;朗读;赏析拓展
  
  古诗具有的简洁、灵动、跳跃、丰厚、深远的特性,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一个独具魅力的天地。而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往往被“应试”所束缚,一节课中以教师串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死记硬背。课堂容量小,密度低,形式单一,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如同嚼蜡,这种教与学使古诗失去韵味和情趣。师生们长久以来被这种模式所困惑,渴望能有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时代也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一种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模式。古诗虽古,但教与学要常学常新,师生要大胆与古诗亲密接触。笔者尝试充分利用古诗的特性,加大课堂古诗容量,充实文本内容,丰富学生的积累,激发学生诗情诗趣,创新古诗的课堂教学,大胆与古诗进行了亲密的接触。
  一、创设意境,接触古诗
  要让学生入情入境,教师首先要侵入诗情,沉心“浸润”“浴情”而出。以情育情,使学生与古诗亲密接触,徜徉游弋于浓浓的诗情中。
  课伊始,大屏幕依次出现三首古诗,先图后文,笔者深情导入:“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给后人留下了多少令人景仰、令人追寻的文明足迹。中华文学史上,古诗词就是这样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华。有人说,诗是一种心灵的感悟,不论是作诗还是读诗,旁人都无法替代。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诗人作一次心灵碰撞,领略唐诗的醇美,感受唐诗的绝伦,亲历一次内心宁静的艺术享受。”而后,在色彩鲜艳的大幅彩图、悠扬的古乐背景音乐烘托下,播放名家配音的原声朗读。图、文、乐水乳交融,营造一种浓浓的古诗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与古诗先亲密起来。
  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笔者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淡泊宁静的心理环境,让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三首古诗,不苛求,不加压,让学生“轻装上阵”。学生如蜂采蜜,自读自吟,读得有情有趣。学生初步有了个性化的朗读感受,对三首诗有整体的感知,为交流创设一种愉悦的心情。
  理解诗意是基础,但对诗意的理解不要求一致。教师鼓励学生可以有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会,鼓励学生对三首古诗进行比较,感受不同的古诗风韵。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词与词的联系极富弹性,组合极其灵活,感受到其与生俱来的模糊性、丰富性、灵跃性、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创意的解读空间。
  二、朗读感悟,亲密古诗
  学生对古诗有了接触,还要引导学生大胆亲密古诗。这首先表现在感情朗读、比较感悟上。因为在这种亲密接触中能创设更浓烈的诗情。
  朗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读书方法。古诗尤其如此。古人曾说:“口而诵,心而惟”。如能将诗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抑扬顿挫,毋庸置疑,学生不仅读懂了古诗,并已进入了角色。如《枫桥夜泊》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景物描写别具一格。“江枫”“渔火”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构成一副幽静美好的江中夜景。“夜半钟声”不仅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显示了夜的深沉,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天上朦胧的残月和江上幽幽的渔火交辉,江面淡淡的月光和岸边的枫叶对映,游子面对着江枫渔火,卧听钟声,萦绕出缕缕轻愁,萦绕出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在学生的个性交流中,老师相机引导感悟,理解了诗人在诗中写月落、乌啼、霜降、渔火、渔船……是表达一种很忧愁伤感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朗读诗句时,语速自然慢了,读得有些轻愁有些悠长。再如《别董大》,在如此寒冷刺骨的天气里,送别一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心中不免惆怅,但诗人的情绪并不低沉,他用开朗豪迈的话劝勉朋友:此去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人谁不知你董庭兰的大名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没有伤感,没有悲观,只有鼓励和信任,激励朋友满怀信心踏上前程。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在感情朗读中,释放了自己的感情,读出了荒凉、空旷的意境,读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诚,一种鼓励。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新课标提倡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古诗教学更应这样,让学生走进精美的诗中,深入作者的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感情朗读中,情感的迸发、审美的情趣、语言的感悟有机地渗透地美于古诗教学中。
  三、赏析拓展,碰撞古诗
  在感情朗读中,进一步将读、议、赏紧密结合,在品味鉴赏中,情感的积累、语言的感悟更加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情,与诗人心灵碰撞。如在交流学习中,学生不仅发现这几首诗中有景异情别的问题,还注意到《枫桥夜泊》和《别董大》中都有一个“愁”字。老师相机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我觉得一样,都表达‘忧愁’”;有的学生认为:两个“愁”字,意思都是“忧愁、发愁”,但是在两首诗表达的情感确实有不同。《枫桥夜泊》中的“愁”是真愁,真的感到孤单忧愁,而《别董大》中的“愁”却是“莫愁,不要发愁”,是作者真心鼓励朋友的,鼓励他说,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发愁没有知己。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而深厚的情感。再如说到对“前路”一词的理解,学生们在比较中,理解了这里的“前路”应该是他今后要经历的漫长的人生道路,而不单指“前去的路上”。多么好的感受,多美妙的碰撞!
  教师顺势导引激荡:“读到这,老师不由想起与它相类似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于这句,你们有什么不同的体会或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认为相似,都是鼓励朋友的;有的更为赞赏王勃的诗句;有的认为有相似之处,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句更有一种豪杰气概。答案已经不重要了,其实也根本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学生与诗人的心灵又一次产生了碰撞的美妙火花,对诗人的心思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的情感也有了升华。此时,笔者不失时机地升华浓浓的情趣,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是一千多年前的诗句,但今天读来,依旧这样美轮美奂,动人心弦。一千多年过去了,但直至现在,我们还常能听到那似曾相识的诗句。一首《涛声依旧》在教室回荡起来了: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念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耳熟能详的歌曲,动听的旋律,优美的歌词,精彩的诗句隐匿于中,更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情不自禁地轻声跟唱起来,这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诗情了然于胸,与诗人心灵碰撞后的一种浓浓的诗情在课堂洋溢着。
  四、展示才情,升华古诗
  课堂就是学生的一个最好的展示舞台,教师要不失时机为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才华”。“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正热播的主持人大赛,你们看了吗?其中,有这样一项内容,大屏幕出示一幅图或一段录像,请参赛者用一句恰当的古诗词来形容画面的意境,考察参赛者的文学修养、综合素质。你们也想试一试吗?”于是,有趣的比赛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大屏幕先后出示十几幅彩图,请同学们选用一句恰当的古诗词来形容画面的意境。比赛有小组推选的代表回答,有自荐抢答的,场面十分火爆、热烈:“这是‘斜风细雨不须归’”“不对,这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更为准确”……朗朗的诗音,浓浓的诗韵充盈课堂。学生们兴致盎然,非常兴奋。学生的古诗阅读已引向课外的积累,课堂充分激发了自主参与的兴趣,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学生们用心灵感悟了美的诗情,用稚嫩的童声奏响了美的诗韵,亲历了一次旁人无法替代的内心感受。
  古诗给了孩子以这样绚丽多彩,悠远流长,淡泊宁静的艺术享受。学生在潜意识中感受到古诗的起伏跌宕,感受到古诗很强的乐感,感受到古诗的余音缭绕。学生们为古诗所吸引,学得意犹未尽,产生了饱满的热情,产生吟诵的需要、欲望。笔者也充分意识到这样的古诗积累才会有不竭的内驱力,这样的教与学才具有生命力。
  古人曾说:“不学诗,无以言”。就是说,如果不学诗,就不能很好地言论。古诗以其独特的魅力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影响着中国人的心志和情感。旁人是无法替代这种心灵感悟的,只有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投入感情地去感受古诗语言的简洁,内涵的丰厚,意境的深远。
  《古诗三首》的创新教学,使笔者和孩子们徜徉在古诗的精美绝伦中,领略着古诗语言、韵律、情感的美,和孩子们一起穿越了时空,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诗人作了一次心灵的碰撞,亲历了一次内心宁静的艺术享受,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诗人做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经济理论界关于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研究,一般是根据产业组织学理论从商品流通的市场关系对其进行契约分析,从流通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关联对其展开“结构、行为、绩效”
本文试就大学英语的精读教学策略运用作探析,旨在借此课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技能。英语精读课程教学就是要在发挥文本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注
外墙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保温节能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的结构工程,也适用于旧楼改造,其适用范围广,技术舍量高,且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使居住的
论述了如何利用Java Server Faces(JSF)开发Web用户界面,分析了JSF技术开发WEB的过程及其应用前景。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本文由理性到感性的深入,简单阐述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必要性、方法策略及影响师生互动的一些
标准RBC理论认为,面对真实冲击,由于代表性经济人理性地选择劳动跨期替代,宏观经济虽产生了波动,但仍属于帕累托改进。本文认为,由于现实世界并不是完全竞争的,收入结构呈现
文章从消费系统均衡的角度出发,运用一般均衡原理研究了消费系统实现均衡的和谐机制,探讨了消费者在和谐机制运行中的主导地位,进而分析了消费和谐论与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