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剧进校园瑶乡少年乐翻天

来源 :学苑创造·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偶剧太好看了,我还想再看一遍!”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中心校的同学们看完木偶剧之后,恋恋不舍地说。近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主办的科普木偶剧贺州巡演来到了莲山镇中心校,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木偶剧表演。
  演员们用精湛的表演把《三个和尚》《狐假虎威》《海底故事》等有趣又生动的剧目奉献给大家,仿佛把观众带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同学们在观赏木偶剧的同时,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此外,节目之间还穿插了有趣的互动环节,通过问答的形式,不少同学都拿到了奖品。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带着木偶走到同学们当中,与他们交流,并现场教大家如何操纵木偶,同学们的强烈好奇心被满足的同时,心里也乐开了花。
其他文献
2008年6月26日,清晨的徐圩很安静,透着一丝淡淡的凉意。我一个人站在安静的校园里,天空中有几只海鸥在飞,或二三五成群,或孤影长空。屋顶上的小鸟扭转着脑袋注意着我,安静如我,一定让它们迷惑了吧……  一年!忆起这一年来所经历的种种,我百感交集:每一种经历都有它的意义存在,一个人有益的经历越丰富,沉淀在其精神中的有益素质就越丰厚、越坚实。支教徐圩,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洗礼般,从内至外锤炼了一番。  
科学放弃,有舍有得  胡建军    管理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作为一校之长,他的管理思想,就是一所学校的办学之魂,魂之所在,决定着这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命运。在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深领悟到,管理不仅要管,更重要的在于理,怎么管理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如何理好这所学校,其“理”的着力点就在于: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该管的怎么管,不该管的怎么放手,在管理中学会科学放弃,做到有舍有得。“理”
加强中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对于其“成人”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中学教育阶段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人文素质培养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升学的压力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都还存在着关注表面分数、成绩的倾向,忽视了内在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对学生的“做人”的教育。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当下,在“教育新政”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工作者已经注意并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开始挖掘中学校园内部的一些积极因子。发掘各种各样有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高度提炼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是数学知识和方法产生的根本源泉,是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指路明灯. 一道好的试题,不在于华丽的“包装”,而在于本身所蕴涵的思想方法.  在数学的知识和技能中,蕴涵着具有普遍性的数学思想,它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人们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高度提炼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是数学知识和方法产生的根本源泉,是解决数学问题的
十月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惬意,透过梧桐或广玉兰的枝叶洒落下斑驳的日影,这是汉口西路一天当中最为美丽、宁静的时光。这条狭长的城市街道的一头是著名高等学府南京大学,另一头连着以水利工程著称的河海大学,中间绵延的是素有“东方最美丽学府”之称的南京师范大学。力学小学,这所由爱国和平老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邵力子及其夫人傅学文共同创办,曾经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的学校就依偎在她们的怀抱之中。拾阶而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将要探讨的问题是:名校的超越。显然,这是对本刊今年第一期独家策划“名校是怎样炼成的”——名校的生长问题的一个继续和深入。如果说“名校的生长”着重探讨的是名校生长的原点以及特色、品牌的形成,那么,“名校的超越”着重探讨的则是名校在特色、品牌等形成以后如何创新和发展的问题。  超越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对大多数校长和学校而言,超越比生长更具挑战意义:  他们必须明白:我从哪里来——名
【校长档案】    周武,江苏省淮安市北京路小学(淮安小学)校长、书记,淮安市基础教育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十佳”辅导员、全国优秀辅导员。在他的引领下,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主动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主动担当”成为全体北小人的准则。他先后被授予淮安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
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是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既要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更要准确地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及其内在规律。因此,阅读教学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变“讲课文”为“学语言”。摆脱跟着课文内容讲课文的教学怪圈,真正将重心转移到语言文字上来。“聚焦语言形式,揣摩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乃至掂量语言的
直到今天,头脑中依然清晰地记得,在“走进圆的世界”一课以其美轮美奂的画面、诗情画意的语言以及悠扬抒情的音乐而博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师父张兴华老师丢下的那句刺耳的评价:“一堂好的数学课,真正打动人心的,还应该是数学本身的魅力和力量。除此,别无其他!”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重要的提醒。并且,在随后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它始终成为我打磨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尺度,即数学课堂究竟该如何向着数学本身挺进。数学
科学素质行动专题    活动背景: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万物苏醒的季节,池塘边又能看见一团团黑色的小蝌蚪了。小蝌蚪是农村儿童比较常见也是比较喜欢的小动物之一。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等要求。依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时令以及农村丰富的资源,我们开展了“养蝌蚪”科技活动。    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