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酬、誓”等24个字,会写“酬、珍”等25个字,积累“猎物、酬谢”等32个词语;体会意思相同的俗语和成语表达效果的不同。 2.能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把握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明确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经过预习,相信你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接下来,老师检验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酬、誓”等24个字,会写“酬、珍”等25个字,积累“猎物、酬谢”等32个词语;体会意思相同的俗语和成语表达效果的不同。
2.能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把握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明确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经过预习,相信你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接下来,老师检验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
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24个认读字,学生自读自测识字情况。
2.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如形声字与形近字比较记忆、象形记忆、放在词语中记忆等,教师相机指导。
3.出示词语,同桌互读互纠。
4. 出示25个生字,学生按结构分类。
5. 组内交流书写技巧,教师相机指导“酬、誓、延、嫂、妻”的写法。
6. 实践活动一:创设情境,连词组句。
(1)出示“猎物、酬谢”等16个词,交流加点词的意思,教师点拨“酬谢、迟延、相依为命”等词意。
(2)明确要求:从这组词语中选择两个或三个词,创设情境,连词组句,要求情境合理,语句通顺,再交流展示,选出优秀组。
7. 实践活动二:闯关计时赛。
(1)组内四人接力完成任务单上的四道题(教师计时),公布答案后互查,全部答对并用时最短组为获胜组。
闯关任务单
第一关:给加点字选择正确
读音
飞禽(qín qīng)
衰老(suāi shuāi)
崩塌(tā tà)
发誓(sì shì)
酿酒(liàng
其他文献
语文的魅力,蕴藏在神奇美妙的语言文字中。“涵泳”体现了“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思想,“涵泳语文”,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多种综合素养得到培养,从而享受到语文的芬芳,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年级,是小学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师在教学时灵活地把握教材、运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本、思写法、品表达,最终有所习得。涵泳教材,引领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让学生领悟文本与布局谋篇上
一、仿照例子,玩游戏 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上一节作文课,写什么呢?不着急,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想象接龙。玩过吗? 生:没玩过。 (师出示:冬天—雪花—飞舞—小精灵—联欢会) 师:看看例子,知道怎么玩了吗? 生:有点像我们玩过的词语接龙。 生:由冬天想到雪花,再由雪花联想到雪花飞舞的动作,再由雪花飞舞联想到小精灵,依次想象接龙。 师:是啊,就是这么玩。那么,一个长方形,你们会
音乐欣赏课往往是一节课只立足于一首曲子来欣赏,深挖细品、精听一首乐曲。除此之外,还可以按照一个主题,选取整册书甚至整套音乐教材中的几首乐曲在共同的主题中进行欣赏,这样的教学形式称为单元主题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寻找到主要的切入点带领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欣赏,让学生加深对音乐体裁的形式、特点的了解。 主题性教学的迫切需求 小学中年级学生对声音感知更加敏感,听觉敏感度高。音乐欣赏教学往往是通过教学音乐
低年级,是儿童语言获得完整、规范、发展的敏感时期。在敏感期对儿童进行规范的口语交际教学,能有效、深入地促进儿童口语素养的发展。统编本教材中也明确了“口语交际”这种课型,并独立地放在“语文园地”之前编排,这足以说明它在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趣研了解 1.口语交际应教什么 我们发现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往往着眼于“一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没有明确说明,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亮点和特点,其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古诗文比重显著增加。3~6年级教材中,古诗词教学主要以“古诗三首”的形式呈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架构上体现了系统性和渐进性,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建构和个性处理,也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古诗学习的规律。 一、“古诗三首”的教材立意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古诗三首”每一册都有2课,共有16课。这样固定的编排和统一的结构,其基本的立意是什么?
教学实录 一、让色彩“现”出来 师:咱们先复习一个功课,一起看——(出示:看图写话) 师:什么时候写过啊? 生:一、二年级时经常看图写话。 师:(出示低年级《咏鹅》一课配图)就写这幅图,不要绕弯,大概一两句话就行了。开始吧。 (生写) 生:在一个波光粼粼的池塘里,开着几朵鲜艳的荷花,有粉色的,有白里带粉的。 师:她写到了鲜艳的荷花。 生:在这片湛蓝的湖面上,有一只雪白的天鹅正在自
一、揭题导入,分享神奇 师:同学们读过很多书,看过很多童话故事,发现童话故事的主人公都有很神奇的宝贝,如《阿拉丁神灯》《神笔马良》,你知道这些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和他们的宝贝分别是什么吗? 生:《阿拉丁神灯》的主人公是阿拉丁,宝贝是神灯。 生:《神笔马良》的主人公是马良,宝贝是神笔。 师:(出示)这本《宝葫芦的秘密》的主人公是王葆,他是这么介绍自己的。(播放录音:我姓王,叫王葆。我并不是什么神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例文对比学习,发现缩写的四个秘钥。 2.能借助对话改写和连环画聚焦,学会改写对话和概括长文的具体方法。 3.能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缩写自己感兴趣的民间故事片段,努力使表达准确、简练。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课前聊一聊,故事来导入 1.故事图片猜一猜 师:同学们好!上周我们为了开民间故事会,同学们收集了不少的民间故事。你能看图说出故事的名字吗? 2.课前调查晒一晒
学生经过小学一年的学习,到了二年级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表达能力,而且他们具有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作力。二年级是小学从低段到中段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写话训练也是为日后写作做铺垫。日常教学中,研究教材,聚焦精彩句段,引导学生把句子写完整、写具体、写生动。可以通过聚焦句群、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等几个方面推进二年级读写一体化的课堂教学。 一、聚焦句群,仿写句子 二年级的学生还未
潘新和教授认为,习作难教,其根本之难不在“教”,而在“不教”,难在“发现、顺应、养护他们(学生)的言语天性与个性、潜能与才情,让他们的言语生命得到最大发展”。在我看来,潘教授的这段话至少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习作教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可教的,如文辞规范、谋篇布局等。一部分是“不教”的,即涵养、发展儿童言语生命的根基。“可教”的加上“不教”的才是完整的习作教学。第二,“可教”的部分不难,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