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机械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1595080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黑龙江科技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并结合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对如何依托机械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即“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培养机械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分别对每种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大赛
  作者简介:刘秀莲(1979-),女,辽宁葫芦岛人,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门艳忠(1970-),男,黑龙江勃利人,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30-02
  一、机械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教育是经济发展、国家繁荣的最好途径,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新要求。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机械学科是一个应用型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更贴近产业要求,因此要求大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黑龙江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个以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大德育、大工程和大实践是学校的三大教学理念。因此机械类学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
  这里所指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是机械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特点是内容比较杂,即有很强的实践性,如各种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等;也有很强的理论性,如各种机构的设计方法等等。因此如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在课堂讲授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注重教师本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教育的效果。[2]因此要求教师了解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及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并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前沿思想。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转变教学思想,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要转变思想,把过去以“授业”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启发”受教育者为主的教学方式。要克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注重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优势,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要结合“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理顺知识体系,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以此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机械基础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运用图文并茂、动静相宜的表现形式,使一些难以理解的比较抽象的知识能够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在讲授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时还可以增加相关的实践背景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的录像或影片资料。这些内容花费时间很少,但却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弥补了书本知识的不足,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设置课堂创新环节和讨论式教学。[3]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每节课最后大约5分钟时间将电视上促进创新思維的节目录制下来供学生观看,启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及创新意识。
  教师在讲授完相应理论知识之后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批判评价,充分讨论。这样就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使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并提高创新能力。
  (4)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在讲解某些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把自己相应科研做出的实物或模型、照片等展示给学生,帮助说明问题。这样学生就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而把枯燥的纯理论知识与用这些知识研制出的实物联系起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笔者主要从事机构学方法的研究,在讲解机构自由度时可以引进变胞机构,即在工作时自由度发生变化的机构。这种机构在“机械原理”教材中并没有体现,通过变胞机构相应知识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机构学的发展近况,并通过变胞机构变胞原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设置创新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每隔三周设置一节创新课堂,学生可以自由分组,自拟题目,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指出要点。为了保障顺利进行,可以在课程考核上采取对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举行创新设计大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我院基础教研室组织,全院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要求学生从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发现一个自己认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提出一个新产品的设计方案(题目大小不限),拿出机械系统设计的方案、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活装配图即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做出样机最佳。通过创新大赛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激发大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培养发明、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3.通过开展综合性实验[4]和创新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为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应多开设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并开放实验室,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创新平台。
  综合性实验是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运用多门课程知识的实验。例如减速器的装卸实验就涉及轴承、齿轮、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等综合问题。大学生通过做综合性实验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并能检验学生对综合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掌握以及文献查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素质和创新意识的综合培养。
  创新性实验是为了让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实验,通过这个平台把学生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适当时候为学生提供一定帮助的实验教学。学生可以自行拟定或由教师给定实验题目,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行设计和知识应用的合理性。它最大的特点是实验内容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创新性,通过创新性实验可以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设计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总之,黑龙江科技大学在“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采取了如上几方面的措施,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滨,黄孙庆.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2004,(4):108-110.
  [2]宋之帅,赵金华.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24(5):142-145.
  [3]李利平.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教育,2010,(16):190-191.
  [4]王少刚,刘仁培,封小松.开发综合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117-120.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新课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意境,然后和作者形成思想上的共鸣,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能
摘要: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除具有一般创新能力的内涵,还兼顾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特色与价值导向。目前我国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趋同”,没有求异,缺乏超越与扬弃,创新的外动力也略显不足。改变法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必然要改革其培养模式,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超越与扬弃,求同存异,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卓越法律专门人才,激
小学教学阶段是为学生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语文教学是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桥梁.而在小学阶段想要
摘要:到目前為止,我国仅有三所高校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参加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参与单位之一,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在核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一些积极探索。首先,建立了合理的参加该计划的学生选拔机制,为学生配备学校专业导师和合作企事业单位导师。其次,在教学方面,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出发对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综合改革。此外,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工程实训机会。  
语文知识本就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实际生活的艺术行为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就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拓宽写作思维,促使学生全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初中语文教学里,无论是教学者还是学生都把写作视为重难点,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者都试图从阅读写作兴趣、写作技巧、写作内容等方面联系,以此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但是,本论文中
期刊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中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较差的现状,分析了当代大学教育体系缺乏创新性的原因,并分别从高校教师的课程教学与高校教育部门的职能管理方面探究了培养与提升我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活动;主动教学  作者简介:沙超(1983-),男,回族,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03)张悦(1987-),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写作教学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而且虽然图书馆中具有琳琅满目的各类作文书,但是却没有专业的统编教材,造成写作教学中没有系统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兴趣培养,让学生以兴趣为支撑实现知识内容的认知,而情境教学法在学生兴趣的培养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