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实践、批判: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认知逻辑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hao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观点、态度和方法,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认知逻辑包含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内容、实践指向、批判路径的逻辑把握。本体认知逻辑是指在正本清源中不断发掘和确认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认知逻辑是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把握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批判认知逻辑是指在辩证否定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和真理光辉。
其他文献
苏联教育科学院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对苏联中小学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革工作。主要的实验和研究工作是在赞科夫、埃尔库宁和达维托夫三人的建议和亲身参加下进行的。经过十多年的实验和总结经验,并作了科学的分析,在一九七五——一九七六年巳作出初步结论:苏联中小学的教学质量的水平大体提高了一年,即小学三年级达到了原来四年级的水平,中学九年级达到了原来十年级的水平。这里一篇题为《苏联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的论文,发表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评论专刊《展望》(英文版)1978年第8卷第1期,是这次教学改革所作总结的
琼·皮亚杰(Jean piaget)瑞士心理学家,生于1896年。1918年于纳沙特尔大学得自然科学博士。为了解决认识论问题,他开始探讨儿童心理学。1920年他在比纳实验室研究儿童思维发展问题。这时他觉得比纳在儿童智力测验中的数量计算过于严格,不足以揭示儿童认识发展的本质,而看到儿童的一些不正确的答复则更好地从性质上揭露了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思维活动。1921年以后他在瑞士和法国各大学执教,后来担任日内瓦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1956年他集合了各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
三 我已经讨论过了逻辑数理的结构。现在我们想简单地谈一谈这些结构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结构和感知——运动行动之间的关系,用以处理我所提出的问题。我们有一个具有决定性的论证,用以反对这种认为逻辑数理结构单独起源于语言形式的主张。它就是,在某一个人智力发展过程中,逻辑数理的结构在语言出现之前,就早已出现了。语言出现于两岁半左右,但在这时以前,在一岁末或二岁初,就已经有了感知——运动的智力;这是一种自有共逻辑——行动逻辑——的实践能力。形成感知——运动智力的行动是可以重复的和可以概括的。例如,当儿童已经学会了
《江苏社会科学》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提名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社科百强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文权威学术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作为跨越传统认知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形态构想,小康社会蕴含着美好社会的文化理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和国家治理探索。文化小康彰显国家文明程度和文化指标建设成果,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机构成。实现文化小康保障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发挥文化综合价值,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整体跃升。未来文化小康建设需要推动文化制度完善定型以释放文化发展的动力活力,以文化自觉推动中国文化“选择性变迁”,实现中国“新文化精神”现代塑型,建立科学全面的文化小康评价评估体系,形成明晰的文化建设路径和发展方
美好生活,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憧憬的梦想。如何实现所欲的美好生活,作为一个普遍、永恒而又富有挑战性的社会难题,考验着人类实践心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论断透射出敏锐的政治识见和深刻的思想意蕴:不仅揭示了当前我国人民群众需要的新发展,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实际的新变化,而且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辩证法;不仅诠释了以善治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治美学,而且深刻地昭示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逻辑。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方法论视域,恩格斯独立发现唯物史观的认知逻辑历程与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历程极为相似。恩格斯在《莱茵报》上发表了许多社评文章,这些社评的主要方法论原则之一就是"从实践观点出发"的"哲学反思性思维",而这离不开作为《莱茵报》编辑和主编的马克思的关注。这一时期恩格斯与马克思开始交往。恩格斯撰写的《国民经济学批判》使用了"社会发展问题"抽象认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进一步引起了马克思的关注。这一时期恩格斯与马克思的交往走向深化。恩格斯撰写的《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