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5051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应当紧密联系生活”、“地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地理教育生活化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地理教学现状入手,阐述了现代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地理教学生活化 中学地理教学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52-020
  《地理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体现“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用”。因此,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是现代地理教育的必然趋势。考察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生活常识、生活现象的理解,也是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以2017年全国卷一第一组题为例,第一小题考查的是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什么植被类型,第二小题考查的是造成同一街道两侧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我们很多学生天天走在大街上,可能从来就没有去留意过身边的绿化带长什么样子,有什么数种,更没有注意其中的区别,至于深究这种区别产生的原因就无从谈起。看到这道题时觉得很陌生,心里没底,影响发挥。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这些地理事物。做这类题目就轻松多了。
  地理教学生活化要求灵活处理教学材料,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或者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从而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生观。
  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更好地展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只是反映组成客观世界的某个单一要素,也不只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某种单一过程,而是从整体反映人类周围的客观世界——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是越来越大,衣食住行离不开地理学,发展建设离不开地理学,国际谈判、军事外交、国防建设也离不开地理学,地理学正逐步成为生活的地理学、社会的地理学。通过加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使学生深深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认识到地理知识对自己现在和将来学习、工作都有重要意义,是一门实用价值很强的学科,从而凸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展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教学的一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地理教学生活化则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身边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利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对生活中困难,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这种生活能力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地理学科中有许多基础的知识点可以实实在在地造福于生活,提高学生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相关内容时,教师会告诉学生:“我们生活在北半球,且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无论何时观察太阳,都会发现太阳的位置要偏南一点。”这一个知识点与常规理解中的太阳的运动规律存在些许不同,学生理解吸收了这一个知识点之后,结合“太阳东升西落”就可以在生活中利用太阳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知道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是南方。若是学生能够掌握这一节知识的各项内容并应用于生活,其对昼夜、季节的更替也会了如指掌,更加准确而灵活地判断各种生活中的事件,更加具有生活常识与生活能力。
  三、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如果通过精选把日常生活中很多地理现象与地理学科紧密联系,把教材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据加经扩展、延伸,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有意义的学习,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有趣多了。从生活中的地理问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接受,因此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新知,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体现了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沟通,活化了课本知识。教学只有具备了情感,才能够有效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实实在在的兴趣。将生活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要素带到课堂上,地理教师一方面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带去更加“接地气”的授课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生活化理解,使学生完整地体会某一知识是如何从生活中提炼转化而来,又是如何再利用到生活中,使生活更加便利的。通过这种生活化气息浓厚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顺利地将地理学习转变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
  那么,我们怎样在现实的教学中去做到地理教学生活化呢?我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实施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把生活的经验,引入地理课堂
  心理学认为:当学习的材料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情绪高,思维活跃。我们在地理课教学中,如果使用生活经验来解释或推导一些地理现象,学生会觉得生活经验挺管用,从而学习兴趣高涨。比如,我有一次在和高三学生讲解一道关于冷锋天气系统知识的问题后,学生笑着问我:“老师,你掌握了那么多的天气知识,你能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吗?”我说:“可以呀,还过两三天会有大的降温天气出现,并伴随着大风大雨。”“为什么”“因为过两天有‘土地暴’””学生对“土地暴”一词十分不解,一脸茫然。于是我便和他们解释了这一说法的来历。原來,农民经过世世代代对气候变化的规律观察和抵御灾害性天气的经验积累,形成了许多预测未来灾害性天气的说法。民间流传的气候“暴头”一说,就是其中通俗的预测灾害性天气的典型经验。即根据农历日期,预测有大风大雨到来的“暴头”日期,正好是刮风下雨的日期。多数应验,有的年份会提前或拖后一、二天。有了气象“暴头”经验,农民在“暴头”到来之前,就可以做好各种防御准备,减小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地暴”的日期是农历二月初二,是传说中土地公公的生日。这时候来的灾害性天气被称之为“土地暴”。两天之后,果然雷雨交加,学生们是一脸的服呀。后来,但凡讲到生活知识在地理中的应用,学生们都特别专心。
其他文献
【摘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由于教育体系的变革与发展,教师开始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是基础性学科,从内容层面划分,包括语言表达、写作技巧、主题思想、生活感悟等等,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引领学生深入的探究学习,获取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   【关键词】 语文古诗词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教学策略
【摘要】英语“读后续写”是高中英语写作的一种新形式,2016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用于改革试点,近年来,已经逐渐开始向全国范围推广。这种新题型的出现,加大了写作的比重,除原有的一篇应用文写作外,增加了概要写作,对于学生来说,考试的难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要求学生准确解读文章、明确写作要求,之后按照原文关键词确定思路进行创作…。  【关键字】核心素养 “读后续写” 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 在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深入的今天,英语已经成为了使用度最广的语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特殊教育学校,在“融合教育”的影响下,也开始逐渐的重视英语的教学,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有很多都是听力缺失的学生,如何帮助他们正确地掌握英语语法,是众多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比较法在听障生英语语法中的学习进行分析。   【关键词】 比较法 高中英语 听障生 英语语法   【中图分类
[摘要]网络视频是网络教育资源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形式,在网络教育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经济、便捷的WMT来制作、发布和管理流媒体视频文件,建设网络视频教学资源。  [关键词]网络视频 流媒体技术 Windows Media服务    目前,网络流媒体传输系统的三大主流技术是Microsoft的Windows Media Technology(WMT)、RealNetworks的Rea
【摘要】高中有机知识是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培养有机思维,规范书写进行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学科素养 核心素养 有机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29-02 化学学科素养是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后所形成和发展的正确化学态度价值观、关键化学能力和必备化学品格。高中
【摘要】 在现代教学中,体育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它贯穿于学生每一个学习阶段。体育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它有着很高的教育价值。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但是在现在的小學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对于体育学习没有兴趣。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激励教
【摘要】根据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还处于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中,希望通过在语文课堂中大量的灌输教师的人文思想给学生,将教材中的内容强行传递给学生,而缺乏对学生内心个性与思想的尊重。这狭隘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在课堂的主动性,学生虽然在内心虽可能有不同的见解与想法,也认为在课堂中得不到教师或同学的理解与认可,故而都以墨守成规的态度来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被动接受。而新课改教学背景下,需要教师
【摘要】 初中学段的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发展情况和道德认知发展情況,需要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道德行为对其开展道德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对此,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用实际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重新塑造,辅助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情况展开论述,总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整体教学质量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化知识体系,才能掌握更多的化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化学课堂引入趣味化学实验,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分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初中化学应用趣味化学实验模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趣味化学 初
【摘要】在现在数学课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等。在平时的教学中,小学低年级数学书写却容易被忽视,到了二年级,书写不再在田字格上写,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数学簿的横线上就很容易出现各种书写问题。所以低年级学生数学的书写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通过对200多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书写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数学书写情况,同时结合低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