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泥发展史刍议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9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一泥是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用来密闭丹釜的一种著名的固济材料,本文以所收集到的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六一泥配方为线索,承炼丹术发展史之依托,简要梳理了六一泥的发展历程,对各个时期的六一泥配方作了初步的比较分析,并对其产生、发展、鼎盛、消亡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江苏省自2005年就开始了新课改教学,高中語文课程由此进入新的阶段。笔者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经典诗文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并探讨如何实施经典诗文阅读。  一、学习经典诗文的价值  首先,学习经典诗文能提升语文能力。经典诗词是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学生只有认真学习经典诗词,才会积累语言的好材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鉴赏中华语言艺术的精华,奠定深厚的语言底蕴。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使用
【正】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3号元素砷是拉丁语arsenicum的译音,它是来自于古希腊、罗马对雌黄(As<sub>2</sub>S<sub>3</sub>)的称呼。西方的化学史家们一般都认为最早从化合
近年来,随着电力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向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长期以来,值班人员在自动化、智能化的麻痹之下,应急处理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学习过程和学生体验,但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的导入和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为运用,实践性和综合性成了语文改革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课堂上灵活多样,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
2016年9月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终于完成的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京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體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在此基础上,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曾有人戏言,某人从古代穿越到现代,面对形形色色事物翻天覆地的大更新,茫然无措。当他来到校园,走近语文课堂时,说道,“总算有一个没有改变,我依然明白的事物了”。当然这只是个故事,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语文课堂的确存在故事中的现象。这个故事一方面折射出语文教育、教学特质中普遍适应性与延续继承性的大优势,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更新的滞后,与大数据信息化时代脱节的现状。  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