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科学“项目 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u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突出初中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初中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以提升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及质量。探讨STEAM理念下初中科学“项目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为初中生有效地学习及理解科学知识创造有利条件,使初中科学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STEAM理念;初中科学;项目 探究式;课堂教学
   STEAM理念融入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引导初中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STEAM理念融入初中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对STEAM教育理念的内容及内涵加强把握,联系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学科内容,突出多学科的融合教学,以提升科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及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一、突出教学资源整合,构建科学教学项目
   现阶段,结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发展形势,科学课堂教学突出综合性、实用性的特征,注重对初中生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和发展,以提升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1]。对此,在开展初中科学教学时,教师要立足于科学学科教学资源整合,注重加强科学教学与项目教学的有效结合,为初中生学习科学知识提供方向性指引。同时,联系STEAM教学理念,使初中生把握初中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初中生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在开展“水的浮力”一课教学时,结合STEAM教学理念,教师可以联系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及身心发展特点,注重为初中生准备科学实验器材,使初中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及思考。对此,基于“项目 探究式”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指引初中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接下来,引导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水杯、木块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木块放入水杯后的情况,对水位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向水杯内加入食用盐,对木块的变化情况做好记录。这样一来,结合实验探究项目,将工程、技术、艺术等学科知识进行结合,为初中生有效地学习及理解科学知识提供重要的参考及指引,从而使初中科学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2]。
   二、创新教学引导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初中科学“项目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好创新,注重引导初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实现对初中科学知识的深层次学习及理解,以提升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为初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打下良好基础。在进行教学引导时,结合STEAM教学理念,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科之间的联系,对初中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和发展,对初中生学习科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引导,以提升科学学科教学的效果及质量[3]。对此,联系“项目 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要以初中生为课堂教学主体,对初中生的个体差异做好把握,从而使初中生对科学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及思考。
   例如,在开展“常见的植物”一课教学时,联系STEAM教学理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对此,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设计活动项目——记生活中的常见植物,要求初中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柳树、柏树、松树、榆树进行观察,并对树木的特征进行记录。接下来,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的观察,组织初中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对观察的结果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使初中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在课堂上进行相互讨论,对植物的特征进行深入把握。通过联系STEAM理念,使初中生深入生活当中,对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特征做好把握,对初中生自然科学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和发展。
   三、讨论
   在STEAM理念下开展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工作,要注重联系STEAM理念的内容及内涵,注重突出多学科融合教学,引导初中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及思考,实现对科学知识点的有效理解及掌握,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融入STEAM理念,教师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首先,注重联系初中生的生活,把握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初中生结合多学科知识,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通过结合学习项目,并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及思考,使初中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度学习,以实现知识内化目标。
   其次,结合STEAM理念设计探究学习项目,组织初中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做好科学数据的搜集整理。这一过程中,引导初中生深入科学知识学习中,做好科学知识的观察,从而对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和发展。
   最后,STEAM理念与科学课堂教学的结合,能创新科学课堂教学,把握初中科学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對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以提升科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诸佶.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科学“项目 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216-217.
   [2]徐亚奇.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设计:以“自制地球仪”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20):150-151.
   [3]李琨,许晓蕾.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科学项目式学习设计:以《大气的压强》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2):47-51,5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导每名学生接受良好的清洁卫生教育,讲究个人卫生,是教师的工作重点,同时也是小学校园卫生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而通过校园对班级、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管理和量化的卫生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有良好的收获。对此,从学校卫生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措施。   关键词:学校卫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强烈艺术性的学科,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来进行教学是当下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的,因此,主要讲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的应用。   關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正确地理解、掌握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教师在语言规范运用中用潜移默化的形式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对培养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对学生个人品质和思想的培养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同时也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中国历史
“在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一句话。可见,微笑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教育需要微笑,学生需要面带微笑的老师,因为多一点微笑就是多一点关爱。   这学期,有一位同事休假,我便在中途接手了她带的班。第一次走进教室,一张张稚嫩活泼的脸庞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他们对我的到来充满了好奇,立刻跑下座位围到我身边来,有的拉着我的衣角,有的则急切地喊着“老
期刊
摘 要: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明确提出要在生活中寻找教育,也明确了“为生活而教育”这一理念,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从思想认识上做出转变,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基于此,将对生活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基本学科之一,能帮助学生奠定学习基础,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生年龄较小
摘 要:培养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当前最为符合要求的是主体教学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具体的情景进行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思维。主体教学理念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科学素养;情境教学研究;初中地理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通过学习活动获得的知识内容、能力提升及学习习惯等良好态度的养成,利用所学知识能
摘 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课堂上,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并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乐趣,这使学生深入思考,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信息;教学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要想将人工智能技术灵活地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借助算法,通过算法,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
摘 要: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教育缺失包括以下几方面:有误导性的隔代教育,教育监管上父母缺位,教育理念、方式落后单一,学校和父母、父母和孩子双方沟通不足。小学阶段是孩子快速成长的阶段,家庭教育缺失或错位都会对孩子的认知造成很大的误导。因此学校需要和孩子家长加强沟通,共商对策,尽可能通过双方努力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成为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向和教育目标。将德育渗透至班主任工作内容中,利用班级管理模式将德育目标融入其中多项环节,是促进提升德育效果、发展班主任管理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将德育渗透至班风建设中、组织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提升班主任综合素质水平、适当利用竞争机制与合作机制四个探究方向,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