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近,一门新型的课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就是小学科学课,如何把快乐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当中,这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快乐的科学课堂,应该是在玩中做,在做中玩,通过玩和做,让孩子们感受到合作和探究的乐趣。
  【关键词】课程;小学科学课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54-01
  一片花瓣、一根绳子、一粒石子就能带来无尽的快乐,那些不甚华丽却能让快乐无尽释放的游戏,就是我们快乐的童年啊!那么,现在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探究的热情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兴趣入手
  在教学《种子萌发的秘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每4人一组准备几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花盆,装一样多的土,把黄豆种子种在花盆里,每隔一周种一盆。也可以用几张餐巾纸,放进有密封口的塑料袋,往塑料袋里倒水,让餐巾纸完全浸湿,在塑料袋中间放4-5颗黄豆种子,让黄豆紧贴在餐巾纸上。接下来把塑料袋封好,用胶带粘在纸杯上(黄豆要用完整、干燥的),每隔一周种一袋。把种植好的花盆或纸杯放在阳光充足的阳台上,摆放一周,隔几天往花盆或塑料袋里加一次水,让土或餐巾纸保持湿润。让学生观察豆子的变化,给自己种植的小豆子起上喜欢的名字,贴上标签,细心观察,开始写观察日记。刚种上时,先让学生猜测:豆子会发芽吗?为什么要加水呢?如果不加水又会怎样呢?过了40天学生,每组学生种植的黄豆都有发芽程度不同的种子,这样种植的目的便于学生同时观察种子发芽和成长各个时期的情况。
  等所有的种植都发芽后引导学生交流: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总结:刚种上时由于感兴趣,孩子们会只要一有时间就去观察,当发现种子发芽时,他们会特别兴奋。这时候老师就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做好记录。上课时他们会争先恐后的回答自己观察到的情況,通过汇报,总结得出以下结论: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过低,种子都不能正常发芽,因此,春天是的温度适宜种子发芽,冬天温度过低,夏天过高)、合适的光照、充足的水分以及空气。满足上述条件后,豆子就会发芽,长出幼苗。
  二、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从实践入手
  在上《风从哪里来》这一课时,我先把孩子们每4人分为一组,让每组在课前准备卡纸1张、铅笔1支(带橡皮)、橡皮泥1块,图钉1枚、剪刀、双面胶、矿泉水瓶盖、一次性塑料杯、一次性盘子。
  上课时教师首先展示制作好的成品,让学生观察组成部分,讲解清楚制作注意事项和制作步骤:(1)在正方形卡纸上,按照时针方向,依次在四角标出E、S、W、N(东、南、西、北)。(2)把一根带橡皮头的铅笔削尖,从卡纸中心穿过。让有字的一面朝上。(3)把铅笔插进塑料杯,再把塑料杯倒扣在盘子上,用橡皮泥固定。(4)硬卡纸剪两个三角形,一大一小,把纸三角分别在吸管两端,做成箭的形状。(5)图钉穿过吸管,扎在橡皮头上。
  告诉制作步骤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制作,等每个小组制作完后进行展示。
  在制作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充分的参与到了其中,有的剪正方形、有的剪三角形、有的写、有的把剪好的三角形往吸管上粘、有的进行组合,孩子们各尽所能、兴趣盎然,用了大概10分钟时间每个小组都完成了制作。
  然后,把制作好的风向标带到户外,让N对准北方,当风吹起的时候,风向标就会随风转动,引导学生观察小三角形的指示方向,判断风的大概方向。三角形指向哪个字母,风就来自哪里。
  总结:有的小组制作的风向图标不能正确显示风向,有的小组制作的风向图标,在起风时不转动,原因是图钉和橡皮之间卡得太紧,没有缝隙。有的小组把两个三角形剪得一样大,指示作用不明显。有的小组剪得正方形太大,做的风向标不美观。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游戏和好玩的实验和制作,知道了风是从哪里来的。
  三、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能力,从动脑入手
  在上《我的木棒是大力士》时,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木棒、盒子、重物。
  上课时故事导入:有两个孩子爬山,一块石头滑下来压在其中一个女孩的腿上,这块石头太大了,不能直接用手搬动,她同伴怎样搬动石头救她呢?
  探究:想办法,找到一根树枝,再找一个支撑树枝的物体(支点),用他们组成一个杠杆,将石头抬起来,让女孩子把退抽出来。
  演示:书本、盒子、棍子。
  解释:作用力距离支点的距离远远大于重物支点的距离,就能将重物抬起。
  然后引导玩跷跷板。同学们都玩过跷跷板吧,那我们先来做一个跷跷板,用两张长木凳子做成跷跷板,先让老师和一个孩子上来演示怎么玩?提问:跷跷板我们从小玩到现在了,那想一想怎么让跷跷板达到两边平衡呢?(有两个方法1.移动两边人与支点的距离;2.改变一边的重量。)
  跷跷板很好玩哦,那它是利用什么原理的呢?(跷跷板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人对跷跷板的压力是动力和阻力,人到跷跷板的固定点的距离是力臂。大人的重量虽然大,但只要大人的力臂足够短,则大人力臂和重量的乘积就能小于小孩力臂和重量的乘积,大人就被跷起来了。)
  总之,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身边周围的一切都有一种神秘感,他们遇到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子者。”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郑集平,郭满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J].化学教育,2005年12期.
  [2]张建玲.浅谈“情境——问题”的数学教学模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甘肃省“十三五”科学规划课题GS[2018]GHB310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88-02  案例背景  小郭第一次让我头痛是在一年级开学第一天,为了认识第一天上学的小家伙些,我拿著点名册开始点名,要求喊道自己的名字就大声答应:到!结果,第一遍清理下来,每喊一个名字都有人答应到,但是点名册上明明是45个孩子,教室里却只坐着44个孩子呀!奇了怪了!再用同样的方法清理一遍,还是不对!神
期刊
【摘 要】本文是笔者在阅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6次出版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后,写得一份读书札记。本文从教师、学生两方面着眼,重点的列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98-01  古人云:“师者,传道受业
期刊
【摘 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系统内各方面共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专业教学的成效并不理想。面对专业类大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普遍特性,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变被动为主动。本文基于湖北美术学院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符合专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挖掘专业领域蕴含的思政教育因素搭建特色活动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动融入人才培养顶层设
期刊
【摘 要】“教师课程领导力”是近些年来教育界普遍关注领导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中首次提出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而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匠”,而应转变身份成为课程的领导者。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巨大资源,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能够改进课程实践和课程建设。那么笔者们在课程实施、教学活动中,该如何实现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助力?这是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对大学生成就动机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通过问卷调查对S大学本科生的成就动机做基本的调查和分析,以此来更好地培养S本科生的成就动机,调动其学习热情,进而对本科生教育产生启发。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利用AMS(成就动机量表)对S大学随机抽取的26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对所获得到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与研究,通过统计数据资料显示出成就动机在性别上的差异对S大学本
期刊
【摘 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探究,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学习历史人物的精神和人格,以期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本文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介绍以师生讲评、学生参观和读书报告三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人物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物探究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 要】大力提升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怀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明确了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三个不同层级及其培养目标,建立了系统的课程培养体系、实训活动培养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地方性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微课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而且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  【关键词】微课;外科护理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34-01  《外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外科临床护理岗位所必备的
期刊
【摘 要】以《导体的电阻》实验课为例,阐述表现性评价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给同行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高中物理;物理实验;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31-02  表现型评价是评价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作与表现的能力,强调学生执行一项任务的能力,而不是回答问题的能力。从事高中物理
期刊
【摘 要】作为教师,最初成为教师的时候,体会到了学习的美丽、教育和学习的喜悦。在教育与现实冲突的时候,为了真正理解孩子们的情况,根据各种情况,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为了指导很多孩子,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始。为了改变孩子们的生活问题,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面对问题的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乡村教师;教育;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