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3388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有很大提高。教师要能适应此变化,就要勇于创新,并把这种精神用到学生身上,使之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1)01-0071-01
  
  创新能力就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课题。笔者在此谈谈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培养体育创新的态度
  
  1 教师必须富有创新能力及态度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师必须成为创新型的教师,必须符合:有一技之长;知识面、信息面要宽;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要高;教学手段要新,教学过程设计要巧、合理、新颖;教师的教态示范要美。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2 创新要以人为本
  教师启发引导要在学生还未想到,但必会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定势与习惯性框框,在教学内容上要以单纯地执行和完成《大纲》,向以《大纲》为基础,补充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或时尚活动的灵活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例如当电视播放NDA比赛时,安排篮球教学并结合学习“三对三”篮球比赛规则;全国甲A足球联赛期间,安排足球教学并结合学习“四对四”足球比赛规则;在奥运会期间当电视播放我国运动员在乒乓球、羽毛球、举重等项目夺冠时,可安排学生进行相应项目的教学与练习。学生个体只有在自身需要的推动下,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态度的升华。
  3 创新必须大胆探索、求新
  体育创新是他人来曾想过、做过的,常常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格局。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难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代替、否定: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和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学生变得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大胆求真、求新。
  
  二 培养体育创新的技能
  
  1 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特征
  教学实践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努力做到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在形成技能的练习中让学生自我表观、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创造性学习。选择情感相融的、有利于实现自我创新活动的练习群体,选择有利于展现自己能力的练习方式等。因为选择就是兴趣:兴趣能激发创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展现自己的独立个性,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展现自己实践中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着他们去思考、创新。
  2 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1)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学习过程自己去发现学习的规律、动作要点及相应原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营造适宜学生思维的环境,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开阔思路。
  (2)问题法。是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为目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法由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受到了教育界广泛的重视,并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许多新内容。
  (3)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对启发学生的思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复习课时给大家3—5分钟时间,两人一组。每人向对方提一个问题,回答对方一个问题,然后抽出几组问题和答案向大家宣布,让大家评判问题和答案的水平。
  这种方法可以打破过去教学中只有教师提问的被动学习局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和迅速应答问题。教师如能在教学中使用得当。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培养体育创新的基本途径
  
  1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上下功夫。运用学习提示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判断,追根求源;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阔学生视野,丰富体育文化,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2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及顽强的意志
  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从学生的不同体育基础出发,选择和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难度、教学方法与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其次要多采用激励性教学评价;第三,鼓励和帮助学生以顽强意志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心理基础。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进的精神
  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一般都强于个体。未来的科技竞争,将侧重于群体集团的竞争。为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进的精神至关重要。同时,这种精神也是孕育创造性的土壤。教学中,可运用合作性的教学目标来激发学生,协同攻关,共同奋进;注意各群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寻求对策,并付诸于运动实践。
  4 激发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获取新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首先是要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了解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当前的水平一学习掌握知识一把知识运用于体育实践一进行自我评价一获取新知”,以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其次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和启发学生去“想一想”、“读一读”、“问一问”、“试一试”,力求自己解决问题。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充分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思维指导下,教师重在探究“学法”,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主动参与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园在参加军队学前教育“十二五”课题《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环保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中开展了从“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到“节约用水,我的责任”两个阶段的教育活动。以班为单位展开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 幼儿 教育 节约用水 方法 环境保护 家园互动  中国分类号:G61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
中国分类号:F014.6  20世纪以来,社会日益分化,市场主体被不断组合,强者愈强,弱者更弱。在现实社会中,特别是在劳动领域、消费领域以及竞争领域,由于主体力量的不对等,存在着大量无意志自由、无选择自由的弱势群体,无法与强者谈及平等。因此在承认他们形式上平等性的同时,还应正视他们实质上的不平等。  一、市场规制  市场规制是指政府部门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许可、认可、限制等手段,对市场主体的
摘要:人文教育在当前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并不突出,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不断挖掘教材人文教育的内涵,提高每位学生的人文精神,让每位学生得到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力,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关键词:人文教育;策略: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1)01-0065-01 
摘要:现代旅游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旅游广告就是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有效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帮助旅游企业获得经济利益。要求广告制作人掌握广告宣传的特点与方法,紧密结合旅游产品的特点和特性,通过有形的视觉效果或劝服性的宣传,迎合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为目的,有效地把旅游产品推广出去。旅游文本翻译是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旅游活动中丰富的文化
摘要:实施新课程需要有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理念在科学领域课程中的重要体现是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地运用化学实验、课本小栏目、基础知识系统化梳理等教学手段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1)01-0068-01    新课程在目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针对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存在着的问题,除教育的知识面太窄,缺乏基本素质的训练等多种不足外,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联想;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1)01-0062-01    创新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的关
摘要:启发式教育是最古老、最传统的教育方法之一。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面对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能高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完美的完成教学目标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启发式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物理;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1)01-0066-02    一 新课改理念与启发式
摘要:如何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内容和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是当前摆在物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详细讲解了探究式教学的一些优点,对解决上述问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实践: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1)01-0064-01    “探究学习”的重要倡导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J.J.Schwab,19
摘要:目的 探讨CBL-TBL联合教学法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40人,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人,分别由4名教师带教。选取口腔正畸学第六版第九章内容使用CBL-TBL教学法进行教学,为期4学时。在课程结束后,就所有学员均进行考核和匿名式问卷调查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CBL-TBL联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理论考核与临床思维考核成绩均有提高,但临床思维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