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采取切实措施,建设一支精干、高素质的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保证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每个高校党委,都应该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坚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建立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和运行机制,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合格人才。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与社会群体对其成员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关于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得这些成员的思想品德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用来解决一定的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经历了一场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同时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西方观念的侵蚀。经过近几十年的冲击,我们社会的一些道德观与许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受到了不良的影响。于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比较困难,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与漏洞,很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忽略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不容乐观,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许多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与不同,严重地制约了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这与学生自身的素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与高校的思政队伍建设相关,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高校思政队伍的建设。
二、当前高校思政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思政队伍建设体制不够健全
当前,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体制不健全。这些学校对思政队伍的建设放在了教师层面,从教师的层面出发,要求思政教师加强自身的素质的提高,仅仅希望通过提高思政教师自身的素质就能加强对整个学校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具体的工作都交由院系进行,而领导小组成员主要由院系负责人兼职担任。这些院系负责人本身工作任务就繁忙,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思政队伍的建设中去。而领导小组成员也基本都是有教学任务的教师,忙于备课、教学等任务,不能专心地从事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缺乏从大局观出发建设思政队伍的思想指导,缺乏完善的思政队伍建设体制。
2.部分学校重视不足
在当前的环境下,各大高校纷纷扩招,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在这个大的发展环境下,很多学校只注重通过增加学校科研成果来增加学校的综合排名,对于思政教育关心较少。虽然当前教育部一再强调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但是部分高校只重视科研成果,对思想政治的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许多学校甚至认为“不出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胜利。许多学校虽然在口号上喊得比较响亮,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种种原因导致了高校对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缺乏对思政工作的思考与研究,更缺乏开展思政工作的紧迫感与责任心,轻视思政工作的建设。许多理工类院校更是不重视思政教育与思政队伍的建设,一心搞理工类的研究,缺乏对思政教育的热情,投入精力少,投入科研资源少,成果更少。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
3.思政队伍不稳定,人员构成不合理
许多高校的思政队伍建设都是在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之后仓促间开展的,许多建设项目的负责人都是从其他院系临时抽调过来或者临时组成的。许多高校的思政队伍的主力军是学生辅导员,由于高校辅导员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这些辅导员因为各种原因,例如薪金待遇、升职空间、工作压力、社会地位等等因素,不能长期稳定地从事辅导员的工作,总是想方设法地进入教学岗位或者行政岗位,甚至跳槽,使得思政队伍建设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并且思政队伍建设的主力军主要是一些较为年老的教师与政工干部,年轻人由于观念的不同,很少有人愿意加入到思政队伍中来,造成思政队伍人员构成严重不合理,青黄不接的局面越演越烈,缺乏相关的人才储备,更缺乏年轻力量的补充与支持。
4.对思政教师培训力度不够,相关投入不足
当前的思政队伍建设,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思政教师的培训。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教师的培训计划需让位给教学任务,培训工作水平有限,不能切实提高思政队伍的水平等等,导致了对思政教师培训的深度和力度不够。同时对思政队伍建设的人力物力经费投入也不足,严重制约了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
三、切实加强高校思政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1.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素质
高校的思政教师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高校思政课程的主要授课人。所以思政教师的素质与思想先进性严重地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果。想要加强对高校思政队伍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高校思政教师素质的提高。由于大学生承担着国家建设的重任,今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大学生,所以高校的教育要保持大学生思想的纯洁性,保持大学生思想与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一致性。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理论思想来武装我们的高校思政教师,思政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信念,同时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扎实的理论储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政治的授课工作。高校要全面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让思政教师做学生成长道路上合格的领路人。思政教师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同时要热爱教学,热爱教学事业,真正高质量的完成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任务。
2.加强恩政队伍的体系建设
加强思政队伍的体系建设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之一。只有加强了思政队伍的体系建设,才能从体系出发,从大局观出发,从整体上加强思政工作的建设。高校要在院系级别以上成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同时将学校主要负责人吸纳为领导小组成员。提高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级别,从根本上提高思政建设工作的力度。从学校的层面出发,开展全校性的思政建设工作。每个院系都要成立院系级别的思政建设小组,直接接受校领导小组的领导与监督,随时听从校领导小组的指示与领导。选拔各院系优秀思政教育人才,积极开展思政队伍建设工作,切实加强思政队伍的体系建设。
3.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
许多学校由于对思政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不能很好地开展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大学生正处于刚刚开始接受开放式教育的阶段,而且思想并不成熟,不能明辨是非,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智 也不完全成熟,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在血气方刚的年龄段,很容易干出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要加强对思政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将思政队伍的建设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同时要加大对思政队伍的建设投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积极选拔优秀的思政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同时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切实做好思政队伍建设的保障工作。
4.强化思政队伍的监督与考核
过去,思政队伍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考核,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建设工作的成果得不到有效地反馈与改进,影响了思政队伍的建设。同时考核机制的缺乏也不能提高思政队伍建设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一是要制定民主、科学、务实的思政工作制度,使思政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要推行行政工岗资格证机制,培养专职从事思政工作的高学历人才,明确工作岗位职责,制定工作考核评估的细化、量化的标准,在政治思想教育、团队活动、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学生就业、特困生工作方面,通过考核,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工作能力突出、业绩显著、群众威信高的同志,要在各方面的评优中优先考虑,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强化对思政队伍的监督与考核工作,通过适度的监督与考核,切实加强思政队伍的素质建设,提高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思政队伍建设任务是艰巨的,这不仅仅关系到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调动一切力量,出色地完成思政队伍的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王晓虹.道德责任:高校道德教育内涵的倾斜点[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3).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人民日报,2004,10.15.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宣网,2008.10.09.
[6]王在朴.新时期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7.24.
[7]刘玺明,陈洪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努力发挥主渠道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2005.7.19.
[8]彭旺林,潘松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4).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与社会群体对其成员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关于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得这些成员的思想品德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用来解决一定的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经历了一场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同时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西方观念的侵蚀。经过近几十年的冲击,我们社会的一些道德观与许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受到了不良的影响。于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比较困难,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与漏洞,很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忽略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不容乐观,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许多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与不同,严重地制约了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这与学生自身的素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与高校的思政队伍建设相关,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高校思政队伍的建设。
二、当前高校思政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思政队伍建设体制不够健全
当前,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体制不健全。这些学校对思政队伍的建设放在了教师层面,从教师的层面出发,要求思政教师加强自身的素质的提高,仅仅希望通过提高思政教师自身的素质就能加强对整个学校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具体的工作都交由院系进行,而领导小组成员主要由院系负责人兼职担任。这些院系负责人本身工作任务就繁忙,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思政队伍的建设中去。而领导小组成员也基本都是有教学任务的教师,忙于备课、教学等任务,不能专心地从事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缺乏从大局观出发建设思政队伍的思想指导,缺乏完善的思政队伍建设体制。
2.部分学校重视不足
在当前的环境下,各大高校纷纷扩招,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在这个大的发展环境下,很多学校只注重通过增加学校科研成果来增加学校的综合排名,对于思政教育关心较少。虽然当前教育部一再强调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但是部分高校只重视科研成果,对思想政治的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许多学校甚至认为“不出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胜利。许多学校虽然在口号上喊得比较响亮,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种种原因导致了高校对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缺乏对思政工作的思考与研究,更缺乏开展思政工作的紧迫感与责任心,轻视思政工作的建设。许多理工类院校更是不重视思政教育与思政队伍的建设,一心搞理工类的研究,缺乏对思政教育的热情,投入精力少,投入科研资源少,成果更少。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
3.思政队伍不稳定,人员构成不合理
许多高校的思政队伍建设都是在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之后仓促间开展的,许多建设项目的负责人都是从其他院系临时抽调过来或者临时组成的。许多高校的思政队伍的主力军是学生辅导员,由于高校辅导员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这些辅导员因为各种原因,例如薪金待遇、升职空间、工作压力、社会地位等等因素,不能长期稳定地从事辅导员的工作,总是想方设法地进入教学岗位或者行政岗位,甚至跳槽,使得思政队伍建设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并且思政队伍建设的主力军主要是一些较为年老的教师与政工干部,年轻人由于观念的不同,很少有人愿意加入到思政队伍中来,造成思政队伍人员构成严重不合理,青黄不接的局面越演越烈,缺乏相关的人才储备,更缺乏年轻力量的补充与支持。
4.对思政教师培训力度不够,相关投入不足
当前的思政队伍建设,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思政教师的培训。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教师的培训计划需让位给教学任务,培训工作水平有限,不能切实提高思政队伍的水平等等,导致了对思政教师培训的深度和力度不够。同时对思政队伍建设的人力物力经费投入也不足,严重制约了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
三、切实加强高校思政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1.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素质
高校的思政教师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高校思政课程的主要授课人。所以思政教师的素质与思想先进性严重地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果。想要加强对高校思政队伍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高校思政教师素质的提高。由于大学生承担着国家建设的重任,今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大学生,所以高校的教育要保持大学生思想的纯洁性,保持大学生思想与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一致性。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理论思想来武装我们的高校思政教师,思政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信念,同时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扎实的理论储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政治的授课工作。高校要全面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让思政教师做学生成长道路上合格的领路人。思政教师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同时要热爱教学,热爱教学事业,真正高质量的完成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任务。
2.加强恩政队伍的体系建设
加强思政队伍的体系建设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之一。只有加强了思政队伍的体系建设,才能从体系出发,从大局观出发,从整体上加强思政工作的建设。高校要在院系级别以上成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同时将学校主要负责人吸纳为领导小组成员。提高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级别,从根本上提高思政建设工作的力度。从学校的层面出发,开展全校性的思政建设工作。每个院系都要成立院系级别的思政建设小组,直接接受校领导小组的领导与监督,随时听从校领导小组的指示与领导。选拔各院系优秀思政教育人才,积极开展思政队伍建设工作,切实加强思政队伍的体系建设。
3.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
许多学校由于对思政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不能很好地开展思政队伍的建设工作。大学生正处于刚刚开始接受开放式教育的阶段,而且思想并不成熟,不能明辨是非,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智 也不完全成熟,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在血气方刚的年龄段,很容易干出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要加强对思政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将思政队伍的建设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同时要加大对思政队伍的建设投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积极选拔优秀的思政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同时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切实做好思政队伍建设的保障工作。
4.强化思政队伍的监督与考核
过去,思政队伍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考核,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建设工作的成果得不到有效地反馈与改进,影响了思政队伍的建设。同时考核机制的缺乏也不能提高思政队伍建设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一是要制定民主、科学、务实的思政工作制度,使思政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要推行行政工岗资格证机制,培养专职从事思政工作的高学历人才,明确工作岗位职责,制定工作考核评估的细化、量化的标准,在政治思想教育、团队活动、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学生就业、特困生工作方面,通过考核,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工作能力突出、业绩显著、群众威信高的同志,要在各方面的评优中优先考虑,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强化对思政队伍的监督与考核工作,通过适度的监督与考核,切实加强思政队伍的素质建设,提高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思政队伍建设任务是艰巨的,这不仅仅关系到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调动一切力量,出色地完成思政队伍的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王晓虹.道德责任:高校道德教育内涵的倾斜点[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3).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人民日报,2004,10.15.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宣网,2008.10.09.
[6]王在朴.新时期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7.24.
[7]刘玺明,陈洪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努力发挥主渠道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2005.7.19.
[8]彭旺林,潘松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