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特点及教学方法探析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在当今的现代化社会,要推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促进国民体质的不断提高,必须要从学校体育抓起。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为了快速实现这一目标,促进学生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进基础教育改革,就必须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它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小学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全面的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少年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在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 小学体育;特点;教学方法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的特点
  要衡量一个人的体质状况,身体素质是其中的重要标志,因为它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它主要有五个方面组成,分别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
  (一)力量素质。儿童在少年时期的力量素质较差。因为他们的肌肉纤维在这一时期较细,同时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完善的协调功能,肌肉群的活动也不协调,并且儿童少年宽度和体重的发育要晚于长度的发育。种种原因导致他们在这一时期没有强壮的力量素质。针对少年时期力量素质的特点,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应该采取强负荷的练习,而应选择轻负荷,动作频率较快的练习,以此来练习速度性力量,以完善中枢神经体统的协调功能和肌肉群的协调能力。应避免采取重负荷的和长时间的练习,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关节损伤,同时会抑制儿童少年的骨骼生长。
  (二)速度素质。发展速度素质的最好时期是小学阶段。因为儿童少年在小学阶段大脑皮质更易兴奋,并且这一时期他们的灵活性高、反应也快。针对小学阶段少年的这一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反应速度快和频率高的教学手段来发展速度素质。短跑宜于儿童少年练习,因为它速度快,频率高,可以很好地发展儿童少年的速度素质。
  (三)耐力素质。由于儿童少年的年龄较小,速度有,但耐力不足。所以要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耐力练习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发展耐力素质,必须要符合少年儿童的身体适应能力,应该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安排耐力练习的强度应适当合理,并应间歇性地逐步延长持续时间。以此来增强耐力。
  (四)灵敏素质。灵敏在身体素质发展中属于一种综合素质。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灵敏,它不仅与速度和力量素质的发展有关,同时人体对空间定位和时间感觉的能力不同也会影响灵敏素质的发展。为了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活动性游戏和各种基本体操来锻炼儿童少年的灵敏能力。
  (五)柔韧素质。发展柔韧素质应从小抓起,因为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为什么这样说呢,儿童少年关节的运动幅度大于成人,他们的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大,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发展儿童少年柔韧性的练习。此外,不能盲目的发展儿童的柔韧性,还应注意到柔韧性与肌肉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探析适应小学生特点需求的教学方法
  (一)儿童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的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我们应该针对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儿童化教学。儿童的心理是非常单纯的,他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他们的大脑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儿童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最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应该是比较直观、形象的一些。教师组织的体育教学应该迎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教学活动应该能够使儿童感兴趣,乐于参与,而不应该把教成人的那一套用于儿童的教学,单纯的技术传授不利于儿童接受。在实际教学中,有些体育教师打破常规,大胆尝试,在小学教学中运用一些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这不是不可以尝试,但有些先进技术并不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
  (二)兴趣化。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化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的特点就是爱玩好动、对新鲜的实物比较感兴趣,而对过多的重复的练习比较厌恶,因此,体育教学手段不能太单一,只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老师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时让学生长时间练习一个动作,他们对此就没了兴趣,感到枯燥乏味。对于这种情况,加之学生好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再次活跃起来。此外,教师自身也应该做些改变,对于动作的讲解要形象生动,示范要标准到位。
  (三)游戏化。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游戏教材,因为小学生对有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游戏非常感兴趣。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一点,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为了使体育课顺利进行,可以把游戏法用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阶段的儿童年龄小,没有定性,自制能力差,不能把注意力很好的集中。单纯枯燥的练习容易使他们产生疲劳,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选取多样化的游戏方式,加深直观、形象化教学,保证学生对每一个游戏都能感兴趣。
  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各种机能能力构成了身体素质。但不仅仅如此,身体素质同时是人体内在综合机能的集中反映,因此,要衡量小学生体质强弱,身体素质的好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时期,他们的机体也正是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重复单一的练习会造成不均衡的机体发展,为了保证学生各种身体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平衡和谐发展,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秋兰.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
  [2] 姬宝林.浅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9).
其他文献
在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余姚(平原)、临海(丘陵)、龙泉(山区盆地)和景宁(山区梯田)进行单季稻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实践.减肥主要包括减少总施氮量、氮肥后移、增施钾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公体课进行调查,目前高校公体课的教学改革面临着教学内容繁多,重复排列,学生兴趣得不到培养,个性和特长得不到发展等问题,以公体课兴趣分组教学改革常规教学模式,以兴趣分组教学为切入口,整合学校的体育设施和教师资源。  关键词 高校 公体课 兴趣分组  高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体育教育因其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本功能,在整个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形态和生理系统的健康发展,在学生的益智、道德教育等方面,也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体育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学业负担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一种现代游戏方法,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活动。同时,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并能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在排球教学中,根据课的内容和任务及其结构特点,恰当、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教学,可以更好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针对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育的现状,体育教师应该做出教学调整,改变教学策略,为提升体育教育质量想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育 质量 现状 提升对策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一)初中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100米跑是一项强度很高的无氧运动项目,在体育高考中占据很大的地位,它要求考生反应速度快、平跑能力强。然而,很多体育考生往往缺乏运动基础,要想在体育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需要熟练掌握100米跑的技术要领。  关键词 100米跑 体育高考 技术要领  在体育高考中100米跑是最主要的考试项目,它分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中学体育教育和设置体育课程,不但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但是现在中学体育教育的现实与上述精神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中学体育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关键词 学生主体 体育意识 主体性教学 体
通过文献研究,从供方的质量、价格、需方的健康需要、支付能力四个方面来探究患者就医机构选择影响因素,基于2016年CFPS数据库采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进行患者的就医机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