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ky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性知识”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吉尔兹的核心理论,基本观点就是由于知识总是在特定的地域和文化情境中产生并得到解释的,所以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历史的区限性,还具有区域的局限性,那么我们在学习普遍性知识的时候,应着眼于地方,实现对普遍性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即如吉尔兹所讲,“把对所发生的事件的本地认识与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本地联想联系在一起”。因此,地方性知识应该作为普遍性知识的必要理解和补充,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困惑
  中职德育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教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学生思想上出现了新特点,教育出现了新问题,给中职德育课教学带来以下几点困惑。
  (一)社会带来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在顺德这样经济发达地区,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外地教师,这些教师能够给学生带来广阔视野的同时,却忽视了地方性知识。所以,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道:“某某学生真差劲,连某某人、某某事都不知道。”其实,我们有没有想一想,为什么不能用地方上的人和事来教育学生呢,地方性知识同样可以以小见大,落一叶而知秋。
  (二)学生带来的困惑
  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低的学生,他们对遥远的事物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尤其在没有升学压力的状态下,学生对抽象性强、与己无切身利益关系的知识学习缺乏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带来的困惑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还停留在“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缺乏具有体验感和亲切感的讨论和共鸣,势必会造成中职德育课的枯燥乏味。
  由以上几点原因,中职德育课逐步变成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再加上个别德育课教师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出现了学科边缘化、教师边缘化、待遇边缘化的迹象。
  二、地方性知识在德育課中的作用
   中职德育课大纲指出:中职德育课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行为养成相统一,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基于以上因素,发挥地方性知识的作用,有以下三点优点。
   (一)地方性知识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而存在。另一方面,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是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二者不能互相代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普遍原理与地方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到“用学生的语言授课、用学生的生活讲理、用学生的感受领悟”。
   (二)地方性知识是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和分析社会的切入点
   德育课教学除了要满足让学生掌握德育课的基本知识之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能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二是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问题,用自己的实践去解决问题。
   吉尔兹认为:“在阐释中不可能重铸别人的精神世界或经历别人的经历,而只能通过别人在构筑其世界和阐释现实时所用的概念和符号去理解他们。”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理论知识,离不开他的语言、他的生活和他的思维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切入点就是地方性知识。
   (三)地方性知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地方性知识对学生具有很强的体验感和说服力,也许他们不会清楚远在天边的国家大事,但他们绝对喜欢自己身边的细微变化,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对学生来说更加有趣而吸引人,哪个村的选举、哪家公司的发展、哪个学生的成长历程、哪起交通事故都会牵动他们的神经,在教学实践中证明,凡是善于运用地方性知识的老师,在课堂上往往更有亲和力。
   所以,德育课教师应当利用地方性知识来理解和补充普遍性原理,促进德育课从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实践型转化。
  三、构建德育课地方性知识的几个方法
   (一)编写地方教材
  由于德育课地位的特殊性,国家明确规定不能对教材进行修改、删减及校本化,国家在对德育课教材进行规范的同时,还鼓励各地编写适合本地区的辅助教材,鼓励各学校将地方性知识以校本教材、辅助教材、课外读本等形式收集编写。为此,各个学校可以将德育课的教学资源整合为: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三者相结合,将普遍性原理与地方性知识统一运用于教学之中。
   (二)建立地方性知识资源库
   每所学校都应该组织德育课教师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情感,收集身边的素材,整理身边的故事,建设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扩展性的地方性知识资源库,改变传统教学中教材、参考书是唯一的信息源的现象,为老师提供本地的、大众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资源库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采用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更好的教学过程,优化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增加地方性知识的考试内容
   在考核形式上,德育课要改变“重知识的掌握,轻知识的运用”的考核形式,实现考核范围的拓展化、考核形式的多样化。考核的范围要着眼于地方和大众,增加具有共鸣的地方热点问题的考核,考核形式可以有实践活动、运用分析、答辩等多种形式。通过加强学生的体验感,实现知、情、行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了在考核形式上提高该课程实效性的目的。
   吉尔兹认为所谓“文化”,是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是为大众所知晓的语言、行为等现实的展现,对一个群体而言,文化是大众的、地方的。所以,对于德育课来说,这种源于生活、忠实于生活、寓教于生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如果在一堂德育课上,充满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充满了学生的提问和争辩、充满了关切和求知欲,那么,这堂课一定会让学生感觉很“出彩”。
   责任编辑 朱守锂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通过对中职教师队伍中存在问题的总结发现,行业技术发展速度特别快,学校往往无法提供先进设备供师
学习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究学习所表现出的一种认识倾向,也称认识兴趣。它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对人的智力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将注意力转移在学习对象上,使观察和思维变得敏锐,内在动力被激发和强化,对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推动作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孔子曾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2021年5月13日-16日,第十二屆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在青岛隆重举行,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郑雪儿、颜鋆同学荣获中职学校组一等奖,以总分第一名荣获中职学校组团体一等奖。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44所院校的1035名选手参赛,其中中职学校65所,选手124名。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选手在理论考核、导游讲解、才艺展示三个环节中和来自兄弟院校的选手激烈角逐
一、引言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素质良莠不齐,失落感和自卑感较为严重,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情绪较突出,这给光电专业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专业技能实训课的教学。针对这种现状,如何才能有效摆脱这个教学困境?想必是广大职教工作者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歌德说过:“兴趣比智力更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主动学习最大的动力。如果在实训课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先教后学”以教师为中心的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大多是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线。这种灌输式讲授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创新,编写了《初级会计实务》“导学案”,让学生线下学习有了抓手,借助“蓝墨云”线上教学平台,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供同行商榷。   一、《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初级会计实务》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之一,是初级会计职称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大赛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为宗旨,以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面向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基本覆盖职业院校主要专业群,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是对接产业需求、反映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学生技能赛事。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得到
最近,国务院和广东省分别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两份文件都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鼓励校企共建重点专业、区域综合性产教融合高水平公共实训中心或实训基地等。4年前,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开始类似的探索,引入企业力量,共建企业工作站,共同实施基于“关键岗位人才定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广东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计划(2015-2020年)》背景下,我校将工作室作为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培养具有现代审美意识和现代设计能力,适应国际设计潮流及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视觉传播设计技能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产业发展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形态
“家校共育”是新时代的教育突围之路。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构建学校和家庭双主体合力育人的长效机制,让学生在“家校共育”的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设立为学校的“家庭教育周”。5月9日至16日,首届“家庭教育周”系列活动隆重举行。  早在2016年10月,東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就被东莞市市委宣传部确
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批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   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