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增长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e594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在21世纪最初十几年的高增长是一个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但这场高增长的原因迄今没有得到充分讨论.研究表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国基础结构之下,以工业体系为载体的有用知识体系和社会能力的累积性成长.这个累积性的演进过程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直没有中断过,而在21世纪初出现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一系列有利的条件下,蕴藏在中国工业体系和中国人民之中的能量得以迸发.这种能量的内在经济机制可以由递增报酬来解释,而使其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条件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人民广泛参与.因此,对于中国经济还能不能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和确定的.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仍然可期.
其他文献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念厚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高度契合现代政治的文明与理念,在引经据典中展现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品格.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念包含了以“民为邦本”与“正己修身”为旨归的价值品格、以“德法合治”与“选吏用人”为合力的实践品格、以“改易更化”与“居安思危”为辩证的精神品格、以“亲仁善邻”与“天下大同”为大道的民族品格.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念中的四重文化思想品格蕴含着文化自觉的精神基因,彰显了融汇古今的政治哲学智慧,其内生性与超越性为中国与世界文明贡献了崭新成果.
11月30日,台湾青年企业家沈阳都市圈行活动暨沈台产业合作对接会在沈阳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主题是“共创、共赢、共享”,由沈阳市台办主办,旨在推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与台湾青年交流合作,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促进沈台两地高质量融合发展.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并在南宁、广州、北京、鞍山、抚顺5个城市设立分会场,沈台两地青年企业家近500人出席活动.活动中,沈阳市发改委、工信局、国资委围绕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现代服务业、数字沈阳、国企混改等作情况介绍,鞍山和抚顺有关部门进行投资环境推介,来自南宁、广州
期刊
随着祖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和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台湾青年选择来大陆发展,广大在鄂台湾青年在不同领域展示才华抱负,书写台湾青年在湖北拼搏奋斗的青春故事.rn“能在英雄之城当教师,培养新时代建设祖国的接班人,何其有幸.”日前,台籍青年教师、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吴钰萍动情地说.
期刊
12月1日,“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通过视频方式在沪台两地同步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台北市市长柯文哲出席论坛并致辞,上海市副市长陈通、台北市副市长蔡炳坤作主题演讲.rn寄托人民未来生活愿景rn龚正表示,“双城论坛”是两岸城市交流的响亮品牌,以“新经济新发展”为主题的本次论坛,寄托了两市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台北有许多值得上海学习借鉴的先进理念,我们期待与台北分享经验、加强合作.“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岸同胞都是一家人,血脉相连、骨肉天亲.”我们将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一
期刊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是考试还是形式,这是实践中和学理上有待解释的问题.在栖居制度主义视角下,答辩制度是地方性的制度意义的合流,地方性的制度意义处于集体文化中.本文采取跨个案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外部组织环境相同的三个学系建构的答辩制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三个学系在外部制度环境的约束下,在行动和互动中建构出“责任制考试”“通过仪式”和“学术仪式”这三种地方性的制度意义,分别体现了关注点为论文质量、学缘关系和学术自由的集体文化.本文进一步对多样性答辩制度的意义所反映的三个学系对于“合法性”的共同追求和处于“制
居委会行政化具有多重面相,以往研究多聚焦于居委会被动行政化.本研究聚焦于居委会行政化的主动面相,遵循组织与制度的分析进路,从对苏南地区宜街居委会在社区场域中与不同主体在不同界面的互动逻辑、策略构成以及行为选择的深描中发现,居委会通过对行政体制与惯习的“拟制与延续”、内生性关系实践中对社区自组织的服务吸纳,以及跨越边界关系实践中对辖区单位、企业的资源汲取,呈现“科层为体、自治为用”的主动行政化逻辑.
巴西法治道路存在明显的秩序短板,这与其现代国家构建问题有关.从法治的秩序维度考察,巴西独立以来的法治道路与英国等西方主要国家先“治民”、后“治官”最后才“治王”的路径正好相反.在“治王”方面,巴西的皇帝、将军和总统在不同时期构成巴西法治建设的最大障碍,驯服“王者”并不容易.近40年来,通过国会两次成功弹劾,巴西总统的权力已经得到极大限制.在“治官”方面,“洗车行动”开创了一个法检警协同合作的反腐败新模式,法治反腐取得重要成就.但是,巴西法治建设在“治民”方面长期表现不佳.巴西法治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现代
进入21世纪后,美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拉美裔成为人口最多的少数族裔群体,并开始在美国政坛显示自己的政治实力,但拉美裔是否已经摆脱了政治上“沉睡中的巨人”状况,还存在争议.本文以美国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目前拉美裔人口的状况与特点,指出随着拉美裔人口剧增,他们手中的选票变得越来越重要,拉美裔成为两党的争夺对象.但拉美裔人口红利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政治力量,其原因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通过探讨拉美裔人口的新变化,本文认为拉美裔自身的复杂性,如民族来源繁多、阶层分化显著、政治诉求不一、居住分散等,
以“同心奋进新征程·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南昌)青年学生交流营活动,于12月6日至8日在南昌举办,南昌大学台籍学生和南昌职业大学学生共50余名两岸青年参加活动.通过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重点企业发展、历史人文景观、美丽乡村建设、前沿科技场馆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领略人文之脉、体验风情之美、追随时代之光.大家感受到了南昌城市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感受到了祖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强化了同根同源的思想认同、文化认同,增进了两岸青年学生的情谊互动.
期刊
2000年以来,拉美裔逐步成为美国选民规模最大的少数族裔,在历次大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2000-2020年间的6次美国大选数据为基础,观察美国拉美裔选民在大选中的投票情况,发现其半数以上保持着对民主党候选人的认可,1/4稳定支持共和党候选人,但支持率存在较大幅度摇摆,这主要取决于拉美裔选民的政治取向变化.据观察,影响拉美裔政治取向的主要因素有宗教因素、政党认同、议题因素和候选人因素.其中,宗教因素和政党认同总体较为稳定,对拉美裔政治取向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影响.而因为议题和候选人因素容易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