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大学数学应用性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独立院校大学数学教育的特点:时间短、课程多任务重,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忽略了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多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状,文章提出了“独立院开设大学数学应用性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广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适应更高层次的学习,以及提高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独立院校;大学数学;应用课程;数学实践能力
  一、开设数学实验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独立院校大学数学教育的特点:时间短、课程多、任务重,造成了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多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局面.其结果是:一方面,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知识面相对狭窄;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在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系统培养和锻炼,使得他们只懂得“学数学”,而不懂得“用数学”。从而不能适应更高层次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是不利的。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认为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也是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开设合理的数学实验课程。
  根据上面提出的以及在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开设数学实验,首先要有三个方面的目的:第一是加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将抽象理论形象化,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的本质精髓;第二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计算速度及能力,将繁难的计算通过计算机简单地求解;第三是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训练,综合运用,提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将数学真正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简单地说,数学实验的目的就是:理解、计算和应用。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数学实验内容,对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做到理论清楚,应用灵活,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开设数学实验课的可行性
  在过去的年代里,如果想要了解数学理论的本质内涵,那么,我们就必须沿着当初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等自然科学的前辈们走过的路,仔细地分析他们所研究的具体事物的本质,通过追随他们的脚步,来发现数学的理论本质。但是这样的过程是作为普通学习者无法做到的,我们只能将现实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然后从简化的形式中,找到理论的脉络。然而这样的一个简化过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只有出现了计算机之后,有了计算机对现实的模拟,我们对理论的分析过程才有了简化形象的可能。而过去我们教授的数学知识、数学学习的最原始的目的,就是进行计算,但是十分遗憾的是,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都很差,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教材中的习题技巧性比较强,让学生觉得内容繁难,又没有实际意义。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是不是真的没有意义呢? 客观的说,是有意义的,但是由于强调过分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理论的兴趣。那么,这样的计算内容怎么解決,目前已经有了MAT2LAB、MATHEMATICA、MAPLE、LINDO、LINGO、SAS、MATHECAD等多种数学计算软件,它们或者对于大多数数学问题都有所解决,或者对某个方面的数学问题有方便准确的求解。那么,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软件的使用能力。而MATLAB、MATHEMATICA等已经有大量的教学书籍可以参考,学习容易,对于计算机硬件要求也不高,很适合高等院校用于教学。
  三、目前国内数学实验课程开设的状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下期开始,数学实验的思想和内容引入我国高等院校,在上个世纪90年代,数学实验在一些院校中开始大规模开设,近几年,数学实验大有燎原之势。尤其是我国举办数学建模竞赛以后,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程被各各高校列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而独立院校的宗旨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独立院校更应该与各大院校保持一致,坚定不移的开设数学实验等应用性课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计算机及相应数学软件、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洞察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激情。
  四、数学实验课程开设的点滴体会
  从2009年开始开设大学数学实验课程至今,我校已有三届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包括工科、理科、管理学科)开设了大学数学课程实验,经过几年的实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果。
  1、该实验课的开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数学课程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初步掌握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结局实验问题的全过程,通过计算机和数学软件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不仅仅是公式定理的推导,套用和手工计算的结论,它还反映了学生对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建模方法,计算机操作和软件使用等多方面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需要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为数学建模奠定了基础
  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课对数学的方法的理解,使抽象的数学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参与到数学应用的实际中来,初步具备通过“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为数学建模课程和竞赛打好基础。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数学实验思维量大, 思维性强, 很可能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 因此教师要根据问题方向, 广泛阅读相关书籍, 进行深入的思考, 把握实验的实质、知识结构、内在联系、逻辑依据和知识体系, 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创新意识。
  2.数学实验中计算机使用只是手段, 学生应精力集中地进行数学方面的探索, 不提倡学生提前预习, 因为预习往往使学生先入为主, 失去重新探索过程的意义, 但实验完成后要全面系统地总结复习。
  3.数学实验是有控制的开放教学, 是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但开放不是任其自然, 教师仍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指导者、启发者、帮助者,也是学生实验活动的观察者和共同实验者。教师备课重点不是讲什么内容和怎样讲解, 而是如何设计问题情景,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另外数学软件包也是开放的,可以用Matlab, lingo软件作为实验平台, 也可用其它软件进行实验。
  六.结束语
  通过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等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得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自觉主动地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大学数学应用性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意义重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独立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独特作用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尚志,陈发来,等.数学实验[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兵团,桂文豪.数学实验基础[M ].北京.北方交通大学社,2003.[3]李卫国.高等数学实验课[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
其他文献
采用70%的针叶木浆和50%的阔叶木浆,经打浆处理可以生产合格的吸管包装纸。其中,针叶木打浆度80~82°SR,湿重7~7.5g,阔叶木浆打浆度50~52°SR,湿重1.5~2g,添加1%的CMC和0.01%CPAM,在长
不久前,由金光APP投资兴逢的广西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的配套环保工程戚回收项目正式交付安装,目前工厂的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进入了环保设备安装的关键阶段。
如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影响着各个领域,"互联网+"已经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热点。互联网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高等教育"相结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新模式、
摘 要:为了检验水处理设备的机械性能和制造、安装质量,安装施工完华后,应以水或空气等介质进行单机试车,本文对污水处理站工艺设备的单机调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单机调试、安全措施  一、单机调试  1、旋转式机械格栅  在无水条件下,空载运行2小时,应传动平稳,栅片运动位置应准确、无卡位、突跳现象,过载装置动作灵敏可靠。同时进行现场负载试验,在最大设计水位条件下,检查清污效果,栅片上的垃圾应无回落
数字图书馆的核心理念是实现人类对所有知识的普遍访问!人们习惯把这种理想概括为“5A”目标:“任何用户(Anyuser),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获得任何图书馆(Anylibrar
随着航空大学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带有时代特点的案例教学、翻转教学更多地出现在课堂上。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员的指导下,组织学员对案例的阅
在高等职业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指导下,"重技能、轻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备受社会质疑,全人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调研显示,高职院校
摘 要:习题讲评课是迎接高考复习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在高三地理复习中,通过诊断学生在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帮助学生补救地理学习中的漏洞,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和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习题讲评课;诊断;反思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习题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其成效直接影响整个复习备考。因此,如何提高习题讲评课的实效性,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记录了笔者的
2008年5月27日至29日,第十四届瑞典国际制浆造纸博览会(SPCI 2008)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展会由瑞典纸业工程协会(SPCI)、Adforum公司及瑞典斯德哥尔摩展览
本文主要分析在低碳视角下我国经济税收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税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