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叩寻的悲歌——论《牡丹亭》的生命意识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显祖的《牡丹亭》貌似一个大团圆的爱情故事,实则演绎的是一曲生命叩寻的悲歌,在生死选择之中、幽冥变幻之间闪烁着强烈的生命意识。这是作者以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古老而又新鲜的生命哲学的解构,是对生与死的叩问和反思,具有理想主义的折光。
其他文献
用ABC免疫酶标染色观察24例肝癌、15例肝硬化、9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14例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9例急性乙型肝炎及11例正常肝组织中S-100+树突状细胞(DC)情况。结果:肝癌组DC数量较所有组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组较除肝癌组以外所有组高(P<0.05);正常组较所有乙型肝炎组高(P<0.05),HBsAg阳性肝癌组较HBsAg阴性肝癌组高(P<0.05);肝癌组织中DC主要分布
目的总结老年人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统计本院24年间经病理确诊的老年人多原发恶性肿瘤57例,从检出率、发病年龄、发病部位、间隔时间、死亡原因、肿瘤组合等方面加以分析。结果57例中,2癌45例,3癌10例,4癌2例;死亡43例,尸检率88.4%;发病(或发现)年龄60~80岁37例(64.9%);发病部位前4位依次为:肺、结肠、前列腺、胃;发生于同一或成对器官的肿瘤16例;同时性肿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