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感悟浅析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nbin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激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科学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是科学精神的精髓。科学教学的核心是实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激励学生;了解科学;感悟科学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
  首先,观察是认识新事物的首要感知,观察也是科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其次,在教学中,那么观察具有哪些性质呢?客观性:这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教育学生对待科学要实事求是,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观察到的现象。持久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品质,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敏锐性:引导学生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全面性: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使其观察效果更全面。选择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抓住观察的重点,明确观察的方向。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准确、全面、细致地观察,养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习惯。我们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就要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点拨。例如:教学《昼夜交替现象》一课,学生在模拟实验时,指导学生认识到要观察必须先确定观察点。在地球不自转绕着太阳转、地球自转同时绕着太阳转、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地球自转太阳绕着地球转这四种实验中认真观察,观察点到底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点并没有都发生昼夜交替现象。学生对出现的这些不同现象产生疑问,就更想了解,更想学习,老师就很容易把学生引导到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培养学生观察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主动科学实践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学习习惯。倡导“做中学”,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遇到问题,不是依赖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而是如何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自觉主动地去实践,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动手前先动脑,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活动中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并用,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养成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认识空气》的教学中,空气和水一样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水占据一定空间,空气也占据空间吗?怎么感觉空气的存在?学生根据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讨论、设计,先提出预测,提出实验方案,再选择方法和仪器、药品,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验证自己的猜想。讨论后得出:刮风的时候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对于空气是否也占据一定空间的问题,意见不一致。同学们提出了几种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方案。拿烧杯、纸和胶布,在组长的组织下做空气实验,有条不紊地验证了猜想:空气占据一定空间。同时,教育学生要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和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活动的感悟。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获取了有关空气的很多知识,充分体现了科学实践的快乐,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引领学生充分利用资源,激励学生善于总结反思
  学生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有时得不到预期的结论。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要给探究者提供反思机会,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最终获得成功。所以,在小學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善于总结和比较,培养学生喜爱科学实践的精神。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可用资源,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家里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小学科学教学中,室外观察题、技能训练题、创造思维题大多与周围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用小制作和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去探究问题的实质,进而获得结论。让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进而激发学生观察身边现象的习惯。例如:汽车司机夜间行车时,驾驶室内不能开灯,为什么?教师因陋就简,巧借身边的事物来解释。晚上将室内电灯打开,让学生站在玻璃窗前观察玻璃:当电灯亮时看到的尽是室内物体,而看不到室外的物体;当电灯熄灭时隔着玻璃可看到窗外的物体,就看不到室内物体了。由此,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尝试说明汽车司机夜间开车为什么不能开灯的原因。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激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科学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善于利用课外资源,自主地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培养情感,培养素养,有效地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氟比洛芬酯是一种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通过在脊髓和外周抑制环氧化酶(COX)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手术创伤引起的痛觉过敏状态,因其没有呼吸中枢抑制作用的特点,常用于硬膜外、
2009年紧张激烈的高考已经结束,目前已进入新生报到阶段,但还有一些考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准备选择复读。2010年高考我国大部分省份将完全按高中新课程标准命题,而课改后的课程内
摘 要:多媒体教学在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辅助作用,它的直观性、生动性、多样性和丰富性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本文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辅助作用为题,对它的优缺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辅助作用  1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好处  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语
颅内动脉瘤是导致患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颅内动脉瘤多是自行破裂后行脑血管造影确诊,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有独到的作用,但
大面积衍射光学元件(DOPs)广泛用于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ICF)实验装置中,常见的有色分离光栅、光束采样光栅(BSG)、脉宽压缩光栅(PCG)和全息相位板等。PCG一般都是通过全息曝
术后精神障碍(postoperative psychonosema,POP)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常见的精神症状有:抑郁、幻
目的前瞻性对比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与硝酸甘油(NIT)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AMI-CDF)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安全性。方法连续住院的42例发病在12~24h的前
[摘 要:分析PBL教学法在眼科麻醉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选定本院麻醉专业学生50例,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对照组(25例,采纳传统教学)、研究组(25例,采纳PBL教学法),比较考核成绩(技能操作成绩以及专业知识成绩)、学生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考核成绩、学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可比较。  2.方法  (1)对照组(传统教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对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越来越高,我们需要让高中生能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将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引入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来。教师通过对教学方法的集体探讨,然后通过课前备课,课后总结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
介绍了一种煤矿井下斜巷猴车节能运行系统。并对猴车节能运行系统的组成、系统节能运行原理、主要特点和经济效益等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