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物流;冷链;配送;策略
  
  一、冷链物流概念及分类
  所谓冷链(ColdChain),是指将易腐、生鲜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把易腐、生鲜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等各种问题集中起来考虑,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确保易腐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一项低温系统工程。目前冷链适合的食物包括:
  1.冷藏食品,适于在O℃一7℃保存。比如:生鲜蔬菜(叶菜类、截切生鲜蔬菜)、果汁、牛乳、乳饮料;以及日配品(豆腐、乳制品)、加工肉品(香肠、火腿)等。
  2.冰温食品,适于在一2℃一+2℃保存。比如畜肉品(牛、猪、羊肉)、禽肉品(鸡、鸭肉)、水产品(鲜鱼、贝)等。
  3.冷冻食品、冰品,适于在一18℃以下保存。比如冷冻蔬果、冷冻调理食品(水饺、包子、比萨)、冰淇淋等。
  4.超冷链食品,适于在一50℃以下保存。比如生鱼片等。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及大型快餐连锁企业,还有一些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目前,中国冷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
  截止目前,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与国外的差距十分明显。我国农副产品流通量很大,每年的蔬菜产量达3亿吨,水果产量超过6000万吨,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因无法实现冷链流通,从农场到批发市场,新鲜果蔬通常未能做预冷处理;在初级加工和分拣区没有低温制冷环境;加上储藏方式和消费方原始,每年有8000万吨的果蔬腐烂;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其中80、90%以上的生鲜食品是采取常温保存、流通和初加工手段。据统计,常温流通中果蔬约损失20%~30%、粮油巧%、蛋巧%、肉干耗3%,加上食品的等级间隔、运输及加工损耗,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出现中断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冷链未形成体系,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无法得到控制和整合,对于处于下游的连锁超市生鲜经营者来说,其上游始终是处于运作不顺畅、不稳定的状态,并且在生鲜经营管理流程中会更多地考虑生鲜冷冻加工和经营过程本身,而对生鲜冷冻供应链上游的冷冻冷藏商品采购环境和物流配送的影响却疏于认真考虑。
  2.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
  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中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使有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的流通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目前中国有18000家运输公司的物流公司,其中没有一家第三方冷藏货物供应链服务商能提供覆盖全国的服务,第三方冷藏保鲜物流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
  3.冷冻冷藏技术落后、设施陈旧
  目前国内各个冷冻冷藏企业的制冷技术仍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保留着以往的老一套制冷工艺和技术,相当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冷冻冷藏质量监控、车间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卫生管理和包装技术仍与国际标准有较大的差距。另外冷藏仓储基础设施滞后,现代化的冷冻冷藏车严重不足,而目前运营中的冷藏运输设施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制冷技术和工艺落后,缺乏规范式的保鲜冷藏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中国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
  4.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由于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是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一F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例如:在冷库建设中就存在着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三、加快我国冷链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1.加快冷链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冷冻冷藏产品的配送将更加注重第三方物流由于冷冻冷藏产品的特性,对于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从单个企业来讲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通路配送服务则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
  2.利用先进的技术改进冷藏运输及储藏管理
  发达国家在大规模使用冷藏集装箱的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冷藏运输实施全过程控制,如美国、日本的计算机联网管理系统和欧洲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都在冷藏运输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国也应积极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的运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简化冷藏车运输的计划、审批手续和空车调配环节。保鲜是消费者对冷冻冷藏产品的第一要求,由于冷冻冷藏产品的品种越来越繁多,储藏也就比较麻烦,通过计算机系统可将产品与其储架的货位输入到冷冻冷藏产品的数量及储放位置,进行及时地提货和补货,同时可及时了解到产品的保质期、库龄等信息,从而提高冷链物流的作业效率与管理水平。
  3.发展先进的冷藏运输设备
  国外冷冻冷藏物流之所以迅速发展,冷藏运输装备的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发达国家己逐步淘汰了冰冷车和机冷车,在20世纪80年代后以年均递增15%的速度推广使用冷藏集装箱,目一前己广泛采用机冷式冷藏集装箱,并有通风、气调、液氨、保温、冷板等多种类的冷藏箱,极大地促进了冷藏运输的发展。针对当前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我国冷藏运输应积极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应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
  4.建立冷冻冷藏品加工配送中心,实施共同配送
  物流配送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服务水平与降低配送成本,目前冷链物流轉向多品种、小批量的运输己成必然趋势。通过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和运作,对连锁企业内部的销售能力和库存进行重组,可以提高门店冷冻冷藏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加强采购谈判能力,有效地建立起统一的冷冻冷藏品采购验收标准并在经营中统一执行,减轻单店生鲜冷冻区的管理压力,以冷冻冷藏品加工配送中心为核心,向冷冻冷藏供应链的上游延伸,使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与供应链上游的沟通更加顺畅,商品采购供应更有保障。共同配送是为提高物流效率,对许多企业一起进行配送的方式,共同配送可提高车辆装载运输效率,形成规模效应,从配送成本角度考虑,共同配送较厂家直送、一般配送更为经济,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韩菊.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研究.科技信息[J].2009.
  [2]李万秋.冷链物流中心管理.物流技术与应用[J].2006, (10).
  
其他文献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爱是教育的根本,疏导是教育的原则。只有用爱的暖流,耐心地疏导,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浇灌出心灵的花朵。
《小雅.苕之华》一诗,后人大多认为是自叹生活艰难之诗或自叹身逢荒年之诗。此二说似乎有道理,然此二说没有挖掘“苕之华,芸其黄矣(其叶青青)”和“羊首,三星在。人可以食,鲜
课堂提问的种类很多,认知类课堂提问即是其中之一。所谓认知类课堂提问,就是通过提问提高学生不同认知水平的提问类型。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
老舍和张爱玲各自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的不同形成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女性悲剧命运的表现上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在老舍的《月牙儿》和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
摘要:随着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城镇化进程迅速的向前推进当中,高楼大厦不断的增多。但是随着大厦楼层的不断的增高,消防安全问题也随着的带来了,高层建筑消防形势比较的严峻,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本文就将要简要的分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管理措施。现叙述如下。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消防安全 管理措施  前言:虽然近几年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很多方面也有着非常大得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是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工程建设质量是决定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都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阐述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了绿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绿化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摘要:为了满足日益兴起的地方工业、乡镇企业、农村生产及生活用电的需要,政府鼓励在有水力资源的地方大力发展中小水电。文章针对荥经县微小型水电站营运状况,提出提高电站效益的建议。  关键词:荥经县;微小型水电站;营运及发展    水电作为清洁与再生能源,运行调度灵活,具有综合开发利用效益,各发达国家都将其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水资源是我国的优势资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电力结
摘要:随着对规律的认识深入和不断的实践总结,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渐渐应用于房建、码头、路基等各个领域,将会为工程建设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也是这一重要意义的体现。本文旨在为以后拌和楼桩基础建设提供事实依据和指导意见,总结施工经验。  关键词:基础建设;预应力砼管桩;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況  本项目拌和楼位于东部沿海,该工程场地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