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临床实习职业风险干预结果分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et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护生临床实习是每一个护士成长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护理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同时,部分高职护生防范职业风险意识不强、法治观念不强、专业知识薄弱、护理操作水平不高、职业责任感不强及医院管理、学院管理不到位等导致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工作中发生职业风险情况较突出,所以,对高职护生临床实习的管理需要更加科学、规范、合理。以降低高职护生临床实习职业风险为着眼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对某高职学校2021届(2020年6月—2021年2月)在院实习的390名高职护生进行调研,主要采取线上问卷、实习座谈、个别访谈等,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护生实习过程中在职业暴露、护理差错两方面职业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就其发生情况主要从学校、医院、教师三个层面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提高高职护生职业风险防范能力,从而降低职业暴露、护理差错两方面的职业风险发生,最终使医疗护理安全得到保障。通过对2022届高职护生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后,再次对某高职院校2022届(2021年6月—2022年2月)在院实习的390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同样采用线上问卷、实习座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某校2022届高职护生在医院8个月的临床实习中发生职业暴露、护理差错率下降明显,使得医疗护理安全、护生自身安全都得到了保障,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这对学院内涵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其他文献
以5G/6G、人工智能(AI)为引领的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世界大国竞争的高地,人才培养质量关乎成败。针对现有专业教学难以跟上信息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课程内容更新滞后,教学方式固化,特别是缺乏学科交叉、难以解决工程真问题等痛点,本文作者瞄准新一轮信息通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基于“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教学理念,在国内率先开设了一门无线通信与AI交叉的本科高新标杆专业
旧建筑改造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技术性,既需要保留旧建筑的一些文化内涵和底蕴,又要加入现代化设计理念,以及绿色环保型材料设计,实现建筑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相互融合,才能设计出一个高品质,契合新时代发展理念的旧建筑改造方案,提升旧建筑改造的效果,值得重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已然成为一种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人们在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时,个人数据的安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个人数据保护方面存在立法空白,因此加强个人数据保护的立法迫在眉睫。个人数据蕴含着各种法律价值。如自由、秩序、效率等,各个价值不是独立的,但也很难同时并存,一个价值要得到完全的实现,不可避免地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价值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平衡诸价值之间的矛盾
<正>民间游戏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游戏,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民间游戏是生产者的游戏。”意思是说,民间游戏是植根于劳动和劳动者的。幼儿民间游戏教育,是在民间游戏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间游戏教育内容。通过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期刊
本研究探讨毒品线索暴露对戒毒人员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将戒毒人员随机分为毒品线索组和中性线索组,进行跨期决策、主观时间感知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施测。结果表明毒品线索对戒毒人员跨期决策产生影响,间接通过主观时间感知对跨期决策产生作用,未来时间洞察力在毒品线索对戒毒人员跨期决策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本研究从心理时间角度揭示毒品线索对戒毒人员跨期决策的影响,以期帮助戒毒人员更理性地决策,进而提高戒断效果。
衢州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在与国外院校、培训机构的考察互访、研修学习中稳步推进。十多年以来,衢州中专在国际化办学理念、国际化办学渠道、教师国际化发展和学生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实践与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国际交流合作品牌和发展路径,为省内中职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提升了衢州中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依据漳河水库灌区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以及实现现代化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必要条件,提出了漳河水库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的内涵、目标要求、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制定了严守红线指标,落实工程治理、保护、维修和运行调度管理,充分发挥灌区工程生态功能和综合效益、建设绿色水利基础设施,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智慧化、现代化等综合性措施。从灌区自身所具有的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入手,在实施中量力而行。
居住权制度肇始于古罗马,顺应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现今已融入我国《民法典》,成为物权编体系的一部分,这对于解决当前社会愈加繁琐的居住权益纠纷意义重大。关于居住权设立制度的不足有两个方面:一是设立方式问题;二是设立程序问题。对于前者而言,在以合同方式设立居住权时,合同的意定性、合同形式的狭隘极大地限缩了居住权制度对弱势群体居住权益的保护权能;居住权合同中有偿性规范缺失、权利义务内容划分不清、必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