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汉语课程定位与教材编写

来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排名前列的留学目的地国,来华学习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中医汉语作为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一个门类,是留学生在华进行一切学习的基础,是沟通通用汉语和中医专业课程的桥梁,应在正式接受中医药专业教育的同时,开设中医汉语课.迄今为止正式出版的相关教材,均存在各种不足,应以中医专业词汇为教材编写重点.
其他文献
肾动脉狭窄可导致微血管进行性缺失、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间质纤维化,损伤不可逆,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也许,通过替换受损实质细胞和微血管促使狭窄后肾脏再生,是改善或替代血管重建技术的一种新型治疗选择.
原发性高血压( EHT)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近年来EHT发生率显著上升[1].EHT 随着疾病进展可导致肾脏损伤,但其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有研究表明[2] ,尿肌酐及尿素氮浓度上升时机体肾功能已发生明显损伤.早期防治高血压肾损伤对患者预后改善有积极影响.EHT对肾脏损伤的机制复杂,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可拮抗局部炎症反应,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3].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可刺激机体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导致肾功能损伤[4].相关研究报道[5] ,尿微量白蛋白能够反映高血压靶器官损伤
文章梳理“中医诊断学四诊技能实训”课程隐含的思政元素,将传授中医诊断学四诊技能实训知识与法治观念、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相结合,把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对实现“依法治国”“健康中国”目标,培养高尚医德、高水平创新型中医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中医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中之重,优化其培养方案是值得探索的课题.临床指南作为科学详尽的推荐意见,其贴合临床、专业性强等特点是一个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诊疗连接起来的桥梁.以临床指南为纽带,探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提高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方法,以期为中医院校培养研究生提供参考.
自2014年之后,中医临床规培教育制度推行以来,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年下滑.现行制度下,学术型研究生面临着较大的科研压力,普遍存在中医专业基础不坚、中医临床思维缺失等问题.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中医学术型研究生也得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导师、学校都意识到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学校推崇的教学模式.由于大数据及教学平台的技术优化,使得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成为可见,实现了教师可见学生的学,学生可见教师的教.随着慕课、超星学习通等教学资源的引入,教学管理的可见性更加方便易行.通过可见学习的管理,提高了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民国时期大量中医药学校涌现,为现代中医学校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做了很多探索工作.这一时期多个中医学科和课程的雏形形成,多个学科的教材出现,为现代中医院校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基础.研究以北京主要几所图书馆的馆藏图书为对象,调查各馆馆藏民国时期中医诊断学教材的情况.通过研究发现:几馆当中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中医诊断学教材最多,国家图书馆其次;教材命名以“诊断”二字最多见,亦有诊法和“病理”等;教材编撰人员以当地名中医为主,多为作者自己用来授课;使用学校地域、层次分布繁杂,无统一管理.调查对教材在京馆藏分布进
中药炮制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制药技术,其来源于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在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文章主要围绕传承导师制、以赛促教与学、建设特色教材、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建立考核评价标准等,对近年来教学团队在中药炮制实践教学方面进行的探索和获得的成效进行探讨,以期为同行院校中药炮制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目的 探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结合案例教学法(CBL)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抢救室进行临床实习的40名护生,按实习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取PBL结合CBL教学方法,通过对出科前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和双相评教评学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评教评
目的 对小组综述联合集中答辩形式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对7个班级28篇小组综述进行集中答辩,通过制定相应标准进行评判,分析及发现论文撰写及答辩存在的问题.结果 小组综述评阅得分分布显示,大部分文章得分在70~89分,其中70~79分得分人数最多.通过小组综述联合集中答辩这种方式,能够完整实现PBL教学法所要求的“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全过程教学思路.但是在文章撰写和答辩过程中